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别拿“复杂性”为幌子忽悠评审专家

已有 3457 次阅读 2011-9-22 19:15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项目, 复杂性

申艳军博士[1]在一篇博文中谈到:最近读一些专著,书名很多取为复杂工程条件下xx工程稳定性研究复杂工程条件下xx区失稳辨识与灾害控制复杂工程条件下多场耦合机理研究等等。仔细阅读发现,所言的复杂工程条件实际上挺常见,抑或为代表性工程现象,无明显有别于其他同类工程,并体现其显著复杂性的。其实这种以“复杂性”为噱头写专著、申请项目的人士并不少见,我在基金评审中也经常见到这样的项目名称“复杂环境条件下水岩耦合机理研究”、“复杂构造环境下某区域稳定性评价”等,似乎不突出复杂性就显得要研究的问题难度太小,就显示不出自己的科研水平。

其实,提不提“复杂性”没有必要,因为自然现象的演化过程、地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等都是复杂的,简单的事儿前人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留给我们的都是复杂问题。面对复杂问题,如何找到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是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某些科研人员面对“复杂问题”,常采用复杂的研究方法,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很“复杂”,让人觉得这样的研究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例如,某学者在研究地震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斜坡稳定性与地震加速度、坡体结构、地形地貌等有关。其实不用研究,外行人也知道稳定性是都与这些因素有关,既然都有关,那不研究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啊。科研应该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不是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多数专家在评审项目时,并不会认为你研究的问题“很复杂”,就觉得你的能力强,是否同意你的项目获得资助,主要看你对复杂问题的认识程度、有无别出心裁的“高招”及相关的科研积累。

拿“复杂性”当幌子只能说明你想“忽悠”专家,可大部分专家“门清”,若没有“真货”,难以在项目竞争中成功突围。

参考

[1] 申艳军何谓复杂工程条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522&do=blog&id=48846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489294.html

上一篇:台湾集集大地震12周年纪念
下一篇:热烈祝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校60周年
收藏 IP: 111.161.10.*| 热度|

3 陈小润 黄天明 陈仁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