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之名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ysky97 网络上虚假的东西很多,而此地尽可信其真实……

博文

一个有理想的“疯子”是多么可怕?——那个叫马斯克的又在改写历史

已有 5956 次阅读 2020-5-31 11:18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马斯克, 卫星, 一箭双星, 长征火箭, 特斯拉

一个有理想的“疯子”是多么可怕?

——那个叫马斯克的又在改写历史

齐云龙


一个“商人”,却做了一般科学家都不敢做,或者根本做不了的事情……这个人物,说他在改写历史,似乎并不过分……


正文:

一边是美国示威已席卷70多个城市,白宫紧急封锁……在中美两国剑拔弩张之际,难免少数人对此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这大概就是普通人所能面对的现实生活!

而另一边,北京时间 5 月 31 日 03:23 分,SpaceX 公司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将人类送入太空轨道的私营企业;在约 19 个小时后的 22 点 30 分,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终于迎来了新的访客——史上第一艘商业载人飞船。——这大概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所追求的理想!

在关键的对接过程中,飞船和国际空间站恰好飞过中国的上空。历史性的一刻在众多国人头顶悄然发生这,倒是值得大多数国人沉默和沉思了……


图片来源:NASA

那个钢铁侠马斯克再次创造了历史。这次,SpaceX成功发射了一枚搭载有龙飞船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而在龙飞船内,还载着NASA的两名宇航员,道格·赫利和鲍勃·本肯。前者曾在9年前,从同一座发射台出发,完成了美国航天飞机的“谢幕演出”。这意味着,自2011年阿特兰蒂斯号退役以来,美国本土第一次完成了载人航天任务,而完成这次任务的火箭及飞船,均出自SpaceX的自主研发,换句话说,这也是美国载人航天任务第一次由一家私营航天公司完成。


SpaceX的这一飞,飞出了美国航天史的前世今生。

维持航天领域的光鲜亮丽是要付出代价的。数据显示,30年间,航天飞机总计烧掉美国政府1960亿美元,每一次点火动作,意味着14.5亿美元飞往太空。另一方面,始终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让NASA心有余悸。1986年和2003年,美国航天飞机发生两次重大事故,共造成14名宇航员遇难。高昂的发射维护成本和技术风险让航天事业笼罩在阴影之下。

对特朗普来说,在因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美国经济,因暴力执法带来的种族矛盾越发激化的背景之下,SpaceX的这一飞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在这里,我当然不是要歌颂美国的总统!

但是,那个叫“马斯克”的人物却值得商业界和科学界共同研究和学习的榜样!

——当然,我也认为,中国尽早将商业和科学两界的分隔缩短,或许将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马斯克,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也可以算是一个科学家;你可以说他有些“疯狂”,也可以说他有理想!

也许中国有这样的人在努力模仿他——比如百度的李彦宏,但是似乎还相距甚远!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现名:茨瓦内),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企业家、工程师、慈善家。 现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阳城公司(SolarCity)董事会主席。 


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 1995年至2000年,埃隆·马斯克与合伙人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电子支付“X.com”、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 2002年6月,埃隆·马斯克投资1亿美元创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出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 2004年,埃隆·马斯克向特斯拉汽车公司投资630万美元,出任该公司董事长。2006年,埃隆·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了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

——普通人,如果三件事情做成一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人家居然都能做成功——这难道是“马太效应”太过火了吗?


