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芹的纤维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yq 用心去做,让世界多一点温暖

博文

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

已有 3794 次阅读 2011-6-29 21:4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论坛, 生物质, title, cccccc, 化纤行业

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料”论坛暨“化纤行业生物产业发展”专题展览现场报道

                                                时    间:2011年6月18日
                                                地    点:深圳会展中心                                                                           参会人员:国内化纤企业代表及研究机构人员、知名学者
                                                     

 

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

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士成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朋友:
      欢迎各位参加此次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山三友兴达化纤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郑植艺
《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

      郑植艺名誉会长在报告的第一部分中介绍了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编制工作的准备、参与人员等基本情况;然后在第二部分引述了路线图编制的依据,包括国家对生物产业的政策,世界各国发展生物产业的路线及中科院50年路线图等;并在报告的第三部分重点提出了路线图编辑的“思路”和“目标”,发展思路为二个替代,一个改性,争取和国际水平同步发展,长期规划,重点突破,培育大型企业,引领行业产业集聚和集群式发展;并分别从原料替代、过程替代、节能减排和生化改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报告的最后描绘了中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科技与产业发展(30年)路线图总体概况,从共性技术与工程,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多糖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与生化原料五个单元进行分别描述。
 

青岛大学教授 夏延致
《我国海洋生物质纤维科技与产业发展未来30年战略思考》


      夏延致教授的报告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市场等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对我国海洋生物质纤维未来10年、20年、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战略思考与规划。并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我国海藻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目前我国海藻纤维已进行产业化阶段。

东华大学教授 朱美芳
《PHBV生物质纤维的研究进展》


      朱美芳教授在报告中详细地介绍了PHBV生物质纤维的原料改性和纺丝工艺改进。原料的改性包括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物理共混主要包括与无机纳米粒子共混、与高聚物共混以及与小分子共混。化学改性主要包括支化、交联、嵌段共聚和接枝共聚等。共混方法简单,成本低,但效果不够理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HBV的性能缺陷;化学改性已经为PHBV材料研究的热点。经实验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较PHBV纤维的有显著提高。在纺丝工艺方面,,除了熔融纺丝外,还通过静电纺丝、干法纺丝制备了不同尺度和形貌、不同性能的PHBV纤维。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顾问 赵庆章
《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赵庆章顾问在报告中首先指出当今全球纤维总产量主要由合成纤维(59%)和天然纤维(37%)组成,其次是黏胶纤维(仅占4%左右)。合成纤维以石油为原料,枯竭已指日可待;棉、麻等天然纤维受土地等限制不可能大幅增加;粘胶纤维生产过程存在严重的污染。而从需求的角度看,世界人口和人均消耗还在不断增加,这将导致世界纤维总需求量的增加。因此,寻求新的可再生纤维资源,开发无污染的绿色加工工艺是纺织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接下来,赵庆章顾问介绍了以NMMO为溶剂的Lyocell纤维的主要生产工艺和国内外发展近况,探讨了各类工艺产业化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并指出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是一项对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及无白色污染忧患的高新技术,开发这项技术对于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程博闻
《熔融增塑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程博闻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采用咪唑类离子液体为纤维素增塑剂进行了熔融纺丝研究,通过对纤维素/离子液体浓溶液的研究,理论上确定了纤维素熔融增塑的最高温度为142℃,超过此温度后纤维素不再熔融。为了提高熔融增塑过程中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数同时尽量避免降解,还加入了其他添加剂,如二甲基亚砜、甲基咪唑或者吡啶等。目前,在纺丝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可达40%以上,纤维断裂强度超过4cN/dTex。实验表明,熔融增塑纺制纤维素纤维的方法比传统生产方法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如纤维强度好,生产效率好,纤维功能改性便利,增塑剂或溶剂回收量少和方便等,但是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增塑过程中纤维素与增塑剂的相互作用机理,纤维素加工过程中的热降解机理等也急待解决。

武汉大学教授 张俐娜
“绿色”技术制备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


      张俐娜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利用可再生、动植物资源生产环境友好材料,并且不使用、也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当今国际前沿领域。面对我国目前用粘胶法生产人造丝和玻璃纸造成的严重污染(使用大量的CS2),其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纤维素新溶剂—7%NaOH/12%尿素水溶液。该溶剂冷却到-12 ℃时,能迅速溶解纤维素,溶解时间仅需2分钟,达到纤维素历史上最快的溶解速度。同时,利用这种纤维素溶液,通过小型中试设备成功纺出新型再生纤维素丝,具有圆形截面(类似Lyocell,天丝),以及光滑的表面和优良的力学性能。

主持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赵庆章顾问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 王宁
《生物质纺织纤维原料过程工程研究进展》


