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影评之10:孤独就是一种缺少 精选

已有 5241 次阅读 2018-11-24 06:4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3fb80e7bec54e7130b76a2bb389b504ec26aa2.jpg 

前几日深夜在CCTV-6看了一个半截子的电影《我们俩》,感觉不错,值得说两句。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个性格古怪精明的房东老太太与大学生小马(宫哲饰演)由于租房而发生的一段故事。破落的四合院、奔跑的小马与孤岛一般的老太太,外加一辆联系世界的自行车,把这些要素平摊到琐碎的斤斤计较与撕扯的所谓日常生活中:我们无处可逃,而不逃恰恰是生活的本质所在。从经济角度而言,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小制作,但小制作不见得意义就小。发行之后,诸多获奖,已经证明这部电影是极其成功的。那么它成功在哪里呢?

对于孤独的揭示。在我看来,所谓孤独就是在两个世界之间切断了联系,导致一方供给缺少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就是一种缺少。缺少精神供给是造成孤独的最直接原因(缺少物质,那是贫困)。为何精神供给会出现缺少呢?这是因为精神交流能够实现的边界条件是拥有相同范式(两个人之间)或者对方没有认知偏好(动物或自然界)。一个人的精神范式越明确,他(她)寻找与其匹配的对方也越困难。坊间所谓曲高和寡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推之:1、我们与土豪是做不了朋友的,不是不想,而是道不同;2、所有的粉丝行为都是愚蠢的;3、喜欢养宠物、读书/旅游的人也多是精神供给缺乏的人,直说他们内心是孤独的。好在上天眷顾苍生,我们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是高度相似的,这就为相互之间的精神交流提供了可能。老马那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至今日,仍然是里程碑式的洞见!

两个孤独的世界一旦连接上,我们就再也无法忍受断开或忘却。任何生命对于精神的需求都是刚需。这一点谁孤独谁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最高级的惩罚都是断开:把连接截断。道德之所以有效,也是运用了断开,或者解绑原则(联想到前些日子还有人提到由于贸易战要借机与美国解绑,简直是愚蠢透顶)。年轻时我们有许多连接,从而很少觉得孤独;老年时很多连接在逐渐消失(死亡或者离开)我们开始感觉到孤独。还有一些人,从一开始(年少)连接就很少,这些人从很早的时候就陷入了孤独状态(我想到了自己的二弟)。基于这种理解,这些年我一直努力维系自己的连接,一则给对方以意义,另一则,其实我也怕孤独。

当老太太与小马终于通过情感连接上以后,老太太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关心世界了、她开始笑了、她开始惦记和担心了,一个孤独的世界又活了。但这里隐含一个危机:即老太太建立连接的渠道非常少,而且建立成本已经达到个人心理承受的极限,常年的孤寂造成精神需求又非常迫切,一旦这个精神供给源头断开,会出现严重问题的。故事也是按照这个线索发展的,当小马搬走后,老太太病了(如果没有小马介入,在精神贫瘠常态下,老太太或许还会熬上很长一段暗淡的晚年,现在不可能了),虽然小马也很难受,但小马会通过新的连接补充上这份失去。我曾酒后戏言:做电影的要与搞哲学的多交流,然后你就看到了人生具有普遍性的脉络。

说句玩笑话:教主都喜欢制造精神稀缺,并极力隔绝其他精神供给的连接,然后大家都再也离不开他了!

2018-11-24临屏涂鸦【这点文字折腾半宿,眼睛不好,搞得码字速度奇慢,看来我也要逐渐适应这种状态】

说明:文中图片就是电影海报,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147899.html

上一篇:落后地区是否也应该加大研发投入
下一篇:十年
收藏 IP: 124.78.216.*| 热度|

10 武夷山 黄仁勇 张忆文 孙杨 禹荣明 黄永义 杨芳娟 张珍坤 liyou1983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