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phant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lephantd

博文

云南寻甸:仙鹤与农民的恩怨故事 精选

已有 4190 次阅读 2020-11-9 22:1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 引子

那是20171月,我们完成昭通会泽一带的湿地鸟类调查,返回昆明途中,来到寻甸清水海。管理人员说清水海是昆明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不接待旅游观光,劝我们离开,还说,如果要看鸟,横河梁子上的老雁(即黑颈鹤)更好看。蜿蜒的山路上驱车颠簸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海拔2800米的山坳。放眼望去,多是枯焦的草茬,坡地上稠密的森林灌丛也有点无精打采,唯有左手边那方湛蓝湛蓝的水库,很是显眼。有了,有了!”汽车还没有停稳当,学生就说堤坝下方有一只大鸟。不顾洌风刺骨,跟了过去。我在朋友圈显摆寻甸黑颈鹤,早先毕业的学生建议,快去申报任鸟飞的鸟类监测项目。提交申请后,获得批准,开启了我的寻甸黑颈鹤之旅。

1 枯焦的草茬,坡地上森林灌丛,还有边那方湛蓝湛蓝的水库.jpg

1 枯焦的草茬,坡地上森林灌丛,还有那方湛蓝湛蓝的水库  吴兆录 摄

三年多来,一次又一次深入横河梁子,感悟良多。饥渴的越冬黑颈鹤与贫困的山地农民之间,那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深情厚意,最难忘怀。

学生的一则日记,让人心凉。

“2018年1月8号,特别的冷,我们进入寻甸山路时,只有大雾,拐角处,侧翻了一辆三轮车。满脸是血的司机向我们求救。到达住宿地已是夜晚,没有路灯,四周一片漆黑。天还不亮,又要出发。上山后,换了人间,地上树上,遍地冰凌,浓雾重重。在白茫茫的雾气中,能见度不到20米。竭尽所能,我们只观测到黑颈鹤6只。这片土地,因为黑颈鹤而被我们所了解,也因黑颈鹤而限制农民发展。城市人富起来,渴望荒野的绿水青山,高兴一阵子,回家修养去了!保护环境保护黑颈鹤的重任,却压在已经贫困的农民身上。”

2 寻甸越冬的黑颈鹤就栖息在雾凇里的沼泽湿地 白皓天 摄.jpg

2 寻甸越冬的黑颈鹤就栖息在雾凇里的沼泽湿地 白皓天 摄


2 农民与黑颈鹤

在横河梁子,黑颈鹤与农民的友好故事,很多,但不像其他地区那样美妙而神奇。在山坡上遇见放牧人,无论男女老少,脸庞黝黑,披着用化肥口袋编织的大背心,防水防风又保暖。热天雨天,铺放草地上,席地而坐,舒服自在。说起黑颈鹤,年轻人反应迟钝,长者却有很多故事很多话语。一位70岁的老人说,他十多岁时,风调雨顺的年成,老雁多,在天上飞,很好看。他们几个娃娃在海子(沼泽草甸)上欢呼,扁担长,扁担长,天上的老雁就排成扁担一条线;犁头尖,犁头尖,老雁又变换为人字队形。雁群多,意味着丰收,因此,他们说黑颈鹤是神鸟,用这个尊敬的字眼。后来,黑颈鹤少了,老人没有说原因。在白泥卡村子附近,一老者杵着拐杖走向我们,但不太愿意搭理,喃喃自语地说早些年间,到处都是;现时间,哪里还有老雁,都到山上去了!旁边,一位43岁的农民说,他13岁的时候,在河边,见到七八只黑颈鹤,还说口感不好。要是不再保护,可能要绝种了。显然,保护黑颈鹤,早已沉入农民心底。

3 自由自在的黑颈鹤群  廖辰灿摄.JPG

3 自由自在的黑颈鹤群  廖辰灿 摄

3成就与矛盾都突出

说到农民与黑颈鹤,护林员施顺清,滔滔不绝。他是横河村人,没有哪个山头哪个海子没有他的脚印。云南大学的何晓瑞教授1992年底开始,来横河梁子研究黑颈鹤,四处奔走呼吁,19941月与寻甸的林业工作者一起,在六哨乡政府挂出了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的牌子。施顺清说,这一举动促进了山林保护。当时,他是生产队队长,带头种树。森林长起来了,风沙小了,捕杀老雁的事情没有了。

于是,在2011 4 7 日,政府批准建立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土地为村社集体所有,总面积7217.32公顷,林地占49.0%,耕地占46.7%,沼泽草地占3.6%。区内有15个自然村共3100多人。

建立保护区妨碍了农民的发展,但是,黑颈鹤没有去处,农民们也就听政府的话,积极参与保护。保护区聘请10位当地的爱鸟人士为护林员,配备了越野摩托,2020年,架设了远程高清摄像头,修建了南北两个保护站,形成了一只大网,日夜守护。

黑颈鹤需要水域,海子留不住水,保护区就地取土,修筑了有一定面积的常年蓄水坝塘。改善了黑颈鹤栖息地,引来更多的水鸟。2018年以来,我们记录到了小鸊鹈、长嘴剑鸻、赤膀鸭、扇尾沙锥、牛背鹭、池鹭这些从未记录过的水鸟。水鹨、红尾伯劳、白尾鹞、灰鹡鸰等典型的迁徙过境陆生鸟,也很常见。可以认为,这里属于云南鸟类迁徙通道的部分。

