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解读西藏林芝波密近期发生的小震群事件

已有 4506 次阅读 2015-7-31 17:11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趋势, 洛隆地震区, 西藏林芝波密小震群

CENC测定,自2015718日起,在西藏林芝波密发生小震群事件,参数如表1所示。

1 近期西藏林芝波密发生的M³4.0级地震

震级(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经度

(°)

深度

(千米)

参考位置

4.3

2015-07-31 11:18:14

30.4

94.9

8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3

2015-07-28 17:40:43

30.4

94.9

6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2

2015-07-21 23:10:14

30.4

94.9

6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1

2015-07-20 23:28:39

30.4

94.9

9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4.0

2015-07-18 13:41:23

30.3

94.9

7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

http://www.ceic.ac.cn/speedsearch?time=8&&page=1

 

该小震群事件发生在哪个地震区呢?属于什么性质事件呢?

该小震群事件发生在我们命名的洛隆地震区(图1要判明是什么性质事件,还得看看该地震区经历了几个周期?划不定地震区,搞不懂周期,想预测强震,那是“墙上挂门帘”或“老头劈叉”。

1 洛隆地震区地震构造图(3.3版)

自有文献记载以来该区曾发生26.0级以上地震,列于表2。以下分析【1】表明该地震区已经历2个完整的孕育周期,目前处于第3孕育周期的初期阶段。

2 洛隆地震区MS³6.75级地震事件

编号

年份

纬度,经度(°

震级

震级类型

参考地名

1

1642~1654

30.80,95.60

7.00

MS

西藏洛隆西北

2

1791~1804

30.80,95.00

6.75

MS

西藏边坝

 

第一和第二周期:

在第一和第二孕育周期,分别发生了1642~1654年洛隆西北MS7.0级和1791~1804年西藏边坝MS6.75级主震事件。由于这两个周期地震目录数据缺失严重,难以根据我们的理论分别对其孕育过程进行回溯性分析,只能判明该区是一个MS6.75~7.0级地震危险区。

第三周期:

1791~1804MS6.75级地震发生且余震活动结束后,第三孕育周期开始。当前孕育周期该区曾发生5MS5.5级地震(表3),未有更大事件发生。待该地震区发生MS6.0级左右的事件后,我们将进行跟踪分析,对未来地震趋势做出判断。

表3 1791年之后洛隆地震区MS5.5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经度(°

震级

震级类型

1

4949-3-12

31.50,93.50

5.5

MS

2

4950-8-22

30.00,95.50

5.5

MS

3

4953-4-23

30.50,96.70

5.5

MS

4

4953-4-23

30.50,96.70

5.5

MS

5

4967-8-15

31.10,93.60

5.5

MS

 

再回答是什么性质事件问题?该小震群及其以前地震,是当前周期第一锁固段在非稳定破裂阶段前发生的地震。预计锁固段在膨胀点开始发生的标志性震群事件为MS6.0级左右,待预期事件发生后,才能根据我们的理论进行预测分析。

该地震区近邻处于临界状态的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接近临界状态的当雄地震区。我们已经注意到,某个处于临界状态的地震区在大震发生前,邻区的小地震们在其边界附近有跟着凑热闹的“癖好”。

 

 

参考

1】秦四清, 李国梁, 薛雷 .2014.西北与西藏地区某些地震区地震趋势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29(3): 1046-1067,doi: 10.6038/pg2014030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909617.html

上一篇:关注云南双柏地区的小震群事件
下一篇:探讨龙门山断裂带巨震复发周期
收藏 IP: 159.226.119.*| 热度|

3 杨正瓴 王少凯 ear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