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客家人和客家土楼的历史渊源

已有 3935 次阅读 2022-4-26 08: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客家人与客家土楼的历史渊源

                ———客家土楼索古之一

                                 东夷人士李

 

 客家,是“客”和“家”的对立统一,是世家(豪族)与家客在南迁后的战乱中形成的一种互相依存、相对固定而又十分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家”与“客”是主和从关系,正确的表述应为“家客”,但或许是因为客家人的语言习惯,把“家客”说成是“客家”。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又谓“客家土楼”。顾名思义,

“客家土楼”是“客家”历史文化与“土楼”历史文化的交织发展的产物。福建土楼的建造者、使用者,福建土楼的主人多数是“客家人”。客家人,即非本地土著,是客居此地的外来人。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左右。大陆有纯客或基本纯客县市41个,总人数约5500万。湖南、广西、四川等省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另外香港约有125万、澳门约10万、台湾约460万客家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80个国家或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总人口约有500万。海内外很多著名的企业家是客家人,因此有“客家人是中国犹太人”之说。因客家人在港、澳、台人数众多,而且出了很多经济、政治、文化精英,因此研究客家的历史源流和文化,是世界华人史学工作者的一大任务。时至今日,台湾、香港及大陆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已经做工了大量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福建土楼”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有一个漫长的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从建筑学、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土楼”,始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如由张步骞、朱鸣泉、胡占烈撰写的《闽西永定县客家住宅》一文(载《南京工学院学报》1957年第4期),就有开创性、代表性意义。但把客家源流史与土楼源流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目前看来还比较薄弱。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黎虎教授所言:“关于汉族民系之一的客家的民居,论者已经不少,然而尚无对其历史渊源作深入的探讨,偶尔涉及者亦多语焉不详。探讨客家民居特征的历史渊源,

不仅有助于对这一独具特色的建筑、居住方式及客家民系特点之深入认识,亦将有助于对客家先民南迁、客家民系成因等问题的探讨。黎虎教授已对此课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客家民居特征探源-----与汉魏晋北朝中原宗族聚居、大宅、坞堡关系》。黎虎教授的文章启发我们,在研究客家民系的生成和发展历史时,必须与研究“土楼”的源流结合起来,孤立地研究“客家”源流,或者孤立地研究“土楼”源流,都不能对这一问题求得客观、圆满的解释,而这也是当前这一课题不能深入的主要原因。

    关于客家的渊源,目前学界比较有共识的说法有二,一是中原汉族一支南迁后发展、演变而来;二是南迁汉人与南方土著融合发展而来。关于客家民系形的历史,比较权威性的说法是台湾学者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一书中所阐述的客家先祖从东晋以后由中原南迁,在唐末黄巢起义及五代时期再迁入闽、赣二省边的汀、赣二洲,于五代宋初形成民系。对此说,最近也有学者提出质疑。本人因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专门地、深入地比较和研究,对各种说法的可靠性都没有资格进行评论,因此本文只是想围绕“客家”和“土楼”及其两者的关系,从文献中求索相关资料,做些简单、粗浅的比较研究,为专门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北人南迁,历史相当久远。战国时有名的楚、越两国,其先人都是三皇五帝的后裔,再早还有三苗族被放逐南方。汉末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表明黄河流域的一些官民、世家豪族已移居到长江中、上游,并成了蜀国的主人。

     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北方遭战乱祸害,大量中原人口向四方逃难,有的向西逃,有的向北逃,但最多的还是逃向南方,逃向南方的益、荆、扬三州。《后汉书·刘焉传》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曰:“觊书与荀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文士王粲对曹操说:“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徐州、淮河流域的人多移居扬州。《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曰:“汉未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移入扬土。”张昭、鲁肃,都是由徐、淮移居江东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曰:“中州扰乱,(鲁)肃乃命其属曰:中

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乃使细软在前,强

壮在后,男女三百余人行。

蜀军师诸葛亮,山东琅琊人,避乱居荆州。刘备、张飞,河北涿州人;关公山西临猗人。这些情况说明,汉末、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有大量北方移民。但这些移民似乎与客家民系的形成还没有产生直接关系。

