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
心机终被戳破
2018-10-22 16:13
阅读:849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8770.shtm

心肌细胞再生火了十余年,可是谎言最终还是被揭穿了。美国哈佛大学撤销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31篇关于心脏干细胞研究论文的事件引起轰动。

做科研必须诚信,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家的基本道德。

心肌细胞对于人类健康确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是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还是谋取个人名利,结果显然是不同的。以重大问题为噱头搞科研,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搞科研,以此作为获得个人名誉的行为不仅是个人诚信的破产,更是一种误导,将科研引入歧途。

哈佛大学的做法在国内是否行得通?每年网上披露的学术不端事件很多,结局往往不了了之或轻描淡写的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遏制,甚至以造假文章获得利益者有恃无恐,变本加厉。这与当前科研评价体系不无关系。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排名,只是一味地奖励高水平文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做法给了一些投机者机会。靠文章获得利益成为某些人的迁升之道。即便出了问题也不影响个人利益的做法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置科研道德于不顾。只要有文章就是硬道理的政策甚至会影响到年青一代。

解决学术不端,一要靠科学家的自律,更要有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机制做保证。让科学家们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做科研,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地做科研,若有这样的氛围,才会有创新性的成果不断涌现。

让造假者成为过街老鼠无处遁身。认知问题和主观造假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允许科学家犯错误,但不允许造假的机制对于扭转学术不端势在必行。


关于遏制学术不端的建议

1. 加强科学家和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像医生,军人入门宣誓那样。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能做。划定红线或底线。建议出台科学家守则,列出学术不端条款细则,让年轻人知道红线在哪里。

2. 急需学术不端零容忍政策的出台并落实

  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查到底,绝不姑息。公开透明,给社会大众一个交代。让投机者身败名裂。不让投机者占便宜,不让老实人吃亏。为防止急功近利,每年导师或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超过10篇者,需要慎重评价。对挂名,抄袭,复制,化整为零,造假者要严肃批评和惩处。

3.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高校评估体系

  转变以文章影响因子论英雄的机制,科研评价以同行认同为主。取消研究生毕业与发表论文挂钩的硬性规定。国家基金等项目评审和验收要考虑承担者投入产出(不是论文数量,而是科研效益,解决了什么科学问题)。评职晋级不唯论文项目奖项,而应对其学术水平做出客观评价。不以帽子,学位点,项目,文章点数和数量排名。学术委员会不是摆设,要真正负起责任。若涉及利益相关者,建议回避或改由第三方评判。

4. 创建一个科学家和研究生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让科学家和研究生潜心进行科学研究,不搞年年评估,鼓励长期在一个方向深入研究,而不是跟热点起舞,鼓励原创开拓性工作,鼓励十年磨一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14225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