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选
关于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随想 精选
2018-1-19 06:58
阅读:8335
标签: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学, 课程设置, 陈阅增, 李智选

关于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随想


 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大约在2000年开办了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每年招生计划在6090人,刚开始生物技术专业在全国是吃香专业,招生是90人的规模,后来招生量逐渐减少到60人左右,甚至更少,2015年甚至停办。

   2002年笔者参与了《生命科学导论》(下面简称:导论)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植物学部分讲授,从2005年开始,独立从事职院的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导论的教学工作,开始使用的是上海交大张惟杰教授主编导论课本,这本教材大约使用七年时间。其特点是课本笔墨较少、篇幅小,简练,特别是第二版插图变为彩色,全部铜版印刷,为教材的综合分加分不少。缺点是系统较其他教材稍差,语言文字稍艰涩,稍有不通俗之嫌。

 2005年左右,高教出版社每年的图书下基层征求意见,并送书于有关老师的活动,高教出版社送我一本《陈阅增普通生物学》(2005)(第二版;下面简称:陈氏生物);我女儿考2003年奥林匹克生物竞赛时指定教材用的是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第一版(1997年)。在教材第二版出版时候陈氏仙逝,为了纪念先生,从第二版开始书名改为《陈阅增普通生物学》(2005),第三版(2009)陈氏生物由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2014年出版第四版。    

由于本教材诸多闪光点,大约从2007年开始,单独带这门课程时,我把教材换为陈氏生物,这本教材的特点是知识系统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其特点是“基础性、通论性和入门性”,“具有较好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克服了其他课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只要拿起她阅读你就无法放下,据称她最早的版本是由北大生物学系陈阅增等老先生讲义整理而成,讲义语言文字口语化、题目问题化、系统国际化。这本教材也是我至今发现所有书籍中,把个人命名用在教材中两本之一,可见其权威性,及具有生命科学导论类教材的金牌的自信及旗帜的导引作用。非要说起缺点的话,我直言,第二版篇幅是有点大,好在第四版稍有改观,当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职业学院的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设置除了《普通生物学》外还有药用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的等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为什么要设置普通生物学课程?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与陈阅增先生的“基础性、通论性和入门性”等理念及是一致的。因而,笔者认为在综合院系的生物科学专业,或者在应在生物技术专业设置普通生物学课程,避免学生学完八门生物方面的专业基础课还是对整个生物没有整体把握,整体概念,要克服上面提到的问题,就要开设生物学课程。

 至于如何开设,笔者建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学教授都有自己的专业及科研任务,不愿费时间,过多涉猎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学……,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分别讲授,教师人数不宜多于五位或更多,应在二到三人为宜,一个教授更好,更便于学生对生物类专业的老师的心理接受,知识接受。

这种作法便于学生学习,比如,像五界系统、三域系统,命名法规等生物学方面的相似或相同问题,在导论或者叫生物学课程里一起讲授。避免后续各门课程重复讲授,反之,使得学生得到一个概念:生物学类的课程如出一辙、规行矩步……。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印象,对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带来消积的影响。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阶段,则深入专业的层面分阶段、内容等方面讲深讲透。使得大学生物相关专业入门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内容设置、结构更趋合理,更加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步骤,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浅出深入,把握生命科学的整体状况。不至于到了博士阶段还不认识植物类群、常见种类,动物大类,常见种类,以至于闹出笑话,论文出现谬误,甚至重大错误。

总之,笔者认为大学生物学大类专业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开设《普通生物学》或者《生命科学导论》是十分必要的;《陈阅增普通生物学》教材是到目前为止,一本生物学类专业入门教材中最好的

(评论属个人看法,很可能有偏颇与不妥,纯属一家之言)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九日笔于善思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智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77-109562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