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诺贝尔奖过时了吗? 精选

已有 11878 次阅读 2020-10-9 08: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贝尔奖过时了吗?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又到新的一年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公布新获奖人的时候,很多科技工作者对诺奖有很深的情怀,有的科技网站提早把诺奖公布的时间表发布出来便于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动态。然而,1052020年的生理学/医学奖公布,可是不但像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盛顿邮报》、CNN这样世界著名的报纸电台网站不作重要新闻,连著名的《科学》杂志网站都没有将其列为头条作报道。这说明诺奖的影响力已大大下降,甚至有一些专家认为诺奖已经过时了!

为什么诺奖已经过时了?首先,时代不同了!一百一十多年前开始颁发诺奖时,正在发生第二次科学革命,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大为深化,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这些科学诺奖授予爱因斯坦、波尔、普朗克等著名科学家,使诺奖赢得极大的声誉,也让诺奖成为科学发展的风向标。但是,二十一世纪与过去大为不同,技术对社会的驱动作用远远大于科学,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更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动力。同样,现在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已经不是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小说、诗歌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百姓的生活关联度非常低。因此,还将目光集中在传统的几门科学和文学,不能代表诺贝尔遗嘱要奖励的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诺奖科学奖也好,文学奖也罢,真的对人们工作与生活无关紧要。可能有人不同意,那我问下,你能说出几个去年或前年诺奖得主的名字,或者其得奖的原因?

第二,诺奖即令是在科学领域,这几个学科也不是对人类影响最为重要的。人类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是重要的指标。在2015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正式通过SDGs,从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提出促进人类社会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出了全球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然,人类在17SDGs目标外,还面临安全、文明发展范式的挑战。但是,很遗憾诺奖对这些人类重大问题的关联度和贡献度不令人满意。例如,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农业科学没有获诺奖,也没有研究生态学和环境的科学家获奖。被称为拯救世界饥饿第一人的农业科学家诺曼·博劳格(Norman Borlaug)在1970年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有专家说进化生物学对人类发展也非常重要,尽管越来越多的化学和医学奖颁给了生物学家,但从形式上讲,诺奖甚至连生物学奖都没有。可能有学者又会说科学家研究的自由探索,不应围着社会需求转,来提出不同意见。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整体上一定是与社会需要一致的!如果“躲进小楼成一统”,那只能为社会所抛弃!

第三,诺奖对推动科学发展作用有限。诺奖做不到奖励前一年或者近期对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很多获奖者是在做出成果几十年后才获奖,早就过了科研的黄金期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固体物理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已是97岁高龄,这比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96岁获奖年龄纪录还高。生命末期高龄科学家还能为科学发展做贡献?而且,《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哈里特•朱克曼(Harriet Zuckerman)指出,诺奖得主在获奖之后,科研生产率(发表文章的数量)下降三分之一,十年内又会下降27%。从这个意义上说,诺奖并没有达到刺激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这里引出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伴有重大物质和精神利益的重大科技奖励对促进科技发展究竟有多大正面作用?我知道不会有一致的答案,但真的非常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不同层级的科技奖励,真的对科技进步很有益处吗?科技奖励与以理性、实证为核心,维护真理,反对权威的科学精神是不是矛盾?

最后,诺奖的评审规则和结果也跟不上时代。诺贝尔奖规定每个奖项奖励的人数不能超过三人,这与当前科学重大发现更多需要团队合作,更需要依靠大科学装置集体进行的趋势不相符。另外,诺奖更多地授予白人男性研究者,也被很多人认为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问题。从1901年至去年,累计颁发597次,共有919位个人和24个组织获得过诺奖,其中只有54次授予女性。这与世界科学家和资深科学家中,女性分别为28.4%11%的状况不相符。而非白人男性获诺奖的比例,与他们在世界科学家的比例就更不一致了!在诺奖900多人的授奖名单中,仅有70多名亚洲科学家,只有14位是黑人,从来没有一位黑人科学家获得诺奖科学奖。因此,诺奖获得者也被称为穿实验室白大褂的老白人男士,而受到一定的非议。

总之,走过近120年的历史,诺奖显得老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是,在科学已远不是显学,科学家比起文艺、体育明星,比起乔布斯、比尔盖茨这些创新家(企业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差很多的当代,每年的诺奖公布和颁奖,还能使媒体较为广泛地报道,让社会大众觉得科学还很重要,科学还有某种神圣或神秘感,这个奖项对科学还有一定的正面效用。因此,诺奖怎样改革,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设奖的项目和评奖的程序,提高授奖的及时性,扩大得奖人在世界的覆盖面,让其真正能够体现诺贝尔遗嘱的精神,促进人类发展,是诺奖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否则,这个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奖项,可能会被人们遗忘!

 《环球时报》2020年10月9日



2020年诺贝尔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140-1253674.html

上一篇:做好技术治理是疫后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下一篇:诺贝尔奖批评不得吗?
收藏 IP: 113.46.13.*| 热度|

28 黄河宁 武夷山 杨卫东 王安良 籍利平 王兴民 陈有鑑 代恒伟 曾杰 晏成和 许培扬 王兴 鲍海飞 黄永义 李毅伟 张淑扬 焦飞 杨正瓴 冷成彪 马德义 刘世民 李涛 杜占池 文克玲 郑永军 孔玲 高友鹤 李剑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