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之名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ysky97 网络上虚假的东西很多,而此地尽可信其真实……

博文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从盲人摸象到“后真相时代

已有 3542 次阅读 2020-11-24 09:17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从盲人摸象到“后真相时代”

云龙

题记:本文为《后真相时代》一书读后随笔!

后真相时代2.jpeg

一、何为“后真相时代”

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类永远也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人们追求真理的意图就是认识存在的真相,找到掌握世界万物的方法,特别是客观世界的真理,探索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性。掌握真理的人,可以一劳永逸的把控世界。

人类关于真相的迷思从古至今似乎从未停止!在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天问》——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其中关于天文方面三十问,关于地理方面四十二问,关于历史方面的问题提问了多达九十五问,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相的探索精神[1]

哲学家对于真相这一话题进行了数之不尽的辩论,他们的争论点包括真相与知识的关系、真相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真相在宗教中的地位等等。

而另一方面,因为人性本身的不完美,也总有人故意歪曲真相,以达到自己或者伟大或者阴暗不可告人的目的!

初听到“后真相时代(post-truth era)这样的称呼,不免会好奇,“后真相时代”究竟是指怎样的时代呢?那与之相对的是什么呢,真相时代”或者“前真相时代”? 那又是怎样的时代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

根据网上的注解[2]2016年,“post-truth”(后真相)当选为《牛津英语词典》的年度词汇,而讨论新闻传播学中的“后真相”,更成为2017年的新传学界与业界的热点之一。“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在特定环境中,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更容易影响大众民意。

时至今日,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只要人性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似乎关于“真相”的看法也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即使是物理世界,我们或许都戴着“有色眼镜”在看着世界,人类看到的世界和与我们眼睛结构不同的动物——不仅是苍蝇,即使是猫或者狗狗之类的哺乳动物也可能大相径庭!

“真相”,也让我想起了盲人摸象的寓言——大家在自己的角度上,都以为自己说的是真相,但他们所能解析的也只是部分真相而已,或许,也这就是另外一种“竞争性真相”(competing truth的解释吧!

后真相时代.jpg

二、书中观点摘录

应该说这是一本饶有趣味的书,一本富于启发的书,几乎每一个小的章节,都会带给我以思考!读到其中提到很多的实例、轶事也总容易浮想联翩,我也因此没有能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思考,但是阅读的过程中确实受益匪浅!断断续续读完时,已经快到了交作业的时间。因为时间关系,在此,我只能记下从中体会到的点滴体会和认为最能打动我的内容!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揭示了真相而非谎言(虽然作者所举的案例也有少量可归于谎言)是如何给人误导和错觉的——诸如只呈现部分真相,对真相排列组合,改变呈现的次序,改变呈现的背景,在书中,作者探索了政客、营销人员、新闻工作者、活动家甚至政府官员用真相误导我们的途径,这些途径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吃惊。

这本书让我从某种程度上放下了对“真相”的偏执!虽然作者发明了“竞争性真相”这一名词,但确实,对于“真相”来说,无论是简单的定义,甚至只是事物的命名,还是“真相”不同的组合,或者是故事性的描述——都会给受众造成不同的印象,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更不用提复杂的“社会建构”,通过宗教信仰、社会道德的力量来达成改变真相的目的了。

命名——通过改变事物的名字,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含义以及人们对于它们的反应……有很多时候,真相的改变就像一场文字游戏……或者也可以说上“纸上谈兵”,“唇枪舌剑”—— “词语本身可以在词典或电话本上找到,但是带有情绪的词语可以改变命运,改变我们所知道的生活。我们知道它能改变历史,我们知道它能改变行为,我们知道它能开启和结束战争。我们知道,词语和情绪的组合是人类已知的最强大的力量。”

定义——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间进化。这种由科技驱动的定义变化是营销人员、社会创新者和科技预言家影响现实的绝佳机遇。

