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中国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区划及分区特征 精选

已有 21051 次阅读 2017-12-23 20:09 |个人分类: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风蚀, 区划, 水蚀

在大的时空尺度决定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区划和类型的关键因素是由于气候决定的外营力,即全球角度的湿润、干旱和冰雪气候侵蚀带。类型划分和区划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类型划分不考虑空间因素,相聚遥远的两个地方可以划为同一个类型,而区划讲究一定的空间连续性。因此,全国土壤侵蚀一级区划是三大类型区: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东北季风气候),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西北干旱区),以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青藏高原),这也与我国自然地理的基本(气候、土壤、植被、动物)区划是一致的。

东部季风气候,整体上可以分为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个大区,以及一小部分边缘热带和寒温带(亚寒带)气候。考虑温度、降水等气候差异以及由气候决定的土壤和植被的地带性、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形因素,中国水力侵蚀区又可以分为六个二级区:1.东北黑土漫川漫岗山地区、2.西北黄土高原区、3.北方土石山区(包括华北平原微度水蚀局部风蚀区)、4.南方红壤丘陵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无明显流失区,以及台湾、海南等海岛)、4.西南(四川)盆地和周边山丘区、6.西南(云贵)岩溶高原山丘区,南方几个区的主要区别是地形的不同,由于岩性和地层不同造成的土壤属性的不同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的不同。我印象中以前西南地区是一个分区的,最近才分成了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两个分区。其中,西北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而云贵高原喀斯特岩溶山区,允许土壤流失量最低,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石漠化的现象。

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不同,包括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危害的不同和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不同。

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植被、土壤,以及地质地貌,其中气候是关键性的因素,气候特别是降雨直接决定侵蚀作用力,气候因素又能影响土壤;土壤受到了地质(主要是地层和岩性)的影响,土壤又能影响植被。地质运动塑造地形,地形是发生侵蚀的环境条件,同时侵蚀过程又进一步改变地形。

气候条件:北三区共同特点是雨季短,降雨集中,多暴雨,造成剖面产流以超渗产流为主,而南方三区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以蓄满产流为主,但台风(南方红壤区)和西南低涡等也能带来大暴雨。同时东北黑土区冬季温度低,降雪多,冻土层深,春季有冻融和融水侵蚀现象。

植被条件,东北黑土区以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植被条件在北方三个区中最好,东北西南部有一定的森林草原成分,属于水蚀风蚀交错区;北方土石山区地带性植被是暖温带阔叶林,但原始植被破坏殆尽。西北黄土高原区由于降雨少,植被条件最差,属于暖温带森林向森林草原和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而且人为破坏严重,这也是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南方三个区均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混交林带,只是在国土的最南部有一定的热带雨林与季雨林成分,植被条件比北方要好。南方红壤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旱地和坡耕地比较少,坡面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残次生林和坡地果园、茶园。而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由于人口密度特别大,坡地农田比重比较大,但主要是水稻梯田。云贵高原则旱坡地的比例比较高。

从地形条件,东三区属于中国阶梯形地势的第三阶梯,整体上没有西三区起伏大,东北地区地势开阔平坦,地表坡度不大,但坡长而长,坡面下部容易汇集径流,发生冲刷。西北黄土区最大的特点是沟壑特别发育,形成了黄土侵蚀地貌,云贵高原有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不平多岩溶洼、峰从,地地下多洞穴暗河;整体上,西三区比东三区地形的割裂程度更大,东北黑土区地势最平缓,北方土石山区则是平原与山地并存。

地质条件上,西北黄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新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西南部处于青藏高原边缘,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泥石流和滑坡山崩等也很频繁。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区,地质运动相对不活跃(台湾多地震和构造运动)。

土壤条件,水力侵蚀区主要为淋溶性森林土壤,淮河以南以红壤黄壤类土壤为主,淮河与长城之间主要是棕壤、褐土,东北地区有暗棕壤、漂灰土等温带森林土壤,以及黑土、黑钙土、沼泽泥炭土等,有机质含量最高。只有西北黄土高原以风成黄土为主。整体上,南方土壤比北方土壤更粘重,透水性差;西北黄土为粉砂质,透水性好,但疏松,抗蚀性抗冲性差。多暴雨超渗产流、地形破碎坡度大、植被覆盖率低恢复困难、黄土层深厚,土壤缺乏团粒结构抗蚀抗冲性是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四方面原因。整体而言,西北黄土区及东北黑土区土壤及母质层较厚,一方面抗蚀年限长,另一方面容易发生沟蚀。西南喀斯特高原区,土层最薄,甚至出现大面积裸岩,即石漠化现象,侵蚀强度虽然较低,但不能说明土壤侵蚀危害不严重。红壤及紫色土地区土壤及母质层相对较厚,北方土石山区要薄一些。

