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芹的纤维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yq 用心去做,让世界多一点温暖

博文

中国科学家成功从海藻中提取纤维并织成布料

已有 3721 次阅读 2011-3-13 00:19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中国, 科学家

      作为现代纺织的主要原料来源,棉麻、石油化工等纤维越来越受资源、环境成本制约,中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成功从海藻中提取纤维,纺成丝线并织成布料,在海洋中开辟纺织纤维的第三来源。

  经过4年时间的反复实验,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夏延致带领研发人员成功利用海藻提取海藻酸盐为原料,以水做溶剂,用特殊设备制出了强度高、性能好的海藻纤维,并成功纺成布料。

  夏延致说,到目前为止,研发人员已经可以从多种藻类中提取纤维,包括褐藻、琼胶原藻、卡拉胶原藻,甚至是多次在黄渤海近岸海域堆积成灾的浒苔等。

  在培育基地的实验室内,记者看到染着多种颜色的海藻纤维、海藻酸盐颗粒以及用海藻纤维织成的布料样品。参与研究的博士孔庆山介绍说,海藻纤维的制取已经经过了初试和中试阶段,大规模的生产正在准备过程中。

  据孔庆山估算,按现有生产技艺,一吨淡干海带,可以提取200公斤至250公斤海藻酸盐,形成200公斤纤维,而每100克海藻纤维就能织一平方米布。

  依此计算,海藻纤维的成本初步测算每吨5万-7万元。孔庆山说,如果把海藻纤维和棉花混纺的话,还可以织更多的布,成本更低,而由海藻纤维制成的布强度比棉的要结实。

  “现今陆地纤维和合成纤维在环保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我感到非常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可再生的环保型纤维材料。”谈起对海藻纤维的开发初衷夏延致这样说。

  目前,中国每年消耗6000万吨左右纤维,生产途径主要来源于棉、麻、毛、丝等动植物天然纤维及其再生纤维,以及取自石油的合成纤维,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纤维的获取越来越受到土地和石油资源短缺的制约。

  与此同时,生物质化纤正在中国蓬勃发展。2009年,中国生物质再生纤维产能已达191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7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藻养殖与加工国,海藻酸盐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非常有利于海藻纤维原料的获得和大规模开发生产。同时,海藻纤维原料的生产不占用石油和土地资源。”夏延致说。

  由于取自海洋,海藻纤维具有本质阻燃性,同时,纤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可有效屏蔽电磁波,起到防辐射的作用。夏延致说,海藻纤维的这些有利特性加上良好的纺织加工性能,使它不但可以做成普通的衣物,还可以用于制造消防服、防护服、医疗服等特殊用途的服装。

  目前,这一研发技术已获得国家“863”、国家发改委纺织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支持,已申请十余项发明专利,并有3项获得授权,经国内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为推动海藻纤维技术的应用,家用纺织品企业青岛喜盈门集团已斥资建设大型生产线,目前生产车间建设接近完成,预计2011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岛城科研人员从海洋中找到了纺织纤维的第三来源海藻纤维!山东省科技厅、青岛点击查看青岛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在青岛大学组织召开“海藻纤维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60余名专家共商海藻纤维产业发展。记者了解到,由青岛大学自主研发的海藻纤维,计划在1-2年内投入年500-1000吨的生产线,市民有望穿上集阻燃、防辐射、抗菌等优点于一身的“海藻环保衣”。

  “海藻环保衣”用火点不着

  昨天上午,记者一进入青岛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就见到了这种新型海藻纤维。记者发现,这种纤维本身呈乳白色,还能后期加工成大红、艳绿、嫩黄等多种颜色,摸上去后手感柔顺。更为奇妙的是,这种纤维材料用火根本点不着。

  海藻纤维项目负责人夏延致教授介绍说,海藻纤维里存在大量的金属离子,因此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此外,它还具有止血抗菌、抗电磁辐射、可降解、纯天然等优点,可以用于制造保健服装、儿童玩具,在消防、防辐射、医疗、美容保舰军事和环保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藻纤维孕育新兴产业

  昨日,中国海藻工业协会会长李晓川在研讨会上介绍说,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海藻鲜重年产量全球第一,占六成多,而日本海藻鲜重年产量只有我国的6.7%,产值却是我国的1/4左右。可以说,我国只是海藻养殖大国,并非强国。制约我国海藻产业发展的,主要是海藻加工业。突破海藻加工问题,对于我国海藻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有望孕育一个新兴产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3019-421696.html

上一篇:海藻纤维
下一篇:莱卡( LYCRA)是什么
收藏 IP: 61.51.74.*| 热度|

1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