偏差——证实性偏差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下意识地滤除与我们的想法存在冲突的思想或数据。因此,我们很容易对非常重要的问题做出极具选择性的描绘。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只能听到很小的一部分竞争性真相。

动机——从动机方面去分析,复杂的真相伴随的是复杂的利益,利益背后是复杂的人性和心理。另一方面,想要获取真相可能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是如此之艰难,以至于人们只能顾及眼前和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并努力寻求与自己有利的真相,舍弃那些会让自己痛苦的部分;或者在追求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快乐的生活。——如果只是讲述一部分真相,那可能与撒谎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其罪恶也应该相同。真相或许就是多方利益的平衡。

视角——我们都在通过不同视角看待世界,这些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不同真相塑造而成的,其他人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引导我们看到真相的某些方面或某些解释。伏尔泰说过:“一些真相既不适用于所有人,也不适用于所有时代。”每个人都有意图,沟通者自然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不过,这种选择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具有欺骗性。沟通者可以传达与客观现实相符的印象,也可以传达故意歪曲现实的印象。他们的意图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可能符合听众的利益,也可能与听众的利益相冲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通常也在主动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作为证据,而那些与之前认知不同的事实则被忽略——如果实在不行,那就改变认知!

道德——不同的道德真理适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我们还没有形成固定观念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道德真理可能具有的灵活性。——我们只能在既定的框架下,在当下讨论共同的问题;我们可以将某种发生进化或文化变异的道德思想看作竞争性真相。和其他竞争性真相类似,道德真理可以受到操纵。有经验的沟通者——尤其是被尊为社会道德指引者的人——可以为事物、事件甚至个人赋予不同的道德意义,从而重塑我们的现实。强大的沟通者可以鼓励整个群体接受新的道德真理。公共卫生官员持有与大多数医生和护士不同的道德真理。这些需要考虑疾病流行和大范围卫生挑战的公仆必须为全体人民的利益制定有关风险和资源的决策,临床领域的专业人员则专注于个体的健康和幸福。因此,公共卫生官员可能会选择定量供给昂贵药物,限制抗生素,限制人身自由,强制隔离接触过传染源的人,尽管一些病人会因此而受苦。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世界各地类似的公共卫生机构有数千名工作人员。为了把工作做好,他们需要持有——或者形成——将群体利益置于个体利益之上的道德真理。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新冠病毒爆发——这可能意味着让一些人死去,以便保护多数人,又或者为了避免造成人们的恐慌,他们会有意减轻对疫情造成危害的公示。品德被视作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关于什么是美德和善良,人们从未明确达成一致。认识到道德是主观的,具有破坏性的群体道德可以得到改变。

情绪——不同情绪以不同方式激励我们。我们被激发快感、兴趣或兴奋的事物吸引,排斥激发仇恨、恐惧或厌恶的事物。这些情绪对我们的激励作用远远超过了其他大多数心理驱动力。仇恨可以驱使我们恐吓和杀人,兴奋会使我们承担不同寻常的风险,恐惧会使我们瘫痪,激情会使我们超越想象的极限。

数字——数字本应是目前最透明的沟通形式,因此它本应最不容易被人误用。数字是神奇的。它们可以提供语言常常无法提供的关于世界的清晰度。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比较、评价事物,测量变化,总结出一个人物的一系列优秀品质。数字可以被任何文化中的任何人理解。它是一种世界语言。问题在于,我们许多人在很多时候对数字存在误解。即使是两个接受过统计学培训的科学家也看不出他们自己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难怪那么多人会对数字的含义感到困惑。

三、反思:人类喜欢真相?

人类一定喜欢真相吗?谁又能保证,最后真相的样子,就一定是我们想看到的呢?

