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
面对我们自己的文明
2020-2-28 07:32
阅读:1664

忘了是什么人说过,中国的文明并不一定都是由书本传承下来的。如农村的老妇,可能并不懂得宋明理学的书本上的观点,但是却完全可能懂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那么农村老妇的这种观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应该是旧时中国农村中的宗族组织传播出来的。而宗族中的头面人物,多是读过书的。所以,农村老妇的这种观点,拐着弯抹着角还是来自中国古代文明的典籍。

对华夏文明的研究,我以为,还是要从古代典籍的研究开始。过去说,文史哲不分家,主要是指文学、史学以及哲学方面的文章、著作等。其实有时很难把它们之间严格区别开来,讲哲学的书籍,既会涉及历史,也会涉及文学,讲史的书籍,同样也有哲学的道理和文字的风采。《史记》不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吗?有人说,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这句评价,并不是在夸奖司马迁的文笔,而是暗含着指责司马迁写《史记》时,主观的东西加得过多,距离史实有点远。屈原的《离骚》主要是对自身家国情怀的一种抒臆,所以,《史记》与《离骚》并不是同一类的作品,但其中可能存在相通之处。在抒发某种情怀的时候,屈原与司马迁可能确有相似的地方。另外,我们在读《史记》时,有些细节确实写得很生动、很具体,可是也难免让人疑惑,司马迁是怎么知道这些细节的呢?难免其中不会有司马迁自己添加的主观描写。

虽然如此,我们对《史记》不一定把它看作是精确度很高的史料,但司马迁对发生在历史中的史实所做出的评价则是他对历史的一种看法和一种观点。我以为,有些所谓文明的因素就是由这些评价所表达出来的。后世的史书,有不少受到司马迁的影响。当然,在细节描述上,未必完全照搬着司马迁的失误,但或多或少都会有史家自身所做出的评价。《三国志》固然是陈寿所著,但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可能也要逊色不少。这种注,包括了对史实细节的补充,也包括了评家自己的观点。

接受过近代西方哲学教育的中国学者,有些人是不承认中国是有哲学这门学科的。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学者们似乎不赞成这样的观点。这里不讨论中国到底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即使没有,但不妨碍中国有思想家,而思想家都会有自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你可以说它是哲学的,也可以说它是其他领域的。但这些思想肯定都包含着很丰富的宝藏,是值得中华民族认真理解和研究的。

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在先秦时代,我们熟知的有《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列子》、《墨子》、《孙子兵法》、《国语》、《尚书》等,还有《道德经》、《易经》等,当然还可以罗列出一堆典籍。除此而外先秦之后的思想家还有东汉的王充、南北朝时的范缜、北宋的张载、程颢和程颐、南宋的朱熹、明代的王守仁(阳明)、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等。近代的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也对中华民族的文明有所贡献。这些人的思想观点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侧重面,各有各的特点。这些思想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

然而,我们对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典,了解得实在是太少了。因为长期以来,能够流传下来的,多为统治阶级希望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其他非儒家经典都被列为不合礼数的著作,有被焚烧掉的,也有被禁止刊发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真的很有必要从现在能流传下来的经典中进行深度挖掘。我们有很多好的思想、好的传统、好的习惯、好的作风,长期以来却一直被埋没了。我们理应把这些东西重新挖掘出来,告之我们的子孙后人。例如,我们可以在历代典籍中一点一点地找出代表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写成一个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的子孙能够读到这些故事,从而了解我们民族文明之伟大、之光辉。这个工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这个工程一定要开始进行,不能再延迟下去了。

同时,我们的文明传统也不都是通过文字传承的,我们也有一代一代口传心授,把我们文明中的优秀因素代代相传。同时对于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今天有些人们却对它们有不少的误解,这也大大地削弱了我们优秀文化的影响力。一个《愚公移山》,就被今天的某些人真的把愚公看成愚蠢的人,而那个智叟倒被看成是聪明人。这样的理解真是误人子弟,而这些曲解的人们自己也没有自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绕山而走,可以移别处而居。但在人生道路上,很多关口是绕不过去的,非要面对不可。而《愚公移山》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面对这种不可能绕过去的人生障碍,人们真正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要面对,更要克服。遗憾的是,今天的一些年轻人恰恰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至今站在智叟的角度上来看愚公移山。愚公是在面对,智叟是在逃避。现在这种逃避的做法却被看作是聪明的做法,而勇敢面对的做法却被看成是愚蠢的做法。这种对我们自己民族智慧的理解,是不是出了问题?他们的脑回路是不是还比不上古人先贤?

连一些研究中国神话的西方人都认为,中国的神话讲的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尽管自然很强大,但中国人就是不服输,就是要拼搏到底。连外国人都能明白的事理,恰恰我们自己的一些年轻人,甚至也包括一些学者,都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是不是一种悲哀?所以,我们除了从我们的典籍中挖掘更多的道理之外,对于现在大家熟悉的道理也需要重新阐释。如果没有做好这个工作,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就可能被当作糟粕而被丢弃。

作为传统文化,确实也存在着糟粕。但对于其中涉及糟粕的内容要特别谨慎,不要轻易扣上糟粕的帽子。有些东西,从形式上看,确实已经过时,会被一些人当作糟粕,但从实质上,却未必真的是糟粕。二十四孝中有不少故事,今天看起来是有点荒谬的,如果硬归结为糟粕也不是不可以。但其内涵所涉及到的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才是这些故事中的核心要素。如卧冰求鲤,曹娥投江,老莱子戏彩斑衣都有这样看上去很怪很不合理的形式。郭巨埋儿更是让人感觉有点恐怖,那确实是有值得商榷和质疑的地方,甚至是糟粕。但这样的极端情况毕竟是少数,是极个别的,不能以偏概全。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里,那种积极向上的因素是占主流的,某些消极的因素不能取代积极向上的倾向。在佛学里,确实有不少智慧的思想,但在佛教经典里,消极的因素也不少。所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时候,还是要做某种筛选和梳理。

在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首先还是要真正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如果连了解都谈不上,何来自信?所以从现在起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这一代,还有下一代,以及之后的世世代代,都要真正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文化。这也是我们民族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懋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176-122075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