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力
学者的人格
2019-11-10 13:13
阅读:4041

钟老师谈到:评价学者的弱标准和强标准-兼评《学术不是人品,也不是思想》

其中提到的那篇文章来自于复旦的原图书馆馆长,俺以前也看过,觉得一方面肤浅,一方面历史上早有人回答类似问题,那就是韦伯的《以学术为志业》。科学网上有Bobby老师认为,韦伯的观点业已陈旧,俺不认为,一个现象支持俺,那就是《以学术为志业》现在有多个版本,去年还再重印和出最新的翻译版本。以下与“人格”或者“人品”相关的内容来自于旅德学者王容芬的翻译版,已经是她的第四版了,直接从德文翻译。王容芬的介绍,国内能看到的不多,可以见到的三个链接:王容芬简介王容芬印象王容芬(二)来自豆瓣。

韦伯的重点是:在学术领域中,只有纯粹献身于事业中的人,才有“人格”可言。

------------------

尊敬的各位!在学术领域中,只有纯粹献身于事业中的人,才有“人格”可言。不仅在学术领域如此,我们尚不知,哪位伟大的艺术家没有献身于自己 的事业,而是干别的名堂。说到艺术,纵然像歌德这样的大家,当他冒味地想把自己的“生活”当成艺术品时,在人格上也受到报复。

谁要怀疑这一点,为了以身试法,他只好当一次歌德。至少,每个人都承认, 即使歌德这样的几千年才出现一次的大才,也不能不为这种冒味付出代价。在政治上,也是这样,不过今天不谈这个。

在学术界,有人以戏班班头自居,把自己应当献身的志业,拿到舞台上表演,想借助“阅历”证明自己了不起,并且问:我怎样才能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个“专家”?我怎样做,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说出还没有人说过的话来?这种人肯定没有“人格”。

今天这种现象大量上市,处处透着一股小家子气,也降低了当事人的人格。这种人问,如何才能出人头地,而不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任务——仅仅是任务。这种全神贯注,能把人提高到他准备献身的志业的高度,给他以志业的尊严。对艺术家来说,也是这样。

注:人格,也就是钟老师博文中的人品,英文是personality,德语 Persönlichkeit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谢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9170-120557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