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为何青海海西地区经常发生【地震】?

已有 3548 次阅读 2013-6-6 11:49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乌兰-大柴旦地震区, 青海海西

远的事件暂且不表。进入2013年以来,在我们命名的乌兰-大柴旦地震区【1-3】(图1),已经发生了两次Ms $\geqslant$ 5.0级地震,如下表所示:

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震级

类型

2013/2/12

38.50

92.45

8.00

5.1

Ms

2013/6/5

37.58

95.88

4.00

5.0

Ms



1 乌兰-大柴旦地震区地震构造

该地震区自191795日起,才有文献记载的地震目录数据。该地震区曾发生过如下M $\geqslant " style="font-family:symbol;font-size:19px;line-height:38px;text-indent:37px;$  6.0级的地震:

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震级

类型

1952/10/6

37.10

93.20

13.00

6.0

Ms

1962/5/21

37.10

96.00

13.00

6.8

Ms

1977/1/1

38.20

91.20

16.00

6.4

Ms

1977/1/19

37.10

95.80

18.00

6.3

Ms

1987/2/25

38.06

91.25

24.00

6.1

Ms

1990/1/14

37.84

92.00

12.00

6.5

Ms

2003/4/17

37.56

96.52

15.00

6.7

ML

2007/2/2

37.81

91.93

5.00

6.0

ML

2008/11/10

37.66

95.91

16.00

6.5

ML

2009/8/28

37.60

95.90

10.00

6.6

Ms

2009/8/31

37.70

96.00

7.00

6.1

Ms

 

1964年后,这些强震之间的力学联系示于图2,这是一个典型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逐次累进性破裂实例。详细的解释可参考【1】。


2 乌兰——大柴旦地震区1964.3.16-2013.6.5间累积Benioff应变与时间关系。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

由图1看出,沿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和达布逊湖-霍布逊湖(三湖)断裂,还有未发生过Ms $\geqslant " style="font-family:symbol;font-size:19px;line-height:38px;text-indent:37px;$  6.0级地震的空区。该地震区的能量处于积累状态,其主震事件还未发生。

因未来该地震区有大事发生,在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锁固段的破裂不会停止,因此显著性的preshock事件会经常发生。预计preshock事件震级上限不超过Ms6.5级。

预测该地震区下一次的强震事件震级上限为Ms7.3级,下限为Ms6.8级,最可能的震级是Ms7.1级。

当前该地震区的CBS监测值约为4.58E+08J1/2,距临界值4.75E+08J1/2还有一段距离,目前处于中长期预测阶段。

我们将对该地震区进行震情持续跟踪,力争将预测震中位置和预测时间窗口的精度提高。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参考

1】介绍蠢蠢欲动的乌兰——大柴旦地震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46288.html

2】【乌兰——大柴旦地震区】,又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58161.html

【3】青海海西5.1级地震,未逃离【如来佛祖】的手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61276.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697072.html

上一篇:复杂而有规律的孕震机制【2】:Niigata M7.5级地震
下一篇:复杂而有规律的孕震机制【3】:Kyrgyzstan M7.2级地震
收藏 IP: 122.14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