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cj2212916

博文

读《思念你,我的老乡——南京理工博士生跳楼自杀的前因后果》有感

已有 5642 次阅读 2010-8-9 00:5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56225.shtml

原文如下:

又是一个博士自杀,想不到这位博士竟然是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张效文。张效文,江西籍上饶人,今年27岁,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和化工学院的硕博连读的二年级博士研究生, 2010年8月2日凌晨,他表妹给我打来电话,慌乱的问我最近有没有跟张效文联系过,她那时还在从北京去南京的路上,还不确定张效文自杀的事情,次日,再跟她联系,她回短信说“我哥哥,他走了”,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连忙打电话给她,止不住眼泪,哽咽的问她“他怎么这么傻,不是都快要毕业了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为什么!?”她回答说“可能是压力吧…..”


他出事之前,由于是暑假,所以去了趟北京看他的表妹,但就是呆了两天就离开了,后来,回了趟家,然后就立刻回学校了,这些都是我在他回学校后(7月25日),在网上碰到才了解的,我问他“怎么好久都没上QQ了”,他说,“最近挺忙的,去北京玩了两天。”我说,“走了那么远,怎么就玩两天啊”,因为我知道他一直都想去北京玩的,他的内心是一个很传统保守的人。他说,“想家了”,还说他很高兴,他的妹妹给他买了一件衣服,虽然才一百多,但这是她第一次给他买东西(他跟他的表妹关系一直很好,他的表妹在北京念医学研究生),我还忍不住嘲讽他几句,一百多的衣服很普通的啊。我知道,他一直都很节俭的人,不舍得为自己买一些较贵的衣服。其实,去年过年的时候,他就跟我约好来上海看世博的,但后来变卦说世博人太多了,这次好不容易在网上碰到,我又叫他来上海玩两天,他说“8月份有钱有时间去就看我”,想不到,他还是变卦了,永远的见不到了!


  他在家就呆了一周时间,后来我才知道,他老板让他尽快赶回学校改文章(研究生都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其实,他都已经有三篇文章了,已经足够毕业了,老板还逼的那么紧。我跟他是同届的,刚刚在上海念完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学校里,我看到了很多老板是如何逼学生做实验写文章的(对理工类研究生),导师不管,瞎指导,博士自己想自己做,所以,博士生的压力非常大,我之所以不继续读,也是怕经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刚开始我还想读,但看到我的博士师兄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没有所谓的五一十一节假日,我就问他们干嘛这么拼,他们说“没办法,老板逼的!”曾经就有一个博士师兄对我说“如果你读博的话,我鄙视你!”


  后来在网上看到《南京理工大学男博士跳楼身亡》的报道,得知他是从公寓宿舍6楼跳楼身亡的,报道说“次日上午10点半左右,死者的家属赶到现场,死者的父亲一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几乎当场哭晕倒地。张父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近60岁男子,一脸黝黑,看上去十分坚强,但当他一见到地上一摊鲜血,和儿子穿过的凉鞋时,他双手抱头痛哭说:“儿啊,爸爸来了,你怎么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当时我没在现场,如果我在,肯定会在地上托住你的,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张父边哭边抓住一楼院内一根用于晾晒衣被的铁丝,喃喃自语地说,“要是儿子落下时,这根铁丝挡一下,儿子也不会走得这么快。”


   张某的姨父告诉记者,他们是江西上饶人,昨天凌晨零时左右接到学校老师打去的电话后,他们连夜开车往南京赶,孩子母亲有病经不起这个打击就没有来,而其父可以说是一路抹泪来到南京的。“痛心啊,夫妻俩辛辛苦苦培养了一名博士生,还有一年就毕业了,说没了就没了,他们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这个沉重打击啊。”


  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去他家玩,这两天才知道他们家的房子还是租的,不是社区那样的商品房,是很早以前盖的那种只有一层的老房子,一长排,厨房,卧室都是分开的,没有厕所,可能是早期某单位建的吧。就在这样的陋室,他的父母含辛茹苦的培养了一个博士生,还有一个在湖南某重点高校在读大二的大学生,他的母亲因为去年在家意外滑倒把腿摔断了,现在还不能随意走动,只有他父亲一个人在外开摩的为生支撑整个家。本来一切好日子就等着他这个引以为豪的博士儿子毕业就开始,以后养老也有保障了(他的父母很早就已经下岗了,没有养老保险),想不到,他就这样的走了。这是谁的责任呢?我想双方都有,但今天跟他表妹联系,他表妹说,学校声称他们没有责任。


  我们就不禁要提出几点疑问:


  1. 张效文在出事当晚给导师和同学发了很明显的轻生短信,并且,在这之前他们也发现张效文的情绪不稳定,为什么校方没有积极派人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当事人事发前就在自己的寝室里,看到有如此严重自杀倾向的短信,校方说组织了师生寻找,但他就在自己的寝室,据报道他是反锁着门,你们有没有叫管理员开门看看呢,你们到底有没有把一个性命攸关的事当会事呢?更可笑的是,院方某个负责安全的领导说当时他在外地出差,就这样推卸了责任。


  2. 张效文在事发前因为失眠而去过校医院,而校医院给他开的药是艾司唑仑,说明书中,表明副作用有这么一项:对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服用这个药会引起自杀的倾向。校医院就是这样无所顾忌的把这个药正好开给了患有抑郁症患者的人吃,而没有经过任何是否抑郁的诊断。如果,学校有对学生负责任的意识,就应该对这样的患者做生理和心理上的检查,发现有抑郁症状,提前治疗,我想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3. 老板给的压力过大。坦白的说,我们读研究生就是为了一张文凭,而就为了这张文凭,任凭老板的剥削和压榨,却不敢肯一声,学校为了自己在国内大学的排名把压力转到导师身上,而导师就转嫁到学生身上,更多是给了博士生。这种博士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学校就没有责任么?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如果校领导你们的子女在读博士期间,暑假不回家,而在学校跳楼自杀了,你们会怎样?你们会怎么想?


  博士跳楼,已不是一两起了,不能说这还是个体事件,原因是复杂的,学校、乃至国家都有责任。在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还专门给博士生发关于要乐观生活的书,他们有时间看么!这有用么,当博士抗不住压力的时候,需要学校真正的关心的时候,这份关心又在哪里呢?


  没有关心,因为学校没有这份责任!!!


  我的老乡,希望你在天堂能够开开心心,总算脱离苦海,没有实验,没有论文了,但我真的不希望你是以这种方式卸下这份担子的。
  
  2010-8-7

责任,个人有责任,父母有责任,老师有责任,学校有责任,我们整个社会也有责任,可是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因为人已经走了,永远地走了。

 

博士轻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轻率呢?在上面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原因很复杂,但在这儿我只想说一个基本的原因(或者说潜在的一个因素)。

 

有一句我们熟知的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这句话并不是我们所推崇的,但在潜意识里,对于很多家庭贫寒的学生,好好读书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等他们从小学读到中学,再从中学读到大学,甚至是出国深造以后,突然某一天发现,这一切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原来博士、海归也不过一贫如洗,或者说还需要继续努力地工作,以承担昂贵的房价。

 

当一个人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太大的时候,这种打击是异常巨大的,这种滋味也是说不出来的。在父母的眼里,你值得羡慕,有着博士的光环,但真正的苦衷却令你有苦难言,你无法对父母倾诉,因为他们也许无法理解。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心放下来,放低一点,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追求自己需要的东西,也许压力就降低了;换句话说,如果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工,而我拿到了博士学位,能够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能够过得比自己的父母好,那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功,虽然简单但有意义。当然,你不能总是与什么“富二代”之类的人相比,他们的起点高,是站在真正的巨人的肩上,这种比较是毫无价值的。

 

因此也许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告诉孩子如何去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如何好好读书。读书是必要的,但最后读书与社会脱节了,生存不了了;总不可能让社会去适应你吧,所以只能是每个人去适应并推动这个社会。

 

另外,上面的文章中说到学校关心不够的问题,我们不可否认学校是有责任的,但如何界定责任的大小则非常困难。其实,在这个世界里,首先需要自己关心自己,不要奢求别人给你多少关心;如果你对别人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有必要关心你么?当你某一天取得了成就时,母校绝对第一个关心你,要什么给什么;而当你成就还不够时,请多多关心一下母校吧!

 

有时候如果真的觉得自己与这个社会有冲突,有轻生的想法,请及时宣泄,或者可以试一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这样虽然有点消极,但对自己的心情有好处)。

 

或者可以一个人去郊区走走,看看大自然的美好,忘掉世俗的纷争;

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想想他们的慈祥,他们的辛劳,他们一辈子的不容易;

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喊几声,宣泄一下心中的苦闷;

或者去建筑工地看一看,看一下工人们的辛苦与劳累,再和自己比一比 ......

 

总之,当人爬坡的时候,应该走得慢一点,稳一点。看自己的路,爬自己的坡,没有必要总是盯着别人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686-351193.html

上一篇:社区中的流氓效应
下一篇:室内交流电的进一步利用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