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chen

博文

人工智能的鱼与熊掌:精度与可解释性 精选

已有 6999 次阅读 2021-2-6 12:24 |个人分类:人工智能|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工智能的鱼与熊掌:精度与可解释性

人工智能自1956年诞生之日,就肩负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或生物体)智能的初心与使命,从而理解智能的工作原理与运作机制。人类智能多才多艺,有很多维度,直觉和顿悟等高级智能目前计算机还很难模拟。计算机模拟的人工智能目前有2个主要维度:一个是精度,精度越高,效果越好;一个是可解释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这让我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课文《孟子·告子上》其中的一段: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对孟子而言,他既喜欢吃鱼,也喜欢吃熊掌。但是,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他会选择熊掌而放弃鱼。这表明孟子更喜欢熊掌,或者隐喻熊掌是对孟子更为重要的事物,如图1所示。

image.png

图1. 亚圣孟子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图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来说,何为鱼,何为熊掌呢? 从人工智能试图了解人类智能的运作原理和工作机制的角度来说, 我认为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来说,可解释性是“熊掌”,而精度是“鱼”。 从早期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的开创者们分别从这两条路开展他们的研究,类似笑傲江湖的华山派的气宗和剑宗,如图2所示。

image.png

图2. 华山派的气宗和剑宗

 “精度派”代表人物和事件有:1957年Rosenblatt研制成功了感知机;1986年David Rumelhart等提出的BP算法;2006年Hinton 等提出的深度神经网络等。 由于大数据的广泛存在,硬件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精度派占据领先的优势。

“可解释性派”代表人物和事件有: 美籍华人数理逻辑学家王浩于1958年 证明了《数学原理》中有关命题演算的全部定理(220条) ;1965年鲁宾逊(J. A. Robinson)提出了归结原理,为定理的机器证明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费根鲍姆(E. A. Feigenbaum) 1965年开始专家系统DENDRAL的研究;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Zadeh教授提出了模糊系统等。

 当然也有一些精度和可解释性的平衡派,又可以分为2个分支。一些专家在可解释性为主的前提下,也应用一些优化方法来提高精度,比如决策树和 SVM 等。 还有一些专家研究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提高算法的可解释性,比如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简化和参数简化研究等。

图3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表明只是追求精度是不够的。计算机视觉对图像进行学习和分析,来判断图像当中哪些是狼,哪些是哈士奇。 深度神经网络(DNN)算法错误的把一只哈士奇当作了狼。这是因为我们在选择培训数据,大部份狼的图片背景中是雪地。DNN算法一下就侦测到哈士奇所在的雪地就判断其为狼了,而不是图片中指出的狼和哈士奇面部明显不同的专家经验。

image.png

     图3. 误判哈士奇为狼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可解释性是人工智能的熊掌,可解释性差将不能用于安全相关的重要领域或者风险隐患很大。比如新冠疫苗,一定要先搞清楚它的工作机制和运作原理,否则没人敢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出事(如图4),连事故原因都没法分析是不能接受的,下次都不知道如何改进和预防。

image.png

图4. 突然失控的无人驾驶汽车

总之,人工智能“以精度为王”的时代即将过去,以“可解释性为本”的时代即将到来。我认为应该以可解释性强的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为基础,并借鉴深度神经网络的成功,不断提高其精度为主要方向,比如深度模糊系统,深度决策深林,深度贝叶斯网络等等。可喜的是,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重要的方向,并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进展。



作者简介:陈德旺,IEEE高级会员,IEEE Trans.on ITS 编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副理事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交通等。至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0余篇,IEEE Transaction论文13篇,他引3000余次;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0多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40-1270913.html

上一篇:将五唯量化指标变为五维分类评价
下一篇:再回首人工智能之模糊系统
收藏 IP: 110.84.187.*| 热度|

13 杨正瓴 郑永军 彭真明 蔡宁 曹俊兴 黄永义 王宏琳 王立新 王安良 吴斌 曾杰 熊江辉 王恪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