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玺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的歌行体长诗赏析(一)
2019-1-11 23:01
阅读:8087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春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岐路,今安在。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写过三首《行路难》,这一首最好。

如果我们把前面的八句单独拿出来,就是一首非常好的七言诗,而且能够独立成篇。这八句诗中每两句对偶,尽管不太工整,但是李白写诗,讲求气势恢宏,一气呵成,不爱在斟词酌句上下功夫,能够写成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读者不必求全责备。

这首诗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开始,一直到第二个“行路难”,都是押平声韵,而且是首句起韵。韵脚分别是“千”、“钱”、“然”、“山“、“边”、“难”。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的美感。然后,诗人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的感慨。此时,诗歌原本可以结束了。但是,诗人继续问茫茫人世,“多歧路,今安在”。从“多岐路”开始,换成了仄声韵,“在”和“海”都属于仄声字,读起来非常有力量,使读者感觉到诗人对于理想的实现抱有坚定地信念。

还需说明的是,诗歌的最后两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坚信安邦定国的伟大理想一定有实现的机会,“乘风破浪会有时”源出于南朝贵族少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壮语。“直挂云帆济沧海”包含第二层意思,即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以后,诗人会归隐山林,泛舟沧海。并不是象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安邦济世。其实,功成身退,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点,是和中国传统的侠客精神一致的。李白在另一首诗《侠客行》中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身与名。”就是中国古代侠客人格的真实写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宝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347-115658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