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在南京榴园和吕乃基老师猛侃科学技术与社会(一):关于科学 精选

已有 5492 次阅读 2012-3-27 15:10 |个人分类:专论—管理学论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社会, 科学技术, 东南大学

  金陵拜会吕乃基老师,一上午始终在一起聊天,所获颇多,这里简要整理吕老师观点如下,如有讹误,一定是我的理解有误,当然,这里使用的是陈安风格语言,并非吕老师原话。
 
  一,说到西方科学之所以发展,吕老师认为应该引入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来认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西方人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同时,很大的精力用在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形而上的总结与整理方面。假设“自然”也是理性选择的,而“自然”当然也是相对稳定的,其运行规律就一定被人类获知,就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人每和自然博弈一次,就会得到一些理性知识,这样的知识经过多次验证后,当然可以上升为科学规律。
 
  自然很“傻”,因为它每次出招都是一个套路,于是西方人也就跟着变“傻”,对于这类可重复性验证的知识一旦为我们获知,就会被认为是永恒的规律、甚至说成“上帝的指示”。
 
  笛卡尔的几何学是这类规律的第一种表现形式(陈省身认为中国古代数学只是应用数学,没有基础数学),因为由现实世界映射到二维乃至三维或者无法画出的N维空间,是最简单的抽象化,而西方科学就从笛卡尔的这种形而上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机械式的认知。然后才是数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以及物理学和化学的出现。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吕乃基老师本人是复旦大学化学背景。
 
  二,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认知采取了极其实用主义的原则,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差不多就行”了,而不愿意通过和“自然”的多次博弈将“自然”的反应上升为规律性的认知。老子认为的“道法自然”其实对自然是什么和怎样运行并没有确定的认识,但是老子朴素地认为自然是自洽的,人顺应它即可,这样说倒没有什么错处,但是自然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是尚未被充分了解的。
   
  因为“自然”也就那样了,中国人会觉得可以主动地忽视它,转而去关注人与人的博弈关系,并认为那才是更紧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因此会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已有的和未来可能的利益。
 
  和自然这个“傻”的博弈对象不同,人相互之间的每次博弈,出招都会有所不同,稳定性很差,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在博弈中的过于灵活、难以捉摸的个性特征。如果在一次博弈后的下次博弈中依然采用不变的策略,则失误的可能性太大,而一旦失误,则很可能失去所有利益甚至生命,所以,诸葛亮、刘伯温们就必须出现且被中国人所膜拜,这样把最大的智力用来去琢磨人性的做法还会发扬光大,并体现在每个后继中国人的脑袋瓜里。
 
  而在中国,终极博弈形式则是大臣和皇帝老儿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和珅必须出现,必然出现,但是由乾隆换成一个嘉庆后,博弈对象改变了,策略却没有来得及改变,和珅就得死,还得死于恶死。而由于皇帝老儿今天的心情和明天的心情不一样,所以即便同一个博弈策略,在同一个人身上也要不断变化,一旦没来得及变化,则是悲惨的命运。如果一个人每天或每周都如临深渊的话,世界如果获得本质性发展呢?
 
  中国人透视人性会通过N多不同迥异的个例去透视,最后自己似乎变得极其聪明,但此时“傻子”数量明显就会不够用,于是都聪明起来的国人就会“心”累个半死。
 
  三,印度人是自己和自己的心博弈。由于热带或者其他缘故,印度人对于存在的危机没有迫切感,加之印度人古代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将人分类分级的种姓制度)更是让人对于通过某种途径的上升失去动力,安于现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既然世界本来如此不需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就自己和自己的心博弈吧。
 
  博弈的结果则会是印度人要把本来不多的欲望还要继续压抑,最后的高峰是没有欲望,自己狂野的欲望渐渐被压制了,但是还得继续修炼,于是,甚至吃肉这般简单而实用的欲望也要被强行抑制,加之动物性食品本来就存在杀戮的前提,也就把尊重所有生命作为修炼的原则性规定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552259.html

上一篇:这个数学猜想值多少钱?
下一篇:在南京榴园和吕乃基老师猛侃科学技术与社会(二):关于启蒙
收藏 IP: 218.94.97.*| 热度|

32 胡业生 水迎波 肖重发 迟菲 李学宽 刘洋 张彦 王修慧 边一 刘立 高召顺 俞立平 金小伟 刘全慧 曹聪 王宝健 武夷山 师应龙 张伟 陆俊茜 褚昭明 苏德辰 李志俊 周可真 周猛 仲银鹏 杨秀海 孟津 杨晓虹 王伟 xqhuang yxh3161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