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又说苏轼《水调歌头》:一曲主观唯心主义的绝唱 精选

已有 10379 次阅读 2016-9-15 13:34 |个人分类:文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著名的文章型网红六神磊磊写过一篇微文《唐诗,就是一场太阳与月亮的战争》,综述了唐诗中比较著名的那些和太阳月亮相关的诗篇,进行了大致的倒序排列。他的最终结论是李白的《静夜思》为无可争议的第一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才是第二名,我认可他的判断。


  科学网里有个写诗词的卫军英老兄,自称不比李白苏轼的差,我倒是相信他这个自以为是的判断,但是,时光荏苒,如今已经不是诗词的年代,你写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地了,哪怕是我这样还识得几个字的文化人也极少读诗词了。

  所以说,老卫有点生错了时代。

  不过,好在还是有不少欣赏他的人,在科学网上也有几个应和的诗友,还不算很寂寞。

  按照王蒙先生对当代文学的评论,当代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是“段子”,以前则是诗经、楚辞,汉乐府,晋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加上如今的共和国段子,大约可以做如此划分,所以今天你小说写得再好,大家也没啥兴趣看,倒是创作些有趣的段子会一下子浏览量达到100000+,而你看看一本书的销量,五万就算畅销了。往前追溯,三国时代都有三曹的诗鹤立鸡群,尤其是曹操的那些四言诗,应该说是这种诗歌形式的巅峰了。但是,对不起,到了共和国时代,我们只有段子才算影响巨大,且颇有佳作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他都已不再行,而且似乎已经不可能有机会赶超了。

  回来继续说月亮。

  月亮太阳确实是吟咏的重要对象,因为在所有的天象里,就这俩东西我们感触最深,白天是太阳,晚上是月亮,交替出现,怎能不打动人心?

  于是,月亮的诗很多,诗人们也每每“我以我心向明月”了,但是,明月无知,对于来自人间这些小东西们的敬仰是完全冷漠的,但是,人就是一极度主观的动物,本来吟咏明月也不单纯是对明月有什么感情,而要要借月抒情。柳梢头上的月亮并不重要,关键是黄昏后相约的那俩人,所以,月亮承担的角色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言及其他。月亮非常恰如其分地充当了人类感情的“灯泡”。

  那么多和月亮有关的东西,几乎汗牛充栋,如果让钱钟书这样的记性极好的人来写,恐怕任何犄角旮旯的诗歌都能翻出来指点一番,他所在的时代,掌握了资料就自然是大家了,加上记性好,创新能力都不需要多强就能在学术界立足。而今天,掌握资料过分容易了,反而更加考验学者们的创新成果了。

  所以,鹿邑的老子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因为他是图书馆馆长,掌握的资料最多,而他的研究助理鬼谷子也顺便抄录了一些,俨然也能通过张仪苏秦们影响了那个时代,盖因相比之下书多也!

  所以,我去搜索引擎一看,关于月亮的诗词立刻出现几百首,够了够了,我没兴趣一个一个读下去,我就想知道哪个是第一名。

  其实,我能想起来的关于月亮的第一首诗词就是自然的第一名。

  当然,诗里如果我认可六神磊磊的评论,词里只能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

  这无疑是古往今来中外诗坛吟咏月亮的名副其实的第一名的诗词,我称其为“主观唯心主义的绝唱”。

  全文不录,任何识字的人大概都会背诵。

  前面的小序其实很重要:“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恰好是中秋节,又是大醉后的作品,几乎可以认为是天籁之音,妙手偶得的天赋之作。

  今天再看这首词,觉得如果小序里没有“兼怀子由”的话,这首词会大为减色。我想苏轼写作此词的时候如果没有怀念远方亲人的成分,那些“人有悲欢离合”的说法就无从说起,这首词就显得天外飞来,没有什么根基了。

  而当我们知道这词就是想起了远方的弟弟,感慨人间情感之无常不稳定,也就理解那么多抒情的字句从天到底,由近及远的表达了。

  其实,诗词(乃至文学作品)好坏与否,看的是是否打动人心,与平仄是否规范,对仗是否工整,描述是否真切,用词是否考究,抒情是否精致都没有关系。

  有个朋友就满心里喜欢李白的另外一首入选外小学课本的《赠汪伦》,其实那诗也是朗朗上口型的,但是从桃花潭到酒友情之间的过渡怎么看都有些生拉硬扯,比喻不当,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逻辑。只能说李白喝了人家的酒感觉颇不好意思,只好胡乱拿首小诗搪塞一下,但是大家出手毕竟不同,即便如此也比一般诗人的好很多。

  《赠汪伦》一诗好记又格调轻松,所以流传也许和这个有关。

  而“举头明月低头思乡”的句子却是自然而然,故乡和酒友毕竟不同,任何触动心灵的外物都能直接牵扯到内心最脆弱的部分,故乡亲情爱都是容易咏物而联想到的。

  评价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几日或者几月,几年的尺度都是不够的,甚至几十年这样的尺度也还是不够,因为一个人的一生就有七、八十年的时间,也就一辈人的全程罢了。

  如果真的有价值,要靠时间的大浪淘沙,因此,人之为人,一切都急不得,只要现在的收益足以让人活得有尊严,就要考虑下争取创造更久长一些的价值了。

  苏轼,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然会你的风骨、才华、诗作膜拜吧,你值得这些敬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1003046.html

上一篇:911十五年祭
下一篇:中国灾害文化札记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31 王春艳 曾泳春 王从彦 姬扬 刘全慧 周金元 陈楷翰 马志超 史晓雷 焦飞 郑永军 赵美娣 侯沉 黄永义 王善勇 徐世文 贾伟 汪晓军 蔡庆华 张焱 曹俊 王云才 fumingxu ep4h xlianggg hkcpvli biofans shenlu yunmu sunweiweided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