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对973项目评审工作的建议

已有 4636 次阅读 2011-9-21 10:33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议, 评审, 973项目

“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社会上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916在第五届973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顾问组荣誉组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1]发出感慨:“我们科研跟踪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国际上出了新成果,我们半年或一年就能跟进,可为什么我们不能率先突破、开辟一个新领域呢?

其实,周光召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地表达这样的忧虑:中国的科研跟踪能力越来越强,但整体缺乏开创性、引领性的工作。

是啊,周先生说的没错,国内诸多科研人员确实做的是跟踪、模仿式的研究工作,真正原创性的工作实在太少了。

我看过大量不同学科申请到973项目的本子,也做过973项目的会评专家,总体觉得多数申请项目的创新性不强,那么为何这些项目通过最终评审了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理由:

1、申请973项目前,申请与合作单位已在横向项目、基金项目资助下,做过类似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过去工作改头换面的“升华”,函评时容易蒙骗大同行专家。大同行专家由于不明白具体学科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根据过去的研究基础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容易做出误判。

2、就我所熟悉的资源与环境领域这几年申请到的有关地质灾害项目看,多数项目是在地质+力学+数值与物理模拟老套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些时髦名词,如“多场耦合”、“多尺度模拟”、“灾变控制”等,进行“有技巧”的装潢,答辩汇报时多数专家(小同行专家很少)听的云山雾罩,感觉“有创新”,应该予以支持。其实研究方法还是老套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过去的老问题,对关键问题仍缺乏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

为使真正有创新的项目脱颖而出,我对项目评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函评应邀请5-7名国内外顶尖同行,对申请项目是否属于开创性、引领性的工作进行审定,实行一票否决制;

2、会评时,小同行专家占专家总人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小同行专家看其科学问题的凝练程度和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其他学科的专家则从“旁观者”角度看其科学性和创新程度究竟如何,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项目汇报结束后,专家们讨论30分钟以获得共识,获得80%以上赞成票时可获资助,这样项目成熟一个上一个,不成熟的不能上。

3、现在973项目的评审周期是每年一次,为使科研人员不把大量时间用于项目申请的准备工作,让大家静心从事学术研究、做好踏实的科研积累、扎扎实实凝练科学问题,建议将评审周期改为两年一次。

参考

[1] 周光召:我特别忧虑的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706.s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488717.html

上一篇: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有学术价值吗?
下一篇:意大利地震学家应该被审判吗?
收藏 IP: 221.194.177.*| 热度|

7 许培扬 王媛媛 戴力扬 孙强 ljxm wgq3867 daodezhenj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