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学者王国燕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ubyland

博文

王国燕、王伶妃|科学谣言往往是模糊的吗?相反,它们具体生动又让人恐惧!

已有 631 次阅读 2024-1-14 09:06 |个人分类:科技传播|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随着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中的科学谣言日益增多。网络中的谣言往往比真相传播得更远、更快、更深和更广泛。经典谣言研究强调谣言的模糊性,认为正是因为模糊不清才滋生了以谣传谣的温床。Allport 和 Postman 早在1947年提出了经典的谣言公式:R=I(Important,重要性)×A(Ambiguous,模糊性),之后学者们持续在此基础上对谣言的理论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增加了诸如信息来源、不确定性、传播环境、媒介管控等客观因素,以及批判能力、卷入程度、个体焦虑、信息不对称等个体因素,但来源和内容的模糊性一直被认为是谣言的基本特征。

中国科学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基于科普中国、果壳网、谣言过滤器、蝌蚪五线谱这四个权威平台发布于2010年至2020年间的年度科学谣言榜单,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王国燕课题组探讨了十年间中国网络热点科学谣言的传播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定性比较法(QCA,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和内容分析法发现,网络时代的热点科学谣言具有详细、清晰和生动的典型特征,提供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叙事要素的细节信息,也借助图片或视频使得谣言更加真实和生动。

具体来说,大部分谣言都涵盖4种及以上的叙事要素(78.2%),并采取视觉形式(61.2%)。经典研究认为模糊性与传播强度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QCA分析却发现,信息细节这一要素是谣言高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信息细节和诉诸恐惧的组合是高影响力谣言的核心条件组合。过去人们传播谣言多依赖于大脑的有限的记忆能力,如今数字时代便捷的信息复制转发功能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们对记忆的依赖,同时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增加了信息的可用性和易获得性,丰富和具体的信息更容易调动人们的注意力和信息信任,从而在网络谣言传播中形成深度的传播网络,进而成为热点谣言。

研究发现近八成科学谣言的主题集中在健康领域,其中医药健康和食品安全占比分别为49.1%和27.7%, 这符合罗斯诺提出的卷入程度因素。在有着“民以食为天”传统的中国,近些年地沟油、瘦肉精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民众更大的关注和敏感。有6.3%的谣言曾在连续或不同年份反复出现入选谣言榜单,这些谣言与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如癌症、雾霾、中毒、不孕这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反映出健康谣言具有持续的热度和顽强的生命力。

循环出现的科学谣言

  研究还发现高达七成的科技谣言频繁表达恐惧诉求(70.4%),如 “辐射”、“有毒”、“死亡”等危险词汇。涉及自身生命威胁的科学谣言引发的不安感、恐惧感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和转发,强调对身体高损害性形成恐惧感。而一定程度上恐惧刺激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民众评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关于恐惧诉求的高解释力,可能因素是人类天生就对异常行为,尤其是环境生命威胁的信息感兴趣,这是本能驱使的。强烈的恐惧诉求会产生高度的严重程度认知和敏感性,比弱恐惧诉求更有说服力。

关于谣言首发的媒介性质和类型,民间媒体是科学谣言的多发地(69.4%),特别是基于熟人社区的微信(39.8%),但依旧有30.6%的谣言出自官方媒体(由党政机关直接领导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式)。在中国高度控制的媒体环境中,这跟监管执行力度不强以及辟谣运动可能集中于破坏社会稳定的政治化谣言上有关。而QCA分析发现官方媒体首发对谣言高影响力的作用很弱,这可能跟民众对媒体不信任有关。如前所述,健康安全是最常见主题,而以往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或丑闻的出现削弱了公众信任度。其次,人们可能不关心或无法区分官方和私人媒体,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的现实增加了鉴别的迷惑性和难度。最后,可信度认定标准发生了变化,自媒体环境中能及时看到他们的评估和反馈,这使得依赖集体来评估信息变动更为容易,也就是数字环境中的从众效应。

总结来说,研究分析了中国近十年来中国四个权威平台发布的206个榜单科技谣言,发现热点科学谣言与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占76.8%),典型特征包括:提供至少四个叙事要素(占78.2%),利用恐惧因素(占70.4%),在社交媒体上首发(占62.2%)和采用视觉形式发布(占61.2%)。具体和恐惧是数字环境下中国热点科学谣言的重要特征,使得自媒体和公众难以区分谣言与事实,并被深深卷入其中推动着谣言的反复传播。研究成果以“Too Real to be Questione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read of Online Scientific Rumors in China”为题,经过两年的审稿,该研究于2023年12月3日在线发表于SSCI期刊Sage Open上。第一作者为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伶妃,王国燕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3744)的支持。

论文来源: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231215586

扫描二维码查看论文原文

拓展阅读

金心怡 王国燕等 | New Media & Society: 控制实验揭示信息线索对于深度伪造视频可信度的影响机制

王国燕 王伶妃等 |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透视中国互联网上的转基因漫画

王国燕等 |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用一个动画告诉你,封面图像放大论文引用率!

王国燕 | Science Communication:《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科普出版史上的现象级经典

王国燕 王伶妃 | Science & Education 论文解读: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及影响因素

王国燕 唐莉等 |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牛顿和爱因斯坦,谁的名气更大?

王国燕等 | Leonardo《达芬奇》:我们找到了1400年间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秘密

王国燕 | Science as Culture:什么是科学?跨文化视域下的反思

程曦 王国燕 | 中国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共同演化现象

程曦 王国燕 | 快速响应的科学创新同步模式:战胜疫情需要科学却不能仅靠科学

王国燕 郦丽 | 混合大数据可视化揭示公共危机中政府措施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王国燕 罗茜等 | 微信公众号中的信息呈现次序对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焦文等 | 苏州大学与澳门大学合作发文预测和赋权 Z 世代的健康信息搜索和数字健康素养

2024 PCST 世界科技传播学会苏州国际论坛

2024年PCST世界科技传播学会苏州国际论坛将于2024年10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苏州举行,主题为“跨文化的传播科学:方法、视角和挑战”。欢迎全球学者届时莅临苏州,通过跨文化的碰撞交流来深入研讨,寻求科技传播热点问题的应对思路!征稿截止至2月29日。

全球征稿通道现已开启,欢迎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81471-1417818.html

上一篇:苏州大学与澳门大学合作发文预测和赋权 Z 世代的健康信息搜索和数字健康素养
下一篇:科技传播全国首个!苏州大学科技传播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
收藏 IP: 121.239.35.*| 热度|

3 杨卫东 周忠浩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