所以,整体上,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是:

西北地区是陡坡侵蚀,沟蚀特别是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活跃,干旱、洪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水土保持方略是,植被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沟坡兼职,重视治沟,充分发挥黄土“土壤水库”拦蓄降水的能力。黄土高原北部兼有风蚀。

东北黑土区侵蚀主要发生在农田里,特点是长坡侵蚀,以面蚀为主,导致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坡面下段,径流汇集后,出现浅沟。水土保持措施是: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如等高带状耕作、草田轮作间作、覆盖措施等;通过梯田、坡面蓄排水工程、等高灌草带(灌木篱)等截短坡面,减少汇流和冲刷,治理浅沟侵蚀;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土壤肥力。东北平原西南部兼有风力侵蚀。

北方土石山区和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荒山荒坡,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南方红壤地区植被覆盖率已经较高,但大量的人工纯林,林相结构单一,存在这林下土壤流失,需要恢复林下植被(地被层)。崩岗是南方红壤区特有的,是主要发生在花岗岩和红色砂岩(丹霞地貌)山丘岗地一种特殊的土壤侵蚀形式,其特点是失去植被保护后,花岗岩和红色砂岩岩层在水、热及化学溶蚀作用下迅速风化,大量风化产物在重力与水力作用下向坡体下方迅速运动。崩岗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上拦下挡,中间绿化”。“上拦”拦是拦水,即拦挡并排导崩岗上方坡面的水流,避免其冲刷作用。“下档”是挡砂,即避免崩岗产生的泥沙冲入农田或河道,“中间绿化”是保护和恢复崩岗区域内的植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45176.html


西南地区坡耕地流失比重仍然比较大,仍然是治理的重点,包括退耕还林、发展基本农田和坡面蓄排水工程等。云贵地区的石漠化尤其需要治理。四川盆地周边(特别是川西)云贵高原北部(如金沙江河谷)泥石流和重力侵蚀危害严重,需要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重点预防和治理。


风力侵蚀区大体以内蒙古中部为界分为东部草原和旱地农业区、西部荒漠绿洲区两部分。东部草原,要控制载畜量和开荒,发展划区轮牧、人工草地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旱作农田防沙的重点是增加地表粗糙度(如垄沟种植,土垄走向要垂直于盛行风向)和保护性耕作(如覆盖措施)以及草田轮作间作等。降水许可的地方营造农田、牧场防风林,水资源容许的地方发展水浇地和节水灌溉等。

西部荒漠绿洲区,地带性景观是荒漠,只是在内流河沿岸点缀一些绿洲,绿洲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主要是营造三个圈层的绿洲防护林体系,绿洲内部要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盐碱化和减少上游过度用水造成河流下游荒漠化。在一些沙害严重而植被恢复期困难的地方可以采用沙障固沙阻沙。

当然荒漠地区的一些高海拔山地如新疆北部的天山、阿尔泰山以森林植被为主,这是风蚀区中的一个特殊情况。阿尔泰山和额尔齐斯河流域有我国唯一的泰加林带(西伯利亚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

西北风沙区是我国荒漠化地区的主体,水蚀荒漠化地区主要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盐碱化地区主要在绿洲灌区内部和内流河下游。冻融荒漠化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的高寒荒漠地区,但一般无需治理。当然以冻融和冰川侵蚀为主的青藏高原也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也是世界上热带气候的北部边缘。

广义的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是从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从水力侵蚀区向风力侵蚀区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划方案有多种,但从东北向西南,可以分为水蚀区(典型黄土高原区)、水蚀风蚀交错区(长城沿线)和风蚀区(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黄河上游的河湟谷地等属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

长城以南的典型黄土高原地区按照气候和地形的地带性,其水力及重力侵蚀区划由东南向西北可以分为河谷阶地台原区(包括汾河-桑干河河谷和关中盆地两部分)、黄土高原沟壑区(从晋西吕梁山到陇东六盘山,南界关中盆地,北道隰县-甘泉-庆阳一线,又可以分为陇东高原、渭北旱塬、晋西残塬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包括晋西、陕北、宁南、陇中、陇西等)。当然,有可以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区,如朱显谟等把黄土丘陵区分成了五个副区。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分法,就是把高原边缘和高原内部为黄土包围的“岛状”土石山地(如秦岭、太行山、吕梁山、黄龙山、子午岭、六盘山-关山)单列出来,但是这些山地并不连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1091132.html

上一篇: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
下一篇:不同坡地的水土保持措施
收藏 IP: 218.87.12.*| 热度|

4 陈楷翰 于强 樊晓英 信忠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