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研究生导师投入“三全育人”:途径、难点和展望 精选

已有 7368 次阅读 2023-7-23 09:32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IMG_20220326_163711.jpg

[本文由本博主(马臻)撰写,已发《时代人物》。] 

目前,教育界十分强调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在大学里,学工队伍、思政课教师在“三全育人”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而研究生导师似乎更强调科研,比较少花时间给研究生讲科研之外的内容。那么,在“三全育人”方面,研究生导师究竟可以怎么做?研究生导师开展“三全育人”有哪些难点和堵点?本文试图提供一些分析和经验。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就研究生教育而言,“全员”是指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院系研工组组长、学校和院系领导以及学校研究生院、研工部、宣传部、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等能直接和研究生发生联系的教职工。

“全过程”是指研究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培养全过程,包括新生教育、开学典礼、课程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在课题组做科研、撰写科研论文、就业指导、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等。甚至大四学生确定保研成功后,导师育人可以提前进行。

“全方位”是指从各个角度使用多种手段育人,比如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上述“十育人”有着特定的行为主体。导师参与的主要是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尽管他们也能参与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

在当今强调“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三全育人”就是“三全立德树人”。“育人”主要是指“育德”,而不仅仅是指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笼统地说,“德”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含了人对自己、对周围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认知和态度。

复旦大学提出“以德育德,以智育德,以体育德,以美育德,以劳育德”。其意思是说,通过思政教育可以育德,通过课程学习和做科研可以育德,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育德,通过美育可以育德,通过劳动实践也可以育德。

研究生导师除了授课、申请科研项目,日常的主要工作是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并撰写、修改科研论文。导师往往更关心论文、科研项目、科研进展,而相对较少地强调“育德”。但其实,导师参与“三全育人”大有可为[1-8]。

课题组育人

每个课题组都有自己的运行模式。有的课题组像一个纯粹的工作小组,导师只关心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催着研究生“出活”,而不关心研究生有什么顾虑、遇到什么困难。最典型的,是有的导师采用“打卡”的方式管理学生,对学生提出远远超出一般的发表论文要求,在组会上不谈科研以外的事情。这种管理模式被称为“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下属”。

其实,研究生是推动科研的生命力,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困惑。常见的困惑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困惑是科研方面的困惑:缺乏科研点子、科研条件、科研能力、科研进展。

第二种困惑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不清楚自己毕业前夕能否找到工作;担忧导师不允许自己外出参加自选实习,害怕自己因为没有实习经历而找不到工作;不清楚自己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

第三种困惑是生活、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和导师处不好关系,却又不知如何处理;和课题组同学处不好关系;和对象、家人闹矛盾;遇到生活方面的困难。

研究生在校期间往往都会经历这三个方面的困惑。这不是说有的人只经历这种困难,有的人只经历那种困难,而是说研究生很可能先后经历这三种困难,甚至这三种困难会交织在一起。

这些困难既会影响科研进展,导致学生科研效率低下、心理状态不佳、不能按时毕业等问题,也为课题组育人提供了契机。换言之,遇到问题不一定是坏事;导师要实现“育人”的效果,就要接地气,即“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具体的做法包括导师找研究生单独谈话、在实验室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当场指出、在组会上现身说法、召开集体反思会、请系友以及资深HR经理到院系宣讲等。

在课题组,需要导师“说一些话”的场景有很多,比如:研究生科研进度缓慢;不及时处理实验数据;没有按照导师的要求修改科研论文;没有规范地处理实验数据;做完实验没有及时清理实验桌;用了实验气体,没有及时更换钢瓶;因琐事和课题组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发表论文后,骄傲自满。

导师针对课题组的问题给学生讲话,有助于解决问题,使课题组步调一致往前走,也能教给研究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在课题组育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导师没有那么多精力既指导研究生做科研,又指导研究生科研之外的内容。

课程思政

如果说课题组育人主要针对课题组的研究生的话,那么课程思政面向的是修读课程的本院系或者全校的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比较难开展课程思政。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不重视,也不是特别清楚如何开展;学校和院系对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缺乏激励机制(制度保障)和明确的实际操作方法;不同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难易程度不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比较难评价。

尽管如此,研究生导师参与课程思政还是大有可为。在理工科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元素包括:科学家精神、做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国科学家对本学科的贡献、中国科学家的事迹等。

比如,我讲授的“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当中课程思政的元素包括:科研奋斗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学术伦理道德;得和失的关系、付出和回报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例如科研团队)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例如实习)的关系;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情况;做什么就把什么做好(职业精神);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

任课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就需要学习一些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书籍,比如《课程思政:从理论到实践》《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需要学习一些课程思政研讨会的录屏和说课,还需要对课程内容、教学大纲重新设计。这就意味着要打破“同样的教案使用十多年”的惯性思维,加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备课方面的时间投入。而且,投入课程思政教学更高的境界是申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标杆课程、教学名师,在报刊发表关于课程思政的体会文章或者研究论文,并参加说课,在更大的范围介绍课程思政经验体会。

网络育人

网络育人面向的不仅仅是本课题组的研究生,也不仅仅是本院系或者本校的研究生,更是广泛的受众。

当今,研究生面临发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等问题以及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而导致的各种困惑。他们自己的导师往往没有时间给他们系统讲解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师生之间存在着隔阂和利益冲突),研究生不方便把什么话都对自己的导师说。这时候,他们有可能从网文中得到启发或者触动,而他们的导师也有可能把网上“别人怎么说”转发给研究生。