     西晋的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使西晋朝廷和北方大地,陷于血醒的战火之中。如果说贾后之乱的血醒残杀还限于宫迁内部的话,齐王、河间王、成都王、东海王、汝南王、长沙王等八王的混战,就把战火引向了整个中原大地。统治阶级内部自相残杀,使西晋司马氏政权名存实亡。战乱使民不聊生,流民遍野,“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民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晋书·刘琨传》)在大批农民离开故土,四处逃难之时,民族矛盾也空前激化,胡人也揭竿而起,出现了所谓的“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最先起事的是匈奴人刘渊,尔后是上党羯人石勒。匈奴、鲜卑、羯、氐、羌的进攻矛头,不仅对准西晋朝廷,胡人之间、胡人汉人之间,也处在互相征战、杀掠之中。“五胡乱华”的第一个结果,西晋政权被击溃灭亡了。史载:公元311年,刘聪进攻洛阳,东海王越、太尉王衍率晋家王公贵族离洛阳南逃,中途曹石勒围劫,王公以下死者十余万人。洛阳沦陷以后,害诸王公及百官以下3万余人。西晋的王公贵族、世家豪族、门伐地主及平民百姓,除去被战争杀害的以外,幸存者只好离乡背井,四处逃亡。例如关西,由于连年兵祸和灾荒,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数万家十余万人经汉中入蜀求食。

     公元316年,刘曜攻长安,愍帝出降,西晋亡。皇室贵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这段历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大量北人的南移。何兹全先生在《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讲义》中做了如下描述:

为了逃避胡族杀戮的灾祸,北方汉人大量地向南逃亡。这是继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移后,汉人又一次的大量南移。南移人口中,首先当然是豪族官僚地主阶级。据史书记载:“洛阳倾复,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

     一般人民的南移,也是大量的。史称“永嘉之乱┅┅,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入,相率过江淮。(同上)    

     逃到南方去的人口,到了南方以后,大多数是仍然居住在一个地方,┅┅并不属所在地郡县政府的管辖,他们是在新的土地上侨立起他们自己的郡县住下来。兖州逃到南方的,就在所在地区成立兖州,豫州去的就成立豫州。因为这里所成立的,并不是原来的兖州、豫州,而只是兖州、豫州人客寓南方组成的,所以就叫做侨立。《晋书·地理志》说:”是时幽、冀、青、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元)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据《宋书》所载,仅长江下游,现在江苏一带就有三十三侨郡和七十五个侨县。

何先生在这里提到了东晋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律设置,即“侨寄法”。西晋灭亡,南渡之司马氏贵族在长江下游的建康定都,名曰东晋。东晋实为流亡政府,因为他在江南没有牢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统治基础。但东晋政权中有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辅佐人物,即中原贵族王导。王导认为,东晋政权要尽可能把吴地的贵族豪门拉拢过来,稳定这个外来政权。但最为可能和可靠的是把南迁来的北方豪族门伐势力,充分利用起来,使其成为东晋的政治支柱。侨郡县主要设在离建康不远,而相对地广人稀的京口(即今镇江)地域。按照《宋书》的记载,“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户七万二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二万六百四十。”因南迁来的士族豪强都摧携带大量庇荫的部曲、佃户,因此侨郡县的实际人口,比这要多很多。

南迁的北人,其主体是士家豪族。士家,按传统的说法是儒家,古人做官,都要通过科举考试,因此官员都是读书人。读书和做官,读书人和官吏,是紧密联在一起的。豪族,即豪门大户,而在古代,绝大多数豪门大户是官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按照何兹全先生的说法,南迁的人口是取团体的方式。单独小家庭南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成功概率极小。集体南迁的人口又往往是以一家豪族为中心,他们有力量保护自己。这家豪族率领着自家的奴隶、部曲、田客、家族构成这个集体的中心,一些没有能力自保的散户就

 

依附这家族南行,求得他们的保护。例如祖逖:“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族,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非曲直以少长咸之,推逖为行主。”(《晋书·祖逖传》)又如徐澄之:“澄之(今山东临沂人),为州治中。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江,家于京口。”(《晋书·儒林传·徐逖传》)

    东晋朝廷的政治支柱,就是这些南迁的士家豪族。在长工江下游的这些士家豪族,按照历史的传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晋都城洛阳的士家豪族,他们多是原西晋中央政权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南迁后,他们多在东晋都城建康继续为官;另一部分是徐、兖、幽、青、冀、并的州郡的士家豪族,他们南迁后安居在离建康不远的的扬州地区,并新建侨郡州县。南迁长江下游的北方士家豪族,是南迁北人中的精锐,是支撑东晋朝的核心政治力量。

