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期刊撤稿率正在升高?

已有 7773 次阅读 2013-8-19 10:42 |个人分类: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撤稿, 科学不端行为, 撤稿率

尊敬的Eddy博士:

我最近看到几启期刊的撤稿通知,您能分享下期刊撤稿趋势吗?

研究论文要经过冗长的同行评审阶段才能无错误的发表,尽管如此,有时候还是会有没注意到的错误。出版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引中建议如果是“一小部分误导大众(尤其是因为诚实错误),但其余部分是可靠的研究论文”需要修正。大部分的论文都只有像是不正确的通讯地址这类的技术错误,只需要勘误通知重印即可。不过,如果严重失误被发表了,那就需要将整篇文章撤下。这几年来,这类被撤下来的学术文章数呈现增长的状况,虽然期刊数与文章发表数也在成长,撤稿率的真实性就不是那么准确,这个现象不分领域皆然。造假、疑似造假、剽窃这类的科学不端行为是已发表在科学期刊的论文被撤掉的主要原因。

许多团体都在研究撤稿率的趋势以及过去几十年来的演变。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旨在了解各领域撤稿文章的范围和特点,自主要学科领域与出版商网站搜集了42个文献资料库来了解撤稿文章。研究作者读了自19282011年遭到撤稿的4,449篇学术出版文章。撤稿数自2001年到2010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再者,因为涉嫌抄袭和作者刻意重复发表的发表行为不端的比例(47%)远超过研究行为不端或伪造数据的比例(20%),甚至超过可疑的数据和数据诠释错误的比例(42%)。根据这项研究调查,大部分的撤稿没有数据缺陷,且大部分撤稿的作者并未被指出研究行为不端。

另一项最近《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的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撤稿都是因为某种行为不端。该研究自PubMed提取了1973年至201253日为止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被撤稿的2,047篇文章,只有21.3%的撤稿是因为错误,而67.4%的撤稿是行为不端,包含造假或疑似造假(43.4%)、重复发表(14.2%)和剽窃(9.8%)。

另一项撤稿数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出版商自2005年开始使用软件来检查抄袭和重复发表,因此先前无法轻易发现的状况,现在能被找出。此外,因为期刊发表被视为科研人员的潜力与成功,基金单位也根据研究人员的发表记录来审核,科研人员面临了要快速且大量发表研究的压力,这造成他们开始从事不端行为,或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详细检查研究与论文的各个面向是不是符合发表道德指引。

大部分的期刊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不提供撤稿的详细原因,这导致无法彻底了解与研究撤稿背后的真正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纽约记者兼博客Retraction Watch的共同创始人Ivan Oransky建议创立一个“透明度指数”,利用撤稿原因清晰度等指标来给期刊排名,人们可以藉由这个指数来了解一些论文失败的原因。

撤稿是学术出版界热议的一个话题,甚至像《科学》、《自然》这些知名期刊都撤过稿件。但撤稿数的增加不代表舞弊行为的增加,纽约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微生物学家兼mBio 期刊编辑Arturo Casadevall表示:「过去几十年来撤稿率从0上升到0.01%不过是发觉问题存在的意识提高的正面现象。

你对撤稿率提高的看法又是什么?你支持“透明度指数”吗?


Eddy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意得英文论文修改专家团队支持提供

【意得辑提供专业英文论文编校学术论文翻译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意得辑专家视点频道:http://www.editage.cn/insights/期刊撤稿率正在升高?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69813-718034.html

上一篇:衡量研究影响力的新指标,它能取代影响因子吗?
下一篇:科研写作指南
收藏 IP: 115.113.120.*| 热度|

5 蒋新正 孙学军 高建国 吴锦宇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