      王宁博士在报告中指出纺织工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如何从天然原料中高效、清洁、经济地分离制备纺织纤维,而从天然纤维原料特性出发,利用过程工程的思路,通过多种技术工艺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一些独具特色的天然纤维原料生态产业集成,是天然纤维原料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在多年过程工程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天然纤维资源多层分级循环利用新思路,并应用于新型纤维素纤维原料、农副产品纤维和海洋产品纤维原料的清洁炼制,建立了一系列新工艺和方法。具体包括麻类纤维的汽爆清洁脱胶技术;秸秆长短纤维的分级利用技术;废弃羊毛、牛毛、驼毛等制备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技术;玉米蛋白分级分离及其混纺技术;海带组分分离制备海藻酸钠、膳食纤维、色素、碘和甘露醇的新工艺;多元醇发酵糖平台技术。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广敏
《纯壳聚糖纤维及应用产业化研究》


      胡广敏董事长在报告中首先指出纯壳聚糖纤维属海洋生物再生纤维,是目前唯一的动物再生纤维。与传统的陆地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相比,具有许多特殊优点。既不依赖石油,又不与粮食争土地,开辟了化学纤维的第三原料来源,符合化学纤维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并且,纯壳聚糖纤维的高纯度使该纤维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无免疫原性、广谱抑菌性、防霉性、吸附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特殊功能。因此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在医用方面、卫生用品、辐射能防御布、环保滤布以及烟草的滤嘴等军事用品和工业材料等领域颇具吸引力。报告的最后,胡广敏董事长再次强调必须加快我国纯壳聚糖纤维的产业化进程。

天津中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新民
《壳聚糖纤维原料的制备与产业化》


      周新民董事长在报告开始首先指出全球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多达百亿吨,我国沿海地区水产加工制取的壳聚糖每年可达八千吨以上。但目前,我国纺织用壳聚糖纤维原料的年产能约为五百吨,尚处于产能低、产业化程度低的阶段,不能满足纺织产业“十二五”期间壳聚糖纤维千吨年产能发展需求。

      接下来,周新民董事长以自身企业为实例,一方面实施低温储运与加工流程控制,优化壳聚糖生产工艺,增强纤维强度,稳定质量,另一方面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废,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同时,在行业推动壳聚糖纤维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企业的迅速转化,推动产业化发展,建立上下游产业联盟等,力争使壳聚糖行业2015年达到3000吨/年产能,满足壳聚糖纤维产业“十二五”期间达到3000吨年产能的需求。

中国纺织科学院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徐纪刚
《壳聚糖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的溶解和流变性能研究》


      徐纪刚副主任在报告中论述了不同粘均分子量的壳聚糖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的溶解性能,并旋转流变仪(哈克MARS-III)讲解了壳聚糖/[EMIM]Ac溶液的稳态流变和动态流变性能。经实验结果表明, [EMIM]Ac对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壳聚糖分子量增大而减小,溶解浓度也达到了成纤聚合物溶液纺丝的要求。稳态流变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EMIM]Ac溶液的质量浓度在3%以下时呈牛顿性流体特征,高于此浓度为假塑性流体;溶液的黏度、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浓度下,溶液黏度随壳聚糖分子量增大而增加,溶液的恒剪切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动态流变结果表明,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存在一个交叉点,该交叉点随着温度升高向高频区移动。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博士 郝新敏
《汉麻生物质综合开发与利用》


      郝新敏博士在报告中首先指出汉麻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生物质资源,重新审视并合理开发利用汉麻生物质资源,将为农民开辟一个新的增收渠道,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机遇。同时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后郝博士介绍了汉麻生物质资源的低碳环保特性,并重点介绍了汉麻纤维低碳环保加工技术和汉麻在低碳环保纺织品、原生态汉麻秆芯人造板材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综合利用现状。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晓东
《海洋纤维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


      王晓东副总经理在报告中首先指出以海藻酸钙与壳聚糖为代表的海洋纤维有着资源广阔,可再生性等其他纤维材料不可替代优势,在医用敷料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这些材料作为医疗敷料的产业化方面遇到了个种各样的挑战。接下来介绍了这些挑战以及可能应对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这个领域里产品发展的趋势及新产品开发方向。

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毛连山
《木质素改性加工技术》


      毛连山副教授在报告中讲道木质素是一种热塑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甲氧基、羧基、共轭又键等活性基团,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酸解、光解、酰化、磺化、烷基化、卤化、硝化、缩聚或接枝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通过这些反应可得到相关的化工产品。本文对水质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木质素的化学反应以及产生的化工产品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并提出了近期在木质素改性加工利用的发展方向。

      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2011年6月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郑植艺受邀参加开幕式。本届大会围绕“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的主题,聚焦生物领域前沿技术和产业热点,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吸引了大陆、港台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地的企业组和科研机构293家组团参展,参展人数约13000人,参与论坛会议等活动达8000人次,参观展览达46000人次,突破历届展览规模。其中“化纤行业生物产业发展专题展览”吸引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山东华兴集团、宜宾惠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化纤行业知名企业参展。此次展览成为化纤行业生物产业发展、品牌展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3019-460598.html

上一篇:含PTT短纤的品种开发
下一篇:2010(叠石桥)聚酯涤纶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论坛剪辑
收藏 IP: 219.237.1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