网络往往是“众声喧哗”。有很多社会人士和研究生写的网文讲读研、讲师生关系,但种种说法不一定都对,而且有些文章缺乏营养或者人云亦云。这时候,如果研究生导师能写一些正面引导的网文,是非常有价值的,这种做法也能够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育人”、“网络思政”的框架体系。

但是,导师从事网络育人也面临很多微妙的难点。其一,内容上比较难把握。写一些“硬邦邦”的文章容易疏远读者,而写“心灵鸡汤”则和教授身份不符。而且,网上一些教授写的文章有“同质化”的倾向,写作水平也一般。其二,付出的劳动比较难得到承认。在网上发文,不被计入年终考核的工作量。而且,发表的好文章容易被剽窃、洗稿。今后如果想把网文转化为报刊文章有难度,因为很多报刊不收已经在网上发表过的文章。并且,学术界同行评审科研项目、职称申请,看的是“实打实”的科研成果,而不是网文。高校教师在网上发文,会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其三,高校教师在网上发文有风险。有些言论会被人断章取义地加以利用,进而炒作,引发舆情,这会给网文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尽管存在上述不便,导师参与网络育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可以学习一些新闻写作教材,提高媒体素养,掌握写作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写作内容方面的重点领域。而且,除了在网络发文,还要在主流报刊发文,形成自己在报刊发表系列文章的列表。

讨论和展望

研究生导师有可能在“三全育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工分”、年终绩效奖励,从而失去积极性。我的体会是:开展日常工作要和梳理总结、形成亮点相结合。日常做的很多事情属于“基础工作”,是冰川沉在水下的部分;但最终可供展示的,是“亮点”,是冰川浮出水面的部分。举个例子:对于教师来说,他上完课,就完成了当天的教学任务。但是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院系申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评委看的并非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是出版教材、发表教学论文、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等“亮点”。

换言之,在认真做事的前提下,要善于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体系、板块,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形成“案例”。举个例子:一位导师平时很喜欢在课题组“现身说法”,这是他的个人行为。然而,他把他的讲话内容放在网上,还开设了“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把自己在课题组“训话”的内容放到课上,讲给来自各个院系的研究生听。他的讲话内容经过反复打磨,接二连三地在报刊发表,并且报刊记者也闻讯前来采访。当学校推行“课程思政”,他写了申报书交上去,把自己在报刊发表的相关文章列出来,获批了课程思政项目。当学校举办网络文化节,他提交了网文和博客,获得校级奖励,还被推荐到上海市和全国参加评比。并且,由于这些事情表现出他对高等教育的热心和执着,他还成为他们系分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副主任。他写的研究生导师投身“三全育人”的案例被评为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特色工作法案例”类征文二等奖。

很多院系在现在和将来,会面临着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等,也需要提交各种工作报告。院系领导和教师要明白一件事情、一个成果在更大范围的工作布局(比如院系工作布局、学校工作布局)中的意义和价值,把不同的材料合适地组合在一起,发挥组合效果。举个例子,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一所高校一个院系的教师各自做了一些事情。有的开发快速检测手段,有的研发N99口罩,有的开展相关的科研,有的借助主流媒体做科普,也有的老师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研究生在疫情期间要因地制宜、坚持学习,他指导研究生的做法被《文汇报》头版报道,当然,也有些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有大批教师坚持上网课。把这些事情、各方面的工作串起来,点面结合,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总结材料。

那么,在学校层面,推动导师投入“三全育人”可以有哪些举措?

第一, 可以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导师培训不仅仅包括具体如何指导研究生、研究生管理规定的业务培训,还可以包括对研究生面临哪些困惑以及导师如何投入“三全育人”的介绍。导师培训不仅仅包括几百人的大会,还可以包括十多人、二十多个人参加的导师沙龙。导师培训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新近评上的导师,还可以包括有一定资历的导师。

第二, 以项目制形式来推进。通过设立课程思政项目、某某学者(例如仲英学者)项目等,推动导师申报育人项目并按照设立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提交成果。这样,学校推进导师育人便有了“抓手”。

第三, 树立正面典型。通过评选“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佳导学团队”等形式,塑造育人文化,推动导师踊跃申报、积极梳理并展示育人经验和成果,也方便别的老师向这些好导师看齐。

第四, 通过举办校园网络文化节等形式,凝聚校内的网络文化建设力量,对积极投身网络育人的导师进行表彰,并推荐优秀代表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高校网络文化节。

第五, 对“三全育人”经验案例进行汇编。例如,复旦大学出版社在2022年出版《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复旦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案例选编》,系统梳理了复旦大学在各个条线的“三全育人”做法、成绩和启示。

总之,研究生导师投入“三全育人”大有可为。在这一方面,无论是导师个人还是学校、院系,都要形成合力,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396311.html

上一篇:浅析高校老教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方面的作用发挥
下一篇:研究生导师以多种形式投入“三全育人”的案例
收藏 IP: 101.87.209.*| 热度|

11 彭真明 吴斌 徐耀 王恪铭 郁志勇 王涛 曾杰 褚海亮 张俊鹏 guest61363358 guest2569215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