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读研要“使巧劲” 精选
2020-5-14 07:37
阅读:22652

[博主按:这是我(马臻)原创的,暂未在别处发过。文章说了一些令人遗憾的“血的教训”。可将此文转发给研究生们。照片由本人摄于崇明学宫(孔庙)。] 

每年有研究生进课题组,我都会给他们讲一些注意事项,但难免挂一漏万。在以后的日子里,各种事情时有发生。因此,我想还是写篇文章,提醒后来人。在我看来,很多研究生很实诚,也很努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用史蒂芬·柯维博士的话说,“许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墙”。 

课程学习:不要死读书

硕士生最好在第一学期“咬紧牙关”把培养方案上要求的课都修完,这样学生在第二学期能全身心地做实验。但是有的学生把要求修读的课程分配在两个学期,每个学期都忙于上课、自习。要知道,最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是科研和论文,而不是上课。

研究生在选课之前必须和导师商量,并向高年级学生咨询拟选课程的内容、考核方式和难易度。博士生必须修读一门英语课,于是我的一位博士生没有和我商量就修读了“英美文学欣赏”,而我认为他应该修读学术英语写作课——选的课最好能和自己从事的科研以及写论文“配套”。再比如,研究生要修读一门“跨一级选修课”,有的学生准备选别的系开设的“有机反应机理”,但我认为这样的课和我们的研究课题关系不大,而且学生能否考及格都成问题。

读书要讲究方法。一位研究生在“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上认真听讲,但期末写的通俗文章只得了B+成绩。原因就在于,这位同学写的通俗文章缺乏创新性,像是参考别人的文章写的。而有的同学虽然没怎么来听课,但写出的文章新奇、到位,符合任课教师的口味,因此得了A档成绩。再比如,一位硕士生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一门“环境材料”课的文献汇报,也费了好大的力气写了这门课的期末文献综述,但最终只是得了B+成绩,原因是她写的文献综述只有文字,而没有图。如果她事先能在组会上多练习文献汇报并让导师看一眼她写的文献综述,就能避免走弯路,自己也能得到提高。

现在很多研究生课程的考核要求是写一篇文献综述。学生最好不要“天马行空”地写和自己课题无关的文献综述,而要善于“一举二得”。假设你的学位论文研究课题是“开发基于氮化碳的新型光催化剂”,那么你上“环境材料”这门课,可以写一篇关于“氮化碳合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综述;你上“绿色化学”这门课,可以写一篇关于“氮化碳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的综述;你上“环境光化学”这门课,可以写一篇关于“氮化碳的光催化机理”的综述。然后,你把这三篇“课程论文”合并在一块儿,不就成了学位论文的绪论部分了吗?  

多和导师沟通,少走弯路

课题组有做事的规范。有时候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得不到导师的肯定。一位研究生把论文稿发给我后,我在WORD的修订模式下修改,把改过的文字都用红笔标出,让她看清我改在哪里;我还在文档中插入批注,让该生针对我的批注进行修改。不料,过了好久才收到她的修改稿。打开修改稿,我发现有的地方改错了,而有的文字没有按照我的要求进行修改。几次这样下来,时间大把浪费。后来才知道,她收到我的WORD文档后,没有在理解我的文字的基础上逐一接受或者全部接受我的修改,而是在电脑屏幕上把她的原始稿和我的修改稿分别打开,在她的原始稿中逐一修改。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一名博士生发表几篇英文SCI论文后,我就让他在夏天不想做实验时,把英文稿翻译成中文,作为学位论文的相关章节,储存在电脑里。然而,进展缓慢——他在电脑屏幕上同时开两个窗口,一边看自己的英文稿,一边在WORD文档中写翻译稿。我认为,他应该把已经发表的论文打印出来,需要翻译哪一页,就把这一页放在键盘或屏幕附近,边看英文论文边翻译。

他还说他的英文稿写得太简单了,翻译成博士论文章节时需要扩写。但我认为,英文SCI论文是经过我们反复修改和同行评议的,英文SCI论文是怎么写的,他就怎么翻译就行了,不能“兜底翻”。而且,学位论文要先整体完成,再进行细化,而不要一开始就在局部“绣花”。英文稿的翻译版已经可以得85分了,他再花很多时间修改,也只能提高到90分;而绪论章节以及结论与展望章节还没有写呢,暂时得零分,那为什么要在已经发表论文的章节耗费很多时间呢?

要学会锦上添花

很多研究生吭哧吭哧做了很多事,但没有学会把事情再“延伸”一下,取得更好的结果。一位学生发表多篇论文,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冠名奖学金,本来可以申请所在院系“优秀毕业生”称号,他的导师以前也反复强调申请该称号的重要性。在班级微信群收到辅导员发的通知后,这位学生填写了申请表,交上去了。然而,他没有注意查看班级微信群的后续通知,以至于没有参加答辩。再比如,研究生院推出一个新举措,就是让优秀的研究生申请1万元科研经费。一位导师从微信上看到这个消息,就把消息转给课题组最优秀的一名博士生,让他申请,可是该生一直等着系里发通知,错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

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有时候是学生的个人自由,但导师看问题的角度和学生不同。学生也许想着“有可能申请不到”或者嫌麻烦,就没有提出申请。但导师想的是,要注意通过一条条的事例(比如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称号)来证明课题组培养研究生的质量;他招的学生有的是在职的,有的是专业学位硕士生,不能申请奖学金,也不能申请优秀毕业生称号;好不容易有一位学生发表多篇科研论文,该生应该申请“优秀毕业生”称号,这样导师就会将此事写进他们课题组的主页;能不能申请到是另一回事,但学生至少要积极申请;如果能申请到,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一个人的成功正是由这些小的进展堆积起来的。已经付出巨大努力做实验、发论文了,为什么不再往前走一步呢?

总之,很多研究生努力地学习、做事,但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窍门,也不主动和导师沟通。聪明的人,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知道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不重要;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优化做事的方案,实现一举多得和锦上添花;他们还善于寻求导师的指导,从而规避可能会遇到的“陷阱”。

推而广之,在职场上也是这样,聪明的人做得少、得到多,而不聪明的人做了很多事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研究生在校期间经受导师的“敲打”、学会做事的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用的。

相关专题: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23307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