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转载]诺奖得主中村修二带给我们的启示

已有 9311 次阅读 2019-7-9 09:07 |个人分类:历史事件感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村修二, 创新 |文章来源:转载

中村修二带给我们的启示
欧阳钟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http://www.90wx.com/jishi/19419.html

读完这本中村修二的自传后,我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励志好书,对于正在实践“创新驱动”的我国广大科研人员与大学生、研究生,都有学习与借鉴的“正能量”意义。

我曾在《科学中国人》(2015年31期)上撰文,解读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文字正是我想要跟本书读者说的话。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三位日本人(及日裔)科学家,值得我们反思,尤其是其中“工匠出身”的中村修二,他的传奇在日本不是个例。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给了日本的田中耕一,一时间世界化学家们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日本化学界,包括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以及2001年得主野依良治,也都茫然地面对记者的提问,后来才知道田中耕一只是岛津制造所的一个小职员,本科生学历,所发表的关于测定蛋白质质量的论文也只张贴在日中两国同行专家在大阪大学的一个小研讨会上。

与之相比,中村修二是在一个民营企业——日亚公司发明蓝光LED,之前他也只是日本一个不知名大学(德岛大学,显然不是日本的“211”、“985”大学)毕业的硕士生。中村修二虽然也曾有文章发表在美国的《应用物理快报》(这个杂志现在被我国有关评价系统列入不入流的所谓II或III区SCI杂志)上面,但是对于核心的工艺成果却是通通发表在《日本应用物理杂志》(JJAP)(可能被上述评价系统列入更不入流的杂志)上面。相反,国内科技报刊、大学科研院所网站上科技新闻的特点就是——有“突破”就是在Cell、Nature、Science、JACS、PRL等期刊上面发了什么文章,一个单位如果没有这些期刊发表文章充面子,简直提不上创新,更谈不上“顶天立地”,评比时可能被列入“末位淘汰”。被报道的这些即时性“突破”,或“诺贝尔奖级”的成果,除了作者马上得到各种“人才计划”、“杰出基金”的好处外,其后续的国际影响如何,有没有产业化的实际应用,其实无人问津。这些年来,NGP公司急速膨胀,创立了几十种《自然》(Nature)子刊,这一现象正是伴随着我们“科技论文大国”的迅速攀升而出现的。这些刊物从我们这里拿走了多少“真金白银”的版面费,而我们在创新国家的排名上,仍然在30位左右长期徘徊,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

一句话,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给我们的启示:能造福人类的应用技术,将是将来诺贝尔奖关注的重点,这给我国科研人员重“理”轻“工”,以发表SCI论文论英雄的评价系统,无疑是击一猛掌。尤其是,三位获奖者在研发蓝光LED过程中,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历尽千辛万苦,不追求发表“高大上”SCI论文,二十年磨一剑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正在实践“创新驱动”的我国广大科研人员与大学生、研究生都有学习与借鉴的“正能量”意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188690.html

上一篇:关于地震预测基本概念的辨析
下一篇: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未来演变趋势
收藏 IP: 59.109.148.*| 热度|

22 张国宏 李培 吴斌 杨正瓴 苏保霞 梁洪泽 郑强 梁庆华 曾杰 段含明 季丹 晏成和 郭新磊 周健 李剑超 邹德虎 代恒伟 杨金波 周忠浩 檀成龙 翟梦阳 吕振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