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导师应践行教育家精神【已发表】 精选
2019-6-7 07:55
阅读:15518

ZGJSB12B20190605C.jpg

[博主按:两个月前,我参加《中国教师报》栏目征文。本周三,文章见报。]

    尽管许多研究生导师只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敢妄称自己是教育家,但我认为,他们应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教育家。在我看来,教育家不但是实践家,还是理论家;不但要管好自己的课题组,更要倡导教育精神、引领教育潮流。

    研究生导师首先应成为实践家。我们平时在带研究生做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科研资源(科研用房、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匮乏、研究生做科研遭遇失败、研究生闹思想情绪等。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问题,还是开展科研所需要的环境以及人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有些教师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期望问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但其实,实践出真知。如果不实践,就总结不出正确的理论。如果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就不可能成为教育家。

    研究生导师还应该成为理论家。只有实践而没有理论的提出,研究生导师只能称得上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成为教育家,必须有理论的提出。这就好比衡量一个记者是否优秀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发了多少篇报道,还要考虑有哪些代表作、是否在业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等。

    当今,研究生教育领域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总结、思考的问题。如何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如何化解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矛盾?怎样处理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课题组生存发展的关系?产生于一线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生导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研究对象或者研究体系,这些“接地气”“冒热气”的研究,也将产生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理论。

    研究生导师不但要管好自己的课题组,更要倡导教育精神、引领教育潮流。如果研究生导师只是把自己的理念用于指导自己的研究生,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研究生导师,应该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的教育业绩,带领团队成员通过研究与实践,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引领教育潮流。因为只有在教育思想、理想或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家。

    更重要的是,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纸上谈兵、摆花架子,还要将理念、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理论从实践中产生,反过来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在后续实践过程中,我们更能认清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或边界条件。更关键的是,理论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最终要解决课题组、院系、学校、高教界面临的问题,提升教育质量。

    尽管许多教师成不了教育家,但如果每一个导师都能朝着成为教育家的方向努力,那么我们的育人质量会越来越高,整个大学的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相关专题:导师与学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1835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