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同门诸字性相乖——杂说气(1) 精选
2018-8-24 08:27
阅读:13741
标签:气体, 化学, 诗性, 元素

 

同门诸字性相乖——杂说气1)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往往会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因而有五花八门的不同想法,要由他们来说,更是会从不同的出发点,以不同的方式来叙述。正像 鲁迅先生谈到小说《红楼梦》时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说到“气”这个字,恐怕各色人等所想到的,也会相差很大。读理科特别是物理或化学的人立刻会想到气态、气体,有的人会想到呼吸即吸气和吐气、想到气喘,要出门的人可能会想到气象、天气、气温,中医爱好者会想起来气血、痰气、湿气,练气功的会想起来运气、发气,鼻子过敏的会想起来气味、香气和臭气,正在看《三国演义》的会想起来三气周公瑾,总之,这些人所想到的气都可能是不同意义上的气。

气字在字典上也是一个部首,在如今以气为部首的常用字有这些:、氛、”。我们看看这些字,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里有许多字都是近代以来“新造”出来的化学用字。其中新造化学用字的比例,无疑在所有部首中是最高的。在气部的这20个字中,只有气、氛、氤、氲4个字是原有的字,其余16个均为后造的化学用字。对于整个汉字体系来说,化学用字的比例只有很小一点,而这里的化学用字竟然如此之多,其比例真多得难以想象。

上面列出的气部20个字,除了气本身之外,那16个化学用字都非常“物质”,都是自然物的名称,字义确凿,没有歧义,不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

氢是第1号元素符号名,由于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氢原子在所有的原子中质量最小,它的最常见的单质是由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氢气,H2,也是最轻的气体,所以给它取了氢这样一个名称。

氕、氘、氚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在它们的原子核中,分别有0、1、2个中子,因而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1、2、3,因此写成了氕、氘、氚,而三个字的读音也正好根据英语protium、deoterium和tritium被指定读为“撇”、“刀”和“川”。除了除了质量大小之外,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一样的。由于氕就是普通意义上的氢,所以这个字用得很少。氘,又称重氢,它与氧一样生成水,称为重水,在普通水的氢原子中,大约有七千分之一的氘。氚又称超重氢,它在自然状态下含量极少极少,氢中只含十亿亿分之一的氚。氢氕氘氚四个字,都与氢有关。

氮是第7号元素。氮气,N2,在空气中占了约78%,大约那时候人们认为它无色无味、也不能帮助燃烧,淡而无味,所以取了一个氮的名称。

氨,NH3,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是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性的臭味。英语名ammonia,据说最早与在今利比亚的古埃及主神Ammon的神庙附近的植物分馏所得的产物有关,故名。一开始直接音译为阿摩尼亚,后来就写成了氨。

氰(CN)2 是碳和氮的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英文是cyanogen,于是就音译为氰。氰化物,特别是氰化钾和氰化钠,都是有名的剧毒药物,过去的间谍片里常常有用氰化钾或氰化钠毒杀他人或自己的情节,因其英语名称cyanide,过去以音译“山柰”著称,现在一般都称氰化物了。氨、氰都与氮元素有关。

氧是第8号元素。氧气,O2,约占空气21%,由于我们要呼吸,吸进氧气才能够活着,它对我们起决定性的“营养”作用,所以给它取名养气,后来便写为氧气。

氟是第9号元素。这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英语名称fluorine,大概原来跟流动、活泼有点关系,音译为氟。

氯是第17号元素。它与氟都是所谓卤素。氯气,Cl2,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呈浅绿色,英语是clorine,有浅绿色的意思,翻译成氯,兼有音、义。

剩下的六个,氦、氖、氩、氪、氙(音xian1,仙)、氡,都是所谓惰性气体。它们都是单原子分子,一般不与其他原子化合组成分子。它们的名称也分别是外文名称的音译。

上面所说16个化学用字,各与确定的化学物质相对应,它们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半点马虎和含糊。

与上面所列16个化学用字相比较,氛、氤、氲三个字,都是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它们并不与特定成分的物质相联系,它们的含义也充满了不确定,略有些含糊,有些朦胧,今天看来,甚至充满了诗意

杜甫有诗句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有的版本“氛氲”作“氤氲”。《红楼梦》七十五回,说到贾府的中秋之夜,“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

在传统的中国画特别是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中,似乎可以找到与这三个字对应的意境。气氛、氛围,说不定好坏,难料吉凶。氤氲,或者是所谓天地之元气,或者云烟缭绕的样子,都捉摸不定。它们与诗情画意有关,而与化学相背。怪不到有一位当代文学家认为化学是离诗学最远的一门学问,它是诗歌的敌人,名称里却无不包含恶俗的词根”,“即使在字面上也容易引起我的不良反应”(《作家杂志》2003年第一期)

而把16个化学用字而3个诗性字联系在一起的竟是它们的部首“气”。

气,既有“化学性”,却又有“诗性”。所以,它竟然能够把“恶俗”和令文学家产生“不良反应”的化学用字如氟、氯等与有诗情画意的氛、氤、氲这些字联系起来。它的化学性和诗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看下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13084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