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
我为什么感谢贫穷?
2018-8-1 07:02
阅读:14476

 

我为什么感谢贫穷?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位贫穷家庭孩子今年考入北京大学,她结合自己在这个贫穷家庭经历写了一篇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感动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我。其实我们这些“跳出龙门”的农村孩子,贫苦的经历是我们的“必修课”和老常态,也是当下依然生活在贫困家庭孩子及处在贫困状态下人们的新常态。这个孩子面对贫穷的人生态度虽然在我们这些“老一辈”面前并不新鲜,但是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依然具有正能量。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直面贫穷。况且在我们面前贫穷与富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引出了一个既老又新的永恒话题:如何面对贫穷。

贫穷是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长期存在,而且表现形式多元和动态。当然,据说我们期盼的“共产主义”时代会彻底消灭贫穷,人人都会过上富足生活,那也许是多少辈人以后的事情,即使是科学网上最年轻的博主们估计也等不到那一天。上帝并不公平,赐给我们一个自然资源与环境并不优越的国土。正如几十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何长工先生针对我们常常自我标榜的我国“地大物博”论调时说:我国地大不假,物是否博不清楚。经过几十年地质勘探人员辛勤劳作,目前我们基本形成“共识”:我们国家依然属于一个自然环境并不优越,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因环境恶劣导致部分国民的贫穷状态将会存在相当长的时期,为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奋斗的心理准备。

谈到贫穷,首先我们要厘清贫穷的根源,那些“好吃懒做”导致贫穷的人自然不属于这儿讨论的范畴。我们这儿讨论的贫穷大致属于三类:首先是上面述说的生存环境(老天爷赐予)导致的贫穷。我国西部一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只凭勤劳善良的西部农民自身能力无法抗拒这种贫困状态,例如宁夏西海固地区。国家目前对于这类环境极其恶劣地区采取“异地搬迁”措施,试图解决因自然环境恶劣导致的贫穷现象。其次,一些农村家庭因某些原因导致的贫穷,例如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当前政府通过“新农合”和低保等措施应对这类贫穷。第三类是当下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政府政策偏差导致的贫穷。我们小时候经历 1958年的大跃进时代,“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就连农民房前屋后都不能自由种植一点经济作物,否则就要“割你的资本主义尾巴”,导致1959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全国性的贫穷现象。这三类致贫原因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我们只有面对。我们作为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只有直面贫穷,并与父辈一起与贫穷斗争,就像这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孩子表现那样。我们始终感恩那些与贫穷顽强拼搏的父辈们,是他们努力奋斗,我们才能读书成才,从而改变我们自己与家庭的命运。我在一篇博文:“两个高材生,求学途中遇贵人”中介绍过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我表弟)的两个贫困家庭的故事。

我为什么要感谢贫穷呢?贫穷有什么值得感谢呢?要说清楚这两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谁也不愿意生来面对贫穷。我想只有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过贫穷,并且经过自己与父辈们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战胜贫穷,让自己的家庭和父辈过上幸福和有尊严生活的人才会有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我们稍微回顾历史就知道,我们个体一直都在与贫穷做斗争,只是有的人贫穷状态出现在幼年和少儿期,有的出现在成年后的某一阶段。即使我们那些富裕家庭的生活也不是从天而降,只是有的后辈们(我们常说的富二代,富三代们)坐享其成。我的孙辈出生就“掉在蜜糖罐里”,但是谁能保证在他(她)们成长过程中不会经历贫穷呢?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就是指那些只会享受的后代们用不了多久,当他们将父辈们创造的财富挥霍殆尽时,贫穷依然会出现在他(她)们面前。纵观现今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他们一般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与贫穷相遇和斗争过,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壮大。

我们面对贫穷主要由两种选择与结果。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往往会得到好的回报。“知识改变命运,鲤鱼跳龙门,寒门出贵子”表达了改变贫穷状态的途径和结果。当然,也有人怨恨自己贫穷的父辈,叹息自己“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不能像那些富裕家庭孩子那样生来就享受富裕生活。例如有媒体报道,有的大学新生要求自己贫穷父母购买数万元的电子产品才肯去大学报到;有的孩子羞于在同学面前介绍自己勤劳善良却贫寒的父辈。因此,这些人不会感谢贫穷,只会憎恶贫穷,更不会有勇气和智慧与贫穷做斗争。贫穷在这类人心中只会留下阴影,成为他(她)们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当然,也有一些具有较高教育品质的富裕家庭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理智地选择一些“贫穷经历”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例如有的来自较为富足家庭的北漂年轻人,通过与贫穷做斗争,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在皇城根下站稳了脚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贫穷是我们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历与财富”;贫穷经历是人格强大的催化剂;贫穷经历是我们这些老人坐在大树底下,向年轻后辈们讲那过去故事的珍贵史料。成长中的年轻人正是将这些战胜贫穷的成功人士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成长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我真心感谢贫穷。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懂得感恩“贫穷”的人,只有经历过与贫穷斗争的人,他(她)们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彩。

这篇博文属于有感而发,并不是我近期规划的博文,内容观点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201881日早晨提交科学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12692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