英国学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说,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难以获得真相。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真相。

到底是“真”重要,还是“美”重要呢?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10月27日,郑州高新区,一商场将路边栽种的八棵银杏树绑上假树叶。这些假树叶颜色金灿,工人称装上后更美观。环卫工人表示,银杏叶还没落完,他们就把真树叶撸掉后装上假树叶。

用于到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即便是对自己,人们看到的也只是镜子中的自己,或者是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些人过于骄傲自大,而有些人却又妄自菲薄……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称作“多看效应”——我们看自己的次数最多,难免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眼中的自己更“美”……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会满足,有条件做美容手术的还要去做美容手术,哪怕是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普通人则日益依赖新开发出的“美容相机”——沉醉于对自己的美化当中无法自拔……

 

历史记载的都是真相吗?——或许,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记录。

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卫星,互联网、大数据……人类似乎也在努力多一双眼睛看世界、记录世界!然后将其涂抹,只保留了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互联网中经常会见到很多“神反转”……同时,看内在过于复杂,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从表面判断其本质(真相)。

四、应用:我们该如何探求真相?

温度较高的水和温度较低的水同时冷冻,哪个先结冰?出于好奇,我听到了课堂上这个问题之后查阅了一些文献,看到了下面这些内容……也许,留待更多的老师、同学或者科研工作者用真相去证实!

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命名、自己的定义,也有着相对应的前提,也有前人的实验验证!

首先,这里有可能会涉及一个前提或者定义,比如水的质量,“先结冰”的概念等,人们将这个在同等体积和同等冷却环境下,温度略高的液体比温度略低的液体(非纯水)先结冰的现象,命名为“姆潘巴现象[3]。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均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过该现象,但是均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注意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与上述大不相同)。1963年,坦桑尼亚的一位中学生姆潘巴在制作冰淇淋时发现,热牛奶经常比冷牛奶先结冰,1969年,他和丹尼斯·奥斯伯恩博士(Denis G. Osborne)共同撰写了关于此现象的一篇论文,因此该现象便以其名字命名。2012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举办比赛,解释姆潘巴现象[4]

“30摄氏度的水”与“从100摄氏度冷却到30摄氏度的水”一样吗?这个问题看上去毫无意义,似乎理所当然,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实际上,许多物理量和物理现象不仅取决于物质所处的状态,而且与其历经过程密切相关,最终结果是否一样还是需要实验研究来确认。例如,由于冶金技术在工业上的价值,人类对钢铁的研究非常详细。众所周知,不同初始温度、不同降温速率处理过的钢铁,性质有很大不同,其中晶粒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也有所不同。类似地,实验研究发现,不同过程和条件下产生的冰,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也有很大不同。尽管我们很早就知道“常压下水在0摄氏度结冰”但这个温度其实只是一个范围,冰也有各种不同的冰(呵呵,这又是定义或者命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实,确实有前人做过很多次实验来进行验证。他们发现:热水结冰比冷水快只是“有时候”,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现象。《物理通报》杂志社所属的《中学生物理》杂志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历时1年的讨论,其中有12篇“实验报告”偶有成功之例这说明姆潘巴现象确实存在,但控制条件难寻,复现不易。这也就意味着,姆潘巴现象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物理现象,而不能一般性地得出“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物理结论[5]

从Mpemba和Osbirne的第一篇文章看,这个问题的提法需要用更严格的中文来表述。实际上他们发现的是高于摄氏25度的条件下较热的水可以先“开始”结冰——而不是更早“全部”结冰[6]

由于水微观上太复杂,我们对其更细节的性质还知之甚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科学不能“想当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正是科学家们看似无聊的“较真”、严谨的质疑、严格的检验、不断的追求,才促进科学不断地接近真理。

五、追求真相的宿命:无法确定

至此,我仍然没有从书中看到“后真相时代”与“真相时代”或者“前真相时代”的区别——百度百科中有这样一句解释,“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我认为,有些“人性”或者“情绪”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恒定的,而人类的欲望或者对利益的追逐却似乎没有止境。

