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heway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ntheways

博文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改进意见和建议征集 精选

已有 40260 次阅读 2016-1-25 10:18 |个人分类:期刊评价|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期刊分区表, 改进建议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自2004年发布以来,课题组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每年10月份都会发布新一年的分区数据。一直以来,课题组在做期刊分区表时,都将以下两点视为己任:1 帮助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认识到在期刊评价中,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不能直接比较;2 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国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我们倍感欣慰的是,10多年的坚持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分区表得到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认可。受很多现实的影响,中科院分区表影响力日益增加的同时,肩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过我们坚信,只有努力一切才会好起来。因为努力不只来自我们,还有广大的用户:他们在科学网上一次又一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发邮件系统陈述自己的改进方案;他们打电话跟我们畅聊分区表对科研的影响。尤其是2015年末,发表在科学网上博文《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说明》得到非常多的回复。从他们的每一句话语,我们都能深切感觉到希望分区表能更完善,中国科研更好发展。

我们将手头上收集到的期刊分区表的意见和建议汇总便于大家参考(见下图)既可以补充汇总未涉及的意见,也可以对汇总的内容做评判,我们更加非常欢迎成体系的解决方案。

 

1学科划分

1.1学科设置

意见

a)学科粒度不理想

1 地学,地学与天文两个学科粒度较小

2 工程学科太大,包含多个一级学科

3 较大学科里,小学科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如工程类/材料类/电子学,从审稿周期到影响因子差异都极大)

b)学科设置与实际不符合

目前纳米材料与能源、环境、生物方面的研究非常热,导致一些期刊IF大幅增长。而工程材料的期刊如金属、陶瓷、玻璃、工程高分子材料等期刊影响因子不高,但是这些材料才是制造业正在使用的材料,研究解决这些工程材料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纳米材料应该是基础研究范畴。

1.2期刊学科划分

意见

a)多本期刊学科划分需要商榷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ydrological processese, environmentalearth science, hydrogeological journal, groundwater现在为环境大类,建议归于地学大类,水科学类期刊划入环境科学,这个划法过于简单。

b)学科划分,无top或者1区期刊

有些学科没有1区和top期刊,如矿业与矿物加工学科,唯一的1区期刊ore geology review属于地学(不知道为何划入矿业与矿物加工),矿物加工与采矿学科就都没有1区期刊,天生低人一等。

建议

a)期刊的小类学科需相应调整

期刊的小类学科来自JCR,但是JCR的学科划分并不是完全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期刊,建议手动调整,如地学综合的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建议新增一个所属学科:地质学


2期刊分区

2.1分区依据

意见

a)质疑影响因子揭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能力

   1 基于篇均被引的影响因子偏重于小刊、新刊

   2 影响因子对于传统大刊、老刊揭示能力弱

建议

a)定量+同行

   在现有评价的基础上,经过同行评议,把每个小学科里面最好的2-3个期刊设置为顶级期刊。

b)影响因子+口碑

期刊评价不能完全看影响因子(评价指标),还应该把期刊的口碑放进去,否则传统领域的老牌期刊,都被打压死。

现在科研人员很痛苦,在送审材料的时候,老同志认老牌期刊,年轻人和你们一样看期刊影响因子,写的论文都不知道往哪里投。

c)5年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可能3年平均影响因子的更稳定

d)影响因子+论文数量

如果一本期刊发表的量很少,它在这个领域的作用就不可能很大

e)competative index

期刊口碑很重要,国外同行评价个人的时候,不见得只看你的文章被都少SCI/SSCI之类检索,他们还要看所发表的期刊是否有competative

f)影响因子+发文难度+专家评审

2.2分区方法

意见

a)较小领域无法揭示出顶级期刊

   根据现有的规则,很多学科和研究方向没有一区期刊和top期刊。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一些二级学科,相对而言材料物理与化学的人员而言,他们比较容易发表1区期刊论文,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而言,就没有一个顶尖期刊和1区期刊

b)1区期刊较少,顶级期刊覆盖不全

2013年光学类(optics)期刊杂志83种,Q1为前25%,也就是前20名期刊,其中包括Opt.Lett.,Opt.Express等老牌。光学期刊,个人认为这样比较能体现期刊实际的地位。

        而分区表的1区期刊,也都是非常好的期刊,但是只有4本期刊,其他的好期刊并没有包括进来,同时这四本期刊论文数量比较少,很难反应对这个学科的影响力。

Physical ReviewLetters影响力非常大,但是被放入物理学综合,排名仅为第六,反映不出实际影响力。

c)同区期刊过多,反映期刊间的差异

有些学科期刊过多,同区期刊间的实际学术影响力可能相距较大,现行的分区粒度反映不出这些差别。

建议

a)一区期刊1-6-3划分方法

针对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期刊数多的大类1区过多,期刊少的大类1区过少,应计入期刊数的权重因子予以改进,避免大类1区单纯的以数量取胜。

解决方案:163+

 1)计入期刊数的权重因子。1区应是排名前几位、几十位的期刊。对于大类期刊,数量小于500部分权重为1501-1000部分权重为0.61000以上部分权重为0.3,由此得到大类的折合期刊数n,对1区数的贡献为 n* 5% 。对于大类期刊数n不足500的进行微补偿,补偿数为(500-n)/500,总数少的大类加上这个不超过1的补偿数。最后得到各大类1区数 N= n* 5%+ (500-n)/500。例如,按此方法,“综合性期刊”大类1区,自然地为Nature,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4个权威期刊。