2012年5月31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2018年2月7日4点45分,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这个被身边人称为“天才”的孩子,在17岁那年去了加拿大,而他的最终梦想地则是美国,他说“那是一个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地方。1992年,在皇后大学学习两年后,离开了加拿大,转而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商业和物理;在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又留校年,获得第二个物理学士学位。毕业时马斯克考虑了三个最想涉足的领域,这三个领域在他看来都是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领域,分别是:互联网,清洁能源,太空如今看来,这三个理想,在他不满40岁时就已统统实现。



他有多疯狂?“地球太危险了,你还是回火星去吧”,这句台词经常被用来讽刺我们认为的‘火星人”。但埃隆.马斯克却认为在天灾和自我毁灭(如核战)的威胁下,移民其他星球是我们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唯一方法。 他的目标是将发射费用降低到当时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超巨型火箭用于星际殖民,并提出了“火星移民计划”。

超级回路(Hyperloop) ,是马斯克曾提出的交通设想,他称这种交通工具速度比飞机还快,介于超音速飞机、轨道炮和空气曲棍球桌的结合体。也被称为超音速空气曲棍轨道炮。2013年7月17日,埃隆.马斯克在自己的Twitter宣称8月12号将公布超级回路”的设计图纸。如果“超级回路”项目设计成功,这种以太阳能为燃料动力的交通工具造价低廉,速度极快,人们从旧金山市中心到洛杉矶市中心(约960公里路程)只需30分钟即可,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马斯克是天才创业冒险家。据说《钢铁侠》是以他的故事为蓝本。


2013年3月12日,SpaceX成功发射并回收可重复利用火箭,搭载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史上第一次由私人公司发射火箭。2015年12月21日,“猎鹰9号”火箭首次实现发射、回收全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第一个可实现一级火箭回收的轨道飞行器。

与此同时他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如今已经名满世界。此前,他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埃隆•马斯克是SpaceX、特斯拉汽车及PayPal三家公司的创始人,他远远地将世界甩在了身后。


成功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马斯克远没有钢铁侠那么潇洒。马斯克不仅是个技术狂,也是个工作狂,他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他极度忙碌,经常在夜里3点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去开会,晚上又要飞去另一个城市参加活动,还要抽空陪5个儿子玩。

他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在一次采访中,他特地澄清他做SpaceX的初衷,并不是某些人想当然的童年情结,也不是因为它投资回报率高,而是着眼于人类的未来。

盘点他的人生轨迹:他是Paypal创始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Telsa的总裁,全球首位成功发射火箭的私人老板,他的真空管道车Hyperloop计划让世界疯狂,他在10年苦斗近乎破产边缘制造出了一款出色跑车,彻底把同行甩在身后。

我希望自己能够死在火星——当然不是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就摔死”如果说“勇攀科技高峰”,那么,马斯克这样一个人物,是否可以算是当之无愧呢?


比较巧的是,我们国家也不甘落后,恰在今天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了运载火箭……

image.png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新华社酒泉5月31日电(李国利、朱霄雄)5月31日16时5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九号02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和德四号卫星由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可在轨开展全球船舶航行状态采集、全球航班飞行状态采集和全球物联网信息采集。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3次飞行。

2018年,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曾经刷爆朋友圈,文章爆料近年民用航空航天蓬勃发展,给出了优渥的薪酬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些人从原来国有企业的体制中跳槽。文中所提到一位叫张小平的科研人员离职后,原单位又发公文极尽惋惜的离奇经历,剑指研究所、国企的人才机制和低效,简直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中国的民营火箭发展如何?我们的“造火箭新势力”和美国相比,差距有多大?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中国的民营火箭们还处在技术和商业探索的初步阶段。目前发射成功的仅是探空火箭,这与运载火箭有着天壤之别。”“正是美国崇尚的商业化思维、竞争思维让美国民营航天走在了世界前列。”


后疫情时代,我国的科技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是不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参考:

图说企业家:硅谷狂人马斯克http://money.163.com/photoview/574F0025/10315.html#p=96KFHEM3574F0025

网易财经、百度百科、新华社、凤凰网、财经杂志、DeepTech深科技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8569-1235762.html

上一篇:【病毒启示录】luckin——庞氏骗局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论文——大有文章
收藏 IP: 14.131.231.*| 热度|

9 焦飞 梁洪泽 檀成龙 郑强 鲍海飞 刘钢 李学宽 赫荣乔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