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pz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ongpzh

博文

爱哭的孩子找奶吃---论研究生的主动学习 精选

已有 32326 次阅读 2023-7-24 11: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上了八九年班了,也带了七八届研究生,博士生也带毕业了三届了。

  形形色色的学生见了不少,有哭哭啼啼的娇小姐型的,有天资聪颖却混日子的,有锐意进取的,也有棒子打着也走不动的……

  总结下来一句话,有好结果的,都是那种爱“”的、主动的”吃的学生。

  爱哭,不是贬义。幼儿哭,是因为饿了,所以有寻找的动力。

  研究生也是一样,知道自己的不足了,有补足的愿望和动力。他们一方面会积极主动地自己去通过看文献、论坛交流的方法去补足,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主动地去找导师来沟通、来寻求指导,从而使自己进步。

  例1:胡某博士后,非常努力勤奋的一个人。当时她的课题陷入停滞、找不到方向,博士后出站前半年,她在组会上向大家提出请求,我当时刚入职,就说你可以试试往哪个方向做做,于是她就做了,从我提出建议到她的文章发表(cancer letters),不到半年,然后顺利出站。之后国自然等也顺理成章了。

  例2;博士B,大领导的博士,我带的,很积极主动,当时她做的课题是我的国自然青年课题,我们两个自然就这个课题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她更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来也中了国自然,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后也是独当一面。

  例3:博士H,也是一个很主动的学生。当时给她找了一个新基因做,一切从零开始,其实很艰难,因为一些结果是反常识的,一些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她是个很严谨的人,所以就觉得做不下去了,就来找我,她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然后我就得一边给她讲可能的解原因,一边给她鼓劲,我也得使劲学习才能解答她的一些问题。这样的交流持续了3、4年,按她的说法,我们是吵了”3年。在这样的吵吵闹闹中,我们把这个基因起死回生,并且扩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理论。虽然她因为工作需要没能做完这个课题就毕业了,但对这个基因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反例似乎就是我自己了。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和导师沟通的比较少,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在那里做实验,没有预期结果,那就重复再重复,所以最后也没做出啥东西来。毕业答辩的时候,导师说对我的印象就是“你的力气挺大的”。

  所以,研究生大凡想做出点成绩,主动性是不可少的。

  爱哭,知道自己的需要,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主动,有内驱力,可以驱使自己奋力向前,能主动去寻找外部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工作的效率能最大化。

  而导师也是喜欢这样的学生的。

  导师的优势在于已经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架构,对整体的掌控比较好,但对于某一点要做到细致的把握就比较难,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了,而且思维难免落于窠臼,正好需要学生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甚至大胆、叛逆的想法来“刺激”一下,教学相长,才能出更好的成果。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地来找导师“哭诉”,导师高兴还来不及呢。相反,要是学生基本不来找导师,甚至导师主动来找他他也没啥可说的,甚至需要导师催着、逼着去探索,用不了几次,导师也心灰意冷了,带不动啊。


  所以,孩子们,做个爱“哭”的研究生吧。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99746-1396442.html

上一篇:没落的病原生物学---二三流院校的悲哀
下一篇:国自然的难题
收藏 IP: 111.53.196.*| 热度|

15 吴斌 梁洪泽 罗云霞 程金辉 农绍庄 杨璨 杨正瓴 王成玉 汪凯 徐芳 guest92813550 guest68088851 guest35620523 guest93853311 stayH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