 2)区别对待约稿期刊。各大类1区的期刊中,有的是只发综述文章的约稿期刊,这类只发约稿论文的期刊和普通的期刊不同,只发综述论文的约稿期刊影响因子高,大家却不能开放投稿,应予以区别对待。由此在各大类排名靠前的期刊分配1区数 N 时,列入一个普通期刊就对N 1,列入一个约稿期刊就对N 0.8 。这样就可以对1区期刊中约稿期刊较多的大类进行补偿,尽量减少大类中的1区期刊被约稿期刊占据,可以投稿的1区期刊却很少。还有,对于各大类1区数 N 的余数,余数达到0.5,紧接着的普通期刊就进入1区;余数达到0.4,紧接着的约稿期刊就进入1区。

 3)细化工程技术大类,至少把其中的材料类单列出来(材料类有460多份期刊,单列出来完全可以)。在现行的期刊分区中,材料类发1区论文的难度,相当于基础学科发2区论文的难度,目前材料类1区的论文烂大街。

b)2.3分区粒度

在现有1-4区的基础上,每个区设置若干等级。如2A,2B,2C,2D,凸显同区内期刊的差异比较

2.4期刊性质

意见

a)综述期刊影响普通期刊分区

期刊较少的学科,1区期刊多被综述期刊占据。这使得本学科其他优秀的非综述性期刊得不到应有的分区排名。

强烈建议将综述类期刊与一般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开统计,不然像天文学这样的学科,期刊总数少,但作为一级学科,综述类期刊数目并不少,这种时候,如何还简单使用top 5%这样的指标来衡量所有学科,导致一些不合理的结果。比如诸如ApJ这样的重要天文学期刊都只能归于二类,这显然不合理。

物理综合,Review期刊较多,发表的论文数量非常少,PRL严重被低估

大气科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综述性刊物占用了1区期刊的指标位置,导致一些学科的顶级刊物水平与水平差得多的刊物同归于2区,这回带来不良的科研导向,会挫伤重要原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严重妨碍我国出顶尖高水平成果。

建议

a)综述类期刊需要区分

1-6-3划分方法:区别对待约稿期刊。各大类1区的期刊中,有的是只发综述文章的约稿期刊,这类只发约稿论文的期刊和普通的期刊不同,只发综述论文的约稿期刊影响因子高,大家却不能开放投稿,应予以区别对待。由此在各大类排名靠前的期刊分配1区数 N 时,列入一个普通期刊就对N 1,列入一个约稿期刊就对N 0.8 。这样就可以对1区期刊中约稿期刊较多的大类进行补偿,尽量减少大类中的1区期刊被约稿期刊占据,可以投稿的1区期刊却很少。还有,对于各大类1区数 N 的余数,余数达到0.5,紧接着的普通期刊就进入1区;余数达到0.4,紧接着的约稿期刊就进入1区。

2.5划分边界

建议

a)水平接近的期刊分区尽量一致

J AM CERAM SOCJ EUR CERAMSOC两本期刊影响因子接近,交叉领先,在Ceramics的分区里,AM1区是EUR不是1区,EUR1区时AM不是,这两本期刊的水准区间期刊有明显差距。

2.6中国期刊

建议

a)提携中国期刊

目前中国的期刊与国外期刊比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帮助我们自己国家的期刊。对于我国的期刊,在大类排名中,如果位于大类2区的前20%,就可以列到1区后面;如果位于大类3区的前20%,就可以列到2区后面;如果位于大类4区的前20%,就可以列到3区后面。一个优质的期刊是靠大量优质论文的投稿才产生的,借助我们的科研评价标准帮助我国的期刊发展,这样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优质论文就会更多地投向我国自己的期刊,我国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影响力就会得到提高。随着中国期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会发展出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期刊,到时也就不再需要提携了。

2.7其他

建议

a)取消Top期刊

Top期刊认可不高,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3其他

3.1评价结果

意见

a)Automatica/IEEE TAC不合理

AutomaticaIEEE TAC在控制理论领域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高水平期刊,但基本都在中科院的二区。

b)Phys.Rev.Lett.不合理

一直长久以来发表诺贝尔物理奖成果最多的Phys.Rev.Lett,竟然是2区期刊。相反很多一年没有几篇的综述期刊,或者含有大量综述的期刊,可以轻松弄到1区。

最有含金量的评价肯定是期刊的h-index,,因为这个很难操控

c)交叉期刊评价不合理

Physi.Rev.Lett(IF=7.7),J.Solid-StateCircuits(IF=3)这两个物理和电子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都只是2区,而J.Alloys and Compounds(IF=3)这种在物理化学和材料里都是3区的期刊,在冶金工程里却是1区期刊,这导致很多材料方面的研究者如获至宝,猛灌已赚取奖励。

e)AEM不合理

应用环境微生物(AEM),其实是一本很不错的微生物期刊,可是在国内只能轮流为3 

f)Physical Review E 3区低估了 

g)Nanotechnolog 1区被高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5333-949898.html

上一篇: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说明
下一篇:分区表微信公众号查询平台升级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21 孙颉 王启云 黄永义 凡耀峰 马雷 赵斌 LetPub编辑 李天成 武强 余文 李阔 李晓亮 刘克 蔡宁 梅卫平 傅晓明 eyetoeye gaoshannankai taoshl kaie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