    北人南移的另一条路线是中路,起点为山西、河南,移民称“司豫流人”,落脚点为荆州地域(今湖北省境)。《宋书·州郡志》云:“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五郡为雍州实土。”,而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境。”根据《宋书·州郡志》载,当时雍州户口,实郡领17149口,占总人口的22.7  %,侨郡领21826口,占总人口的  77.3%,而流民中的依附人口尚不在内,表明雍州(即荆州)地区以南迁侨人为主。北人南移的第三条路线,即由汉中到南蜀。因为蜀地离南京较远,这个地区没有实行“侨寄法”,这个地区的流民与东晋政权似乎也没有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进而可以推测,蜀地的南迁北人,不是客家民系的主要源头。

  荆、扬二地,因为长江大通道的联结,实为一个整体。

元帝在江南建立政权,很多地方依靠世家豪族王导一家的协助。当时有一谚语,云“王与马共天下”。但由于王家权力太大,王敦居上游荆州,王导居中辅政,这就引起元帝和王家的矛盾。”

这表明,长江中下游,都在王家的操控之下,事实也是这样。当元帝要削弱王敦的权力时,王敦以清君侧为名,从荆州起兵东下围建康,镇压了反王的南方世家豪族,继续控制了东晋政权,确立了王导继续辅政后,又返回荆州,屯兵武昌。所以在当时,荆、扬是一体的。荆、扬构成了当时南方的两个政治、经济中心。《宋书·何尚之传》曰:“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说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根本在扬州,而荆州是其主干。按近人谭其襄教授的估计,当时北方人逃到南方去的总数约90余万,而这90余万南迁之人绝大多数就落脚在扬、荆二州。根据现在的各种历史线索可以肯定,南迁荆、扬二州的北方人,就是客家人的祖先。

   “客家人”之所以谓“客”,即这个人群非南方土著,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根据现有资料判断,“客家”之“客”这个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客”与“侨”、“寄”意同,即谓寄居他乡的人。因此,长江流域的侨郡、州、县的居民,都谓侨人、客人。《隋书·食货志》载:“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寄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广东通志·长宁县志》载:“相传建邑时,自福建来此者曰客家”。因此,“侨人”、“客家”,都是对外地迁入者的称呼。侨人、客人,都是对侨居南方的北方人的称谓。

  狭义的“客”,是指依附于士家豪族的佃客、食客、部曲等劳动者、半自由人。《南齐书·州郡志·兖州志》曰:“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称居江左的士家豪族与跟随而来的佃客、部曲,是主客关系,是当时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关系又表述为“客家”关系。《隋书·食货志》载:“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客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官品第一、第二,佃客无过四十户,第三品三十五户,┅┅客皆注家籍。”这段记载表明,南迁的数十万侨人,每家(每户)内部又分为两类人,即家人(主人)和客人(佃客、食客、部曲等)。“家人”有户籍,“客人”无户籍,因此客人“皆注家籍”,“家”

的籍,也就是“客”的籍。客随家(主),客与家形成统一体,这也许就是“客家”这一称谓的原始含义或者说是原始出处。

按照主从关系,“家”和“客”应表述为“家客”,但历史和现实对这种关系都表述为“客家”。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客观存在的“家客”关系用语言表述时,客家后人把重点放在“家族”的主体上,而把依附于家族的那些“客”舍弃掉了。“客家”就是客(侨、寄)居南方的士家。

    二是客家人的语言习惯。据说客家人把“公鸡”叫作“鸡公”,“秋千”叫作“千秋”,“母牛”叫作“牛母”,“热闹”叫作“闹热”。这就有可能把“家客”称作“客家”。

注释:

①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陈运栋:《客家人》,台北联亚出版社1981年版;黄汉民:《客家土地楼民居》,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黎虎:《客家民居特征探源》,载《北京师范大学史学论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四册第1874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第8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1609-1335655.html

上一篇:释“渭之为布也”
下一篇:客家土楼索古之二
收藏 IP: 114.248.231.*| 热度|

3 尤明庆 许培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