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导师不妨教学生一点通信的习惯与礼仪 精选
2019-10-10 09:20
阅读:22721
标签:教育, 学生, 老师, 尊称, 电子邮箱

导师不妨教学生一点通信的习惯与礼仪

前几天,先后有几位博主发文章涉及到学生或年轻的工作人员发电子邮件不讲礼貌或不懂得规矩的事情。我也深有感触,也遇到过他们文章中所说的的情况。如,学生或其他人给教师发邮件,不写称呼,也不署名,甚至没头没脑就扔一个附件过来,等等。

学生出现这类问题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不管这些问题应当由什么人对学生进行教育,既然还有这些问题,我想,作为研究生导师还是需要对研究生进行一些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和礼仪方面的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在“公务”活动中,应当使用在单位注册的正规信箱。这里的所谓公务活动我打了一个引号,也就是包括了学术研究和涉及导师的稿件等业务的邮件,例如对外投稿、修改,对外联系学术活动等等,都应当使用在单位注册的邮箱,而不是个人在外面如163、新浪等公共信箱中申请的邮箱。特别地,如果在学校或有关单位任职或兼职,涉及学校或所在单位的公务往来,发通知、公文往来等就应当使用有关单位的公务信箱而不是个人信箱。

在使用在学校或所在单位注册的邮箱时,不要用网名,要用自己的正式姓名。这样使得对方一收到邮件,就知道是谁的邮件,是正规的邮件而不是垃圾。

前两天一位博主说他收到让他领取“建国70周年纪念章”的通知时,就很犹豫,怀疑受骗。因为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并没有使用单位的公务信箱,而是使用的个人信箱,而且信箱的称呼又是一个昵称。这就很糟糕,就使得收件人不知道这个邮件的重要性和正规性,差一点误事。

在发出邮件时,要在标题栏中写清楚有关事项。这样就可以使收件人在处理邮件时心中有数,是否应当紧急处理。

有的人嫌所在单位电子信箱不好使,或者储存小、或者性能差,不如外面的公共邮箱,因此不愿意用单位邮箱。这是不好的。即使费一点事,应该用所在单位邮箱的,还是要用,特别是正规的邮件。

上面所说的这一些事情,是有些学生在读研究生之前可能没有经历过的。所以,需要向学生讲清楚。

至于邮件的格式,实际上就是写信的格式,这一点,学生都应当早就懂得。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在学生之间使用QQ进行信息交流习惯了,他们学生之间不讲规矩,胡来习惯了,与教师通信也不讲规矩,不但与自己熟悉的教师、自己的导师这样,跟较为客气的教师甚至与外单位的教师也不讲规矩,这就很不好,倘若误事了,吃亏的还是自己或自己的单位。所以,作为研究生的导师,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顺便讲一点书信礼仪的问题,也有必要。

给人写信一般情况下,总应该让对方知道来信的是什么人,来信有什么事等等。我过去就常常收到不知道哪里学生的来信,询问学业或专业的问题,但是,没有署名。这是很没有礼貌的事情。我比较好说话,有时候简单的也就回答了,有时候会反问一句,“您是哪一位”,往往就杳无音信了。甚至有来信要我的研究资料的,也不肯告诉我他的尊姓大名,这就真有些过于自我了。

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通信礼仪,自己也应当讲礼仪。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青年教师自己也是在这方面修养不够。

比如,有的教师给学生写信,甚至在信中教育学生要懂得礼貌,但是,自己在信后的署名却是“某老师“。这就有点毛病。

老师是一个尊称。虽然现在教师的地位并不高,但是还是有尊称和职业称呼的差别的。尊称是称呼别人的,不能用来称呼自己。所以,导师写信给研究生或本科生,正确的署名方式应当是署上自己的姓名。

那么,是不是“老师”不可以自称呢?这也不是绝对的,幼儿园教师或小学教师对学生自我介绍或讲话就可以自称。她告诉小孩子:我是张老师,小孩子就称呼她张老师。如果她告诉小孩子:我是张晓薇(假定这位教师的姓名是张晓薇),小孩子不懂事,就会真叫她张晓薇的。所以,对于小孩子,没有办法,教师只有自称老师,这实际上也是在教学生礼仪,即,应当称呼教师为老师。但是,对于已经成年懂事的大学生、研究生,如果她自我介绍或自称张晓薇,学生自然会称她为张老师,对于中国的大学生绝不可能因此而当面称呼她张晓薇的。这就是对成年人和对小孩子的差别。

顺便再说一下“教授”这个称呼,这是一个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尊称去称呼人,在某些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甚至必须作为一个职称来自称。这是它与“老师”的不同之处。

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方式进行一点通信习惯或礼仪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实际上也就几句话的事情。这对于学生是有益的。

 

 

 


相关专题:导师与学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20135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