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指挥棒作用浅析:谈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精选

已有 8489 次阅读 2019-9-15 14: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几年,高校出现许多急功近利的乱象,如“四唯”泛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刀切、教学全过程管理引发的形式主义。业界人士纷纷说,乱象的根源在于高校评估的指挥棒出了问题。那么,这个指挥棒到底长得什么样?中秋节放假,一位在高校任职的朋友在微信群转发一份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引起不少朋友的热议。

   第四论学科评估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与学科声誉四个方面设立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面又设立了若干个三级指标。原则性的一级指标没有问题,细化的二级指标问题也不大,落地的三级指标比较容易引起争议。也许,正是某些设计不科学的三级指标引发了高校的上述乱象。下面,以农学门类评估指标体系加以分析。

一、唯帽子

    师资队伍质量S1指标,要求学校提供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要求学校提供20名骨干教师(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由专家对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构、国际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这可能就是高校师资引进强调海外经历、帽子头衔的渊源吧。在国家提出反四唯口号背景下,优青、杰青等帽子工程争夺越演越烈的原因,可能与学科评估指挥棒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

二、唯论文

   在学术论文质量方面,指标体系突出扩展版 ESI 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3%);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并且由专家参考论文引用、期刊档次等情况对论文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这也许就是很多院校追求所谓高大上SCI论文、甚至用人为方式提升论文引用次数的原因吧。为了迅速提升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许多学校将论文发表档次、被引次数与科研绩效、职称评定、硕博士导师资格紧密挂钩,甚至出现一篇NSC论文奖励上百万元的天价奖励现象。

三、唯奖项、唯课题

   与侧重于形式规范的人才培养质量、比较务虚的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不同,科研水平评价的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科研项目三项指标,都是比较容易量化的干货。奖项越高、课题越大,当然得分越高,于是催生了高校唯奖项、唯课题的不良倾向。在许多高校,将各级、各类奖项、课题折算成科研绩效点,并与工资、职称评定、研究生招生挂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极端的例子是,个别高校采取擂台打擂的方式,设立大额标志性成果科研基金,对于短期内获得大奖、重大科研资助人员给予巨额资助。有的领导美其名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四、国际留学生的学伴现象

      在测度教学过程的指标体系中,有国际办学的指标,主要包括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作为一个重要得分项,与竞争激烈的帽子工程、重大奖项、重大课题相比,只要肯砸钱,国际办学的得分都不会太低,这也是很多高校热衷于国际办学的主要原因。于是,中外合作办学在许多高校如雨后春笋,各种外国专家楼、留学生楼也在中国大学校园不断拔地而起,校园里各种肤色、操不同语言的国际学生也越来越多。

五、虚高就业率与过热的学科竞赛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优秀毕业生这个指标下,需要被评估学校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 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由专家进行评价。在这个指标引导下,个别学校不惜采取弄虚作假方式,提升就业率。至于优秀毕业生,则成了官员学生、商人学生的代名词,在平凡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对此颇有微词。

   评估体系中,优秀在校生是一个重要的在校生质量指标。怎么优秀呢?按照指标体系的说明,需要被评估学校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由专家进行评价。在这个指标指挥棒引导下,近年来,各种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本科生发表高大上论文现象在高校越演越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548-1198039.html

上一篇:能否把不告密写入大学生守则?
下一篇:谈谈学术会议那些槽点
收藏 IP: 180.102.206.*| 热度|

26 梁洪泽 杨正瓴 孙颉 季丹 王崇臣 贾玉玺 焦飞 孙志鸿 王启云 孔梅 黄仁勇 宋威 毛善成 黄永义 武夷山 肖慈珣 郑永军 苗君 周海春 张吉 周忠浩 王安良 褚海亮 胡新露 李东风 段法兵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