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ia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xia2011

博文

“六经辨证”与时间医学

已有 6781 次阅读 2012-7-17 17:3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学, 生物钟, 健康状况

一、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是研究不同时间与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等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分支。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律变化,称为人体生物钟节律。内分泌激素测定方法的进展则是医学科学对生物钟节律研究而新兴的边缘科学,即时间生物学。

二、生物钟
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具有周期性的节律变化,而生物体内控制这种生物节律的机制则是生物钟。每个人从出生之13起身体状况就以23天为周期进行循环变化。其中每周期的前1l天为健康最佳期,后半期为健康衰退期。重要的是每个周期的第12天和第13天,身体处于变化的临界状态,此时各系统组织、器官很不协调,疾病发生率上升,尤以第12天为著。生物钟的规律给我们提示了预防和养生的理论根据,而这种生物节律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国外研究发现,生物钟靠光调节,是从视网膜的一个独立通道直达下丘脑,它不同于视觉通道,这提示我们对先天失明的患者不要轻易摘除眼球,因为他们的眼球仍具有生物功能。


三、时间医学在中医中的应用
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息息相通,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阴阳四时,无时不在转化、调整,人体内的生物节律与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时辰节律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医的圆运动:字宙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圆的规律。《易·泰卦·九三》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反映了天道是循环往复的,天体的运动是呈周期性的,一切事物都呈现着周期的、动态的循环。由于日、地、月三者运动呈圆的循环、旋转,因此自然界气候产生了阴阳消长、昼夜寒暑的周期性循环。于物则出现萌、长、茂、枯、死,于人则为生、长、壮、老、已的动态往复。圆道对中医影响较大,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经络循环,营卫循环无不以圆的规律出现。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把人视为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天道如此,人道岂能例外?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圆运动是中医的精髓,这个圆运动是以脾胃居中,心肾分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圆道。这个圆运动和文王(后天)八卦相吻合,故心应离卦,肾应坎卦,肝应震卦,肺应兑卦。中医气机升降圆运动是脏腑气化的表现形式。

用药:中医择时用药是调节生命节律,以顺应天地之时而御病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反映:
(1)不同药物的择季应用,强调凡用药应顺应四时,如《脾胃论 用药禁忌论》日:“春宜吐 夏宜汗 秋宜下 冬使阳气不动也。”
(2)不同性质药物应择时应用,阳药当昼进,阴药当夜服。
(3)不同类型方剂应择时应用,如汗剂选择人体阳气旺盛的午前服用,下剂选择人体阳气渐衰而阴气渐生的午后服用。

针灸:人体的经络循行无论十二经或奇经八脉都呈现着圆的循环。十二经络的循行,自肺经起始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又复传至肺,如是十二经分值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其分值时序歌概括为: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都遵循上述时间规律。在针灸中与时间医学关系最大的莫过于子午流注,其认为人体气血在各时间运行时,皆循一定的经络,子时阴退阳进,午时阴进阳退。人体气血从子到午,从午到子先后流注不同的盛衰循环规律。受十二经气血流注的影响,人体的某些穴位还会呈现周期性的开与阖。当这些穴位处于开的时候,就可以发挥此穴位的对疾病的治疗的最佳效果,反之则差。这些穴位不仅是经气出入、阴阳交会之处,也是运用时间医学穴位开阖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近年
来,有人采用穴位电阻测定仪对十二经五输穴皮肤电阻连续12小时跟踪测定,认为十二经脉气血在十二时辰中有盛时和衰时,并与十二经气血流注有着基本一致的昼夜节律。

四、六经辨证与时间医学

六经辨证即是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时间医学概念,但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时间医学的思想,特别是六经辨证中疾病自愈的时间特点,更提示了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这几条揭示了六经之气在一日内有相对旺盛时间,六经病证在时辰中自愈或减轻的特点。“欲解时”关系到部分的诊断问题,但实际上病人更注重的是疾病的发生或加剧的问题,故有人提出一个相对的概念叫“欲作时”或“欲剧时”,这在临床上更为方便、实用。既然有一个欲解时,必然会有一个欲剧时(经气相对衰退时间)或欲作时,其必定在欲解时相对的位置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上面几条经文更改为:
“太阳病,欲作时,从亥至丑上”“阳明病,欲作时,从寅至辰上”“少阳病,欲作时,从申至戌上”
“太阴病,欲作时,从巳至未上”“少阴病,欲作时,从午至申上”“厥阴病,欲作时,从未至酉上”。

六经辨证是根据人体内经脉气血流注理论来进行辨证,即某种病在某经脉循行时辰多发或加重,即可辨证为此经脉的病。
人的气血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人在日周期、月周期或年周期中阴阳盛衰均有类似的规律,这就是中医的相关性。如一日之中寅时为晨,而在年周期中则为正月,在季为春。它们的共同相关性是阳气升发,人体气血开始逐渐旺盛,这样提示我们在考虑
六经辨证时,不应局限于一日之中的时间规律,还应考虑月周期和年周期。比如“阳明病,欲作时,从寅至辰上”,提示我们在一日之中,寅卯辰3个时辰(3—9时)中,疾病发作或加剧的病人,应该考虑到是阳明病的可能。除此之外,一个病人如每年在正
月(寅)、二月(卯)、三月(辰)时常旧病复发或加剧,并极有规律,也应考虑是阳明病的可能。其他各经依此类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6601-593054.html

上一篇:对《伤寒论》的浅见
下一篇:李铭拍马屁的功夫确实不怎么样
收藏 IP: 61.161.146.*| 热度|

5 袁海涛 王号 胡想顺 zhanghuatian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