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给医学作者发表英文论文的建议(附送英文原本《医学论文常见错误》)

已有 2421 次阅读 2020-4-24 18:57 |个人分类: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研, 学术, 论文, 润色, 发表

J. Patrick Barron 教授是多家期刊的编辑、编辑部顾问,包括《胃肠病学期刊》(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乳腺癌学》(Breast Cancer)、《支气管学期刊》(Journal of Bronchology)、《变态反应学国际期刊》(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以及《心脏病手术期刊》(Journal of Cardiac Surgery)。1975 年,他首先提出在日本医学院创建通讯中心的想法,从而创新了医疗通讯中心、内部医学写作支持,以及将信息从日本流通至国外等想法。目前为发表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国际咨询小组的成员。

作为 COPE 的成员,你会向 COPE 提出在日本出现道德的问题,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提醒委员会有关的文化差异。你认为日本期刊和出版商对 COPE 这种处理发表道德问题的组织有多少认识?

我与 COPE 的合作比较偏向在亚洲尤其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传播 COPE 的工作,在我们的免费教学写作网站 www.ronbun.jp(无需注册,没有广告,由东京大鹏药业所支持)上发表他们的流程图,让人们了解 COPE 的方法,确保在调查的过程中,作者的权利受到保护。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有很多组织并不了解在利益冲突或发表道德被侵犯时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COPE 利用它的流程图、会议和档案来为那些在其发表过程中对良好、稳定的道德体系感兴趣的人提供大量的重要信息。

身为诸多期刊的编辑和编辑部顾问,你是否可以向我们的读者们分享一下期刊在找寻什么样的论文?什么样的论文值得发表?

我很荣幸能够为众多的期刊服务。我认为,编辑人员、审稿人员和读者最关注的是论文所提供的最新发展,还有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什么影响,而这连结到第二个关于“什么样的论文值得发表”的问题,这个点很重要,它能决定文章是否能够被发表。如果对文章的兴趣不高,那么它在主流期刊中发表的几率就很小。不过,如果是会影响临床实践和患者治疗的论文,肯定会吸引审稿人、编辑和读者的重视。在引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在方法章节说明为何使用这些方法决定什么,在结果部分陈述主要发现,在讨论章节说明你原先计划要做什么、得出了什么结果、还有研究限制,以上这些部分都是医学论文写作很基本的项目。

35 年来,你肯定看过成千上万篇医学论文和摘要。您能否为EIL(English-as-an-International Language,英语为国际语言)的医学作者们建议他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事?

是的,45 年以来,我曾经编辑过成千上万篇完整的论文,并且翻译或编辑过十多本日文的医学教科书、5万多篇摘要或摘要。我认为,首先要强调的是论文应该要清楚撰写并能清晰理解。我会建议使用医学编辑服务,此外我还希望有更多的医学院能够成立自己的沟通中心来减少不必要的对外接触。这是一种共生的过程,作为新加入医院的副编辑或编辑,你会渐渐的了解各部门调查人员的优点和强项,在编辑时,他们可以指导你该做、不该做的还有他们不了解的。所以,医学院都应该有自己的沟通中心,成本并不高,就是一名全职的精明编辑和还有,这样就能评估大量论文并投稿。

作为一名能以外语进行沟通的专家,您能否为在其他领域的 EIL 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我非常赞同胸外科知名医师 John Benfield 博士,和著名的语言学专家 Christine Feak 博士两人的强烈观点,就是倘若语言、写作专家能够与专家作者合作的话,研究成果会变得更突出。所以,当你使用编校服务时(必须致谢部分提及),应该提出希望由同一名编辑来处理你的论文,这种共生关系促使彼此互相学习。

对于在医药和医疗保健领域的EIL 作者,你有什么忠告吗?

我想,最主要的是英文要完美,并且表明作者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内部的设施来让作者能够自由地接触到编辑,反之亦然,如此能带来更多更有效的论文发表。我对那些母语不是英文或欧洲语言的作者们的建议就是:和那些能够协助并编辑你的论文的人要搞好关系。


附送:英文原本《医学论文常见错误》

Common errors to look out for in medical papers.pdf


另外,我们为您准备了一场临床科研的公益讲座!


张路2-横版.jpg

意得辑公益讲座 —— 《临床研究项目设计与论文撰写:与青年同仁共同探讨》

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路”与你共同探讨!

4.28日周二晚7:30-8:30,不见不散。

扫码或点击链接参加:https://live.vhall.com/99310273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69813-1229987.html

上一篇:模式转变:将统计显著与试验数据的临床意义结合
下一篇:新手带研究团队,如何不搞砸 —— 科研项目规划与管理的 5 个建议
收藏 IP: 180.169.1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