真相被混淆,有时候是无奈,有时候是无知,有时候是有人故意为之,居心叵测……人们选择真相,则是大多基于自己的利益!“道理”、“真相”背后是利益的博弈……

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其他人的说法成了我们感知到的现实的一部分。由于我们根据感知行动,因此其他人的说法也会影响客观现实。

 

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带来了物理空间隔离,更加剧了网络空间碎片化,如今层出不穷的自媒体、新媒体,让普通人有了更多话语权,也更让信任问题变得突出。新冠疫情中涌现出很多值得玩味的现象……这其中甚至有人怀疑新冠疫情本身,是真的吗?见过生死的人心有余悸,而没有受到影响的人却置若罔闻……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像一个多面体玻璃镶嵌的巨大无比的“大象”,我们似乎永远也看不到它完整的样子,只能是一点一点在拼凑着真相……

为了简单化,人类在进化的历史中很多依赖于直觉,但是直觉很多时候也是不可靠的。而过于相信直觉,又会陷于唯心主义,或者不可知论,又或者是怀疑论,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最终,这本书进一步促成了我成为一个怀疑论者。让我想起另外一本书的名字——《无法确定》,不仅是社会科学,还有我们奉为科学的物理学——其中最著名的思想实验之一“薛定谔的猫[7]”!

人生世间,不过百年,难免也会坐井观天,所处之境不同,所受束缚各异,决定了人的思想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人终受自身认知所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学习和异境,让我们头脑中有了新的思想;电脑的使用,让复制、粘贴成为知识最通常的操作,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无法分清,哪些是自己思考后的结果,哪些又是直接外部植入给我们的知识碎片……我们喜欢如今的碎片化信息。为避免不公正地批评别人,或者被政客和评论家误导和欺骗,通过不明智的选择伤害自己,我们需要确保自己了解最贴切的背景。

如果你想让人们倾听你的真相,你应该注意形式。你应该用简单的消息、令人吃惊的见解、吸引眼球的数字、令人信服的故事和五彩缤纷的画面给人留下印象。有一些可能依赖于技术手段,比如互联网,物联网,高清摄像设备……而有一些则需要人类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有一些需要更加公平、公正、完善、合理的制度建设;小至一枚“蛋”,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宇寓,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全部的真相,但是我们要努力让所有人有机会看到或者了解更多真相……

如果一种真相看起来太过完美,那就有可能存在与之相悖的事实。但误导性真相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可能存在于双11广告传单、微信微博消息、报纸社论、小道消息、办公室备忘录或者电子邮件中。一些误导性真相故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身处“后真相时代”,作为信息消费者,我们都难免会上当受骗。唯有洞悉真相操纵背后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免受煽动式宣传和病毒营销的蛊惑,甚至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达成目标。

掠去浮华,从人类相对稳定的人性去分析,似乎我们能更方便地抓住真相。只有看得更多,才更容易理解他人。真善美的世界,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世界。但人类的终极,究竟是“乌托邦”、“伊甸园”,还是“娱乐至死”,在今天看来,也只能是想象一下而已了——或许民主,多维度的视角才能给努力探究真相的人类更多的保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或许,这就是人类面对真相、追求真理的宿命写照……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7%AE%E5%A4%A9/22158670?fr=aladdin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8E%E7%9C%9F%E7%9B%B8%E6%97%B6%E4%BB%A3/23606431?fr=aladdin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86%E6%BD%98%E5%B7%B4%E7%8E%B0%E8%B1%A1/2147022?fr=aladdin#reference-[4]-118989-wrap 

[4] Bregović, Nikola; Mpemba effect from a viewpoint of an experimental physical chemist, 2013

[5] https://www.sohu.com/a/190986877_390536 

[6] Mpemba effect——较热的水为什么先结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588230.html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6%9B%E5%AE%9A%E8%B0%94%E7%9A%84%E7%8C%AB/554903?fr=aladdin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8569-1259646.html

上一篇:微信将会面对怎样的未来
下一篇:[转载]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相关报道
收藏 IP: 218.249.94.*| 热度|

1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