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风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xy04

博文

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

已有 7779 次阅读 2009-4-18 15: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的一封信

最近我拜读了各位送交的年度工作计划,仔细推敲后,仍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

 

第一,对课题理解不够,有的根本谈不上理解,做了不止一年,尚未进入角色。

 

第二,已经完成的工作量严重偏少,博士(有的是从本室硕士上来的)做了几年还未见到可以发表的东西。

 

第三,在计划中倾向于以最低工作量结束研究,即游击战法。以消耗最少的人力来解决战斗。


这是从纸上看到的。从实验室看到的现象是,有那么几位常不到实验室照面,似乎这里是一个可来可不来的地方。而且愈未进入角色的,愈不钻研文献;工作做得愈差的,愈少见做实验。请各位想想,你不学,怎么能变内行?你不干,怎么会有结果?不钻研与自己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不把实验室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算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博士生。

 

写一点专题读书报告,其实是一个领域内进入角色的好方法。一篇不够,可以连续写几篇,直到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方面较好地弄懂为止。如果在写读书报告的同时,加进一点自己的见解就更好了。写得好的可以送出发表。这对加强业务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深化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感情和培养事业心都大有益处。几年来我们大会小会说了很多,而至今交得很少。有人说是没有时间,我看是不愿投入时间。对博士生而言,每天工作12 小时是正常的,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正常了;每周工作六天半以上是正常的,少于六天半就不正常了。


我这里是基于美国 PhD 四年学制所得到的概念。在我们目前三年学制还要强制性学半年英语的情况下,上述时间的投入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下限。人生一世,应该追求有所建树。记得有一首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此诗所描述的虽有些封建意识,倒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想稍加以补充的是在男女完全平等的时代里,女儿也应当自强。

 

走到了做科学这条路上,博士生阶段有无成就与将来有无建树关系十分密切。椐我观察,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凡是后来有所成就者,大多在博士学习阶段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理解的基础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博的知识和不断求知的欲望;二是作为今后发展基础的工作成就;三是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和以工作作为第一需要的人生观。试想:要建功立业,博士生阶段不搏,更待何时?

 

我们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博士毕业后到国外去做博士后,我很赞成,并愿尽我之力给予支持。我很希望我们实验室出去的人将来在国际上都成为知名人士。今后在我们室毕业的博士出国做博士后可能主要有两类途径,一类是经我提名推荐,另一类是博士生本人争取,而将以后者为主。而后者却意味着要参与国际竞争。博士论文做得好,竞争性就强,我也乐意推荐,用人方也愿意接收。博士论文做得不好的,我不愿意推荐,而且推荐起来难度也大。其实,各人的路在各人自己脚下,各人的命运在各人自己手里。成败兴衰,全在各人,请各自勉。

 

 

张启发院士 简介

男,19531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

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

1985-1986: Post-doctoral fello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lifornia, USA.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社会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兼职教授、

  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植物学国际合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

  荣誉称号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846-226806.html

上一篇:材料类SCI杂志及其影响因子(更新版)
下一篇:投SCI期刊最佳查询网站
收藏 IP: .*| 热度|

7 武传贵 曹聪 邹斌 王福涛 刘秀群 侯成亚 李毅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