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娟
匪夷所思 ---- 被医闹骚扰的医生竟然被警察铐走!
2019-4-27 04:51
阅读:4576

近日,上海仁济医院胸科主任因为拒绝病人插队而与病人发生小摩擦随后被警察带走的消息让人惴惴不安,把一位德高望重并没有社会危害的医学专家在医院大庭广众之下扑倒在地并带上手铐带走,好像还用了电棍。作为一个在中国和北欧都有医疗从业经验,亲人中既有医护人员也有警察的普通劳动者,看到这个新闻,感到心情非常沉重。医生和警察都是非常辛苦的职业,在目前的中国也都经常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本来应该互相多体谅一些的。当然当事警察可能比较年轻和缺乏经验,在人才培养这方面可以多向医疗系统学习一下,让有经验的警察多传帮带一下年轻警察,警察也需要学习一下沟通技巧和人文精神。

回到事情的起因上,对于病人是否插队,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可能有人好奇国外是什么样子的,会有病人插队吗?医生会怎么处理呢?

以我工作的某北欧国家为例,首先,很多科室是没有门诊的,个别开在医院的门诊也只收转诊病人和短期随访术后病人,医院只是提供急诊和短期的住院医疗,所有不那么紧急的情况包括急诊后或出院后的随诊基本都是在全科门诊处理。全科门诊接触的是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和最多样的情况。全科门诊超过一半的门诊量是预约挂号,一次30分钟,如果病人迟到不多,一般还是可以看上病的,如果迟到太久则会在前台即被劝回,病人需要再预约时间,如果病人预约了时间但是没出现,诊所会给病人发账单,诊费照付(诊费大约相当于人民币140元),取消预约最迟在就诊时间前24小时,否则取消迟了也要付诊费。预约时间不光是病人要严格遵守,医生同样也遵守。如果病人约了时间迟迟看不上病,超过就诊时间30分钟还没看上病或做上检查,病人有权要回自己已经交的诊费(30分钟原则也适用于影像科等一些辅助检查部门或内镜检查等的预约病人)。30分钟原则只适用于预约病人,不适用于急诊病人或现场挂号病人。

诊所为了提高门诊量,经常会在预约病人的空隙给医生塞一些急诊病人或现场挂号的病人。一般是优先看预约病人,当然如果急诊或现场挂号病人是胸痛或呼吸困难等急症肯定要先看紧急的,然后插空赶快跟预约病人解释,一般病人都会表示理解并继续等待,如果病人不想等可以退钱再预约。如果遇到因为看预约病人而让非预约病人等待的情况,我一般会告诉病人并道歉,虽然现场挂号或急诊病人这些非预约病人按规定并没有等待不超30分钟的保证。

至于看结果的时间,也是跟病人协商解决。有的比较快的检查像心电图或者快速的血尿检查,我一般让病人检查完去候诊室等待,等我忙完手头的病人去叫他们,病人一般都会答应并安静等待。如果是需要送到大化验室的血液检查,CT,磁共振,彩超,内镜检查等,我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愿望选择跟病人反馈的途径,有时候给病人打电话,有时候给病人写信,有时候是预约一个时间一起看结果,当然对于病情不重的病人,病人自己也可以在网上自己看结果。病历和检查结果和用药处方全部网上自己可阅。客观来说,北欧的病人就诊过程中确实得到了比国内的病人更多的尊重,就医体验确实更好一些,真正实行了以病人为中心。

当然为预防医闹干扰正常的就医秩序,医护都有保安的电话号码,每个诊室都安装了报警器,尽管这些设备很少被使用。日常绝大部分小冲突都可以通过医患沟通解决。对于个别严重危害自身和/或他人健康而又拒绝就医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医疗措施,就需要警察把病人运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去。医疗机构出现了形迹可疑的人,警察往往很快就可以赶到。几年前我在医院工作时,有一次,领导和同事说大家要注意安全,别出科室门,据说有一个拿大刀的人进入了医院,已经报警,几分钟后,我们透过玻璃窗就看到警察已经把一个穿着夸张的男子带上警车拉走了。另外,因为警察会到处巡逻,院外的心脏骤停大多是警察先发现并开始心肺复苏,警车上配有除颤器,警察的参与让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提高了很多。在很多的意外情况或灾难时,警察和医护人员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我觉得国内的警察和医护人员要多沟通多交流,都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加强合作,为维护良好的就医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好的贡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亚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1-117572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