4 新修建的坝塘吸引水鸟到来  吴兆录摄.jpg

4 新修建的坝塘吸引水鸟到来  吴兆录 摄

面对这样的成绩,农民身份的护林员们,笑了,但笑得不那么自然。因为,黑颈鹤确实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马铃薯种植业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依靠,黑颈鹤却会在耕地里刨食籽种。早在1990年就挖出了连通几个村寨的土路,拖拉机代替人背马驮,降低劳动强度。2016年底,好不容易获得农业发展基金试图将土路硬化,刚开工就因为保护黑颈鹤而被叫停。2017年,政府开始实行退耕地还沼泽草甸活动,耕地的永久性买断价格相当或者不到耕种两年的纯收入。2018年,强化管理,祖辈放牧的沼泽草地,在黑颈鹤越冬期间,也不准放牧了。黑颈鹤要活,人也要活。人要活,就要吃饭,就要种田,就要放牧!正在草甸里放牧的老人,无奈地笑着说。告诉他们,黑颈鹤不来这些高地上越冬,就会冻死饿死。农民们,已经无语,只有叹息:就得来这里与我们争地?像不听话的孩子?真是冤家!虽然有怨言,他们却不会伤害黑颈鹤,只是盼望着,有什么办法,让人与黑颈鹤都能共同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5 种植马铃薯是农民的生活依靠  廖辰灿摄 (2).jpg

5 种植马铃薯是农民的生活依靠  廖辰灿摄

他们清楚,在耕地里劳作的人群、频繁驶过的车辆,确确实实惊扰黑颈鹤;他们清楚,散落在耕地里的马铃薯,是黑颈鹤最主要的食物;他们还清楚,牲畜啃食践踏拉便能够促进嫩芽生长防止草木长高,方便黑颈鹤飞行起落与觅食。于是,七嘴八舌地说,半年放牲畜半年养黑颈鹤。这样简单的建议,真的就被管理者采纳了。



6 老农说,黑颈鹤不喜欢高草丛,放牧可以防止杂草疯长  吴兆录 摄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挖了马铃薯种萝卜,拔了萝卜种马铃薯,土地没有一天闲着。化肥农药使用量快速增加,塑料薄膜包装袋,随意丢弃;车辆干扰越来越严重。没有车辆时,黑颈鹤会移步到路边觅食,车辆突然出现,黑颈鹤就被惊吓而急速奔跑或飞走。我们观察测量,黑颈鹤离公路约100米以外,才能安静觅食。夏季放牧似乎与黑颈鹤无关。但是,我们在草甸上做了20个观测数据, 20177(当年禁牧)的草丛均高12.5厘米,20208(当年放牧)的只有6.3厘米。放牧已经导致草甸严重退化,而不是控制草丛疯长。这些不违法的威胁,使野地觅食的黑颈鹤胆战心惊。

7 农人在沼泽草甸取水留下大量农药与垃圾  吴兆录摄.jpg

7 农人在沼泽草甸取水留下大量农药与垃圾  吴兆录 摄

4 危机与出路

过去50年,黑颈鹤在云贵高原的越冬地一直在向北退缩,云南寻甸为其最南边缘。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寻甸黑颈鹤数量在增加,夜宿和觅食地却在收缩。1980-1990年代,黑颈鹤200-300只,越冬地范围在300 km2以上,在目前的保护区里,羊塘海子的浅水边、水城村南的小海梁子、烧贼坝海子北的山梁子等3个地方,都有黑颈鹤夜宿;2011年建立保护区时,黑颈鹤29只,保护区总面积72.17 km2,分散在8个海子及其周边山地觅食;2014年数量27只,2019-2020年数量恢复到74,仅在5个海子觅食活动,面积不到保护区总面积的一半,夜宿地仅在烧贼坝海子北的山梁子。觅食空间范围缩小,表明实际有效越冬栖息地在减少;夜宿地搬到高坡上,受其他野生动物侵袭的风险增大。

8 放牧是农民的主要经济 来源吴兆录 摄.jpg

8 放牧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吴兆录 摄

9 放牧已经导致草甸严重退化,而不是控制草丛疯长 吴兆录 摄.jpg

9 放牧已经导致草甸严重退化,而不是控制草丛疯长 吴兆录 摄

在保护区范围内,农民已经做到很大的退让,只能另辟途径才可能根本解决冲突。

与当地村民、巡护人员和保护区各层管护人员交流,我们认为,在狭小的空间保护数量增长的黑颈鹤,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在现有保护区内,开展专项研究,探索黑颈鹤与人类轮换式共同使用同一块土地的模式和方案。在更大的尺度上,把保护区以东的清水海水源地纳入统一管护,站在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高度,获得更多的保护资源,缓解当地人类发展与黑颈鹤保护的矛盾。

indexlogo.png

             “任鸟飞”项目,是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一个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将在2016-2026年间,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参与”模式开展积极的湿地保护工作,搭建与官方自然保护体系互补的民间保护网络,建立保护示范基地,进而撬动政府、社会的相关投入,共同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1431-1257728.html

上一篇:金振洲区普定伉俪教书育人的几个片段
下一篇:江城子·思念远方
收藏 IP: 106.61.39.*| 热度|

10 杨卫东 尤明庆 周忠浩 朱伯靖 王晨 康建 张晓良 杜占池 宁利中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