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记一个从来不备课的老师

已有 11634 次阅读 2016-9-9 23:14 |个人分类:时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天我们开始上这门新课。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我们上课不指定任何参考书,甚至不给大家提供什么经典的参考文献。

  ——大家不需要进行课前的任何准备,而且老师也是不备课的,也许作为老师,只是进入课堂之后才想起来今天准备讲什么内容。

  啊!啊!

  啊?啊?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而言,学的内容并非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刻画现象、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释机理、设计机制的全过程,一套固定下来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仅是稍微有点价值,而教科书上的知识对于在这个领域浸润已久的老师而言,价值就微乎其微了,新的知识需要从现象出发重新整理和深度发现。

  而因为我们的这个领域叫“管理”,是和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每天都遇到太多的管理问题,它如此鲜活,还需要我们从遥远的文献里找到启发我们的内容吗?

  嗯,我们太不需要了。


  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完全由大家来决定。

  A同学,你觉得管理里面哪一部分是你有兴趣的?

    ——人的主观感觉和事实之间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是心理原因还是其他?

  B同学,你如果要去解决里约热内卢的犯罪问题,准备从哪里入手?

    ——增加警察力量,给予坏蛋们极重的惩罚?

  C同学,人们使用公共资源总会有任意而为的浪费现象,有没有什么机制能够让大家珍惜?如果素质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提升的话。

    ——老师,我刚要说加强教育来着,那么,我想想,好像很难!

  D同学,《文明的冲突》带来了今天世界上如此多的热点地区,甚至包括了欧洲这种已经趋向平稳发展的地区,而《历史的终结》则在政治经济的自由平等后的稳定社会和稳定后不可避免地让历史重返混乱与流血状态之间逡巡矛盾,两者有何联系与差异?

    ——老师,我没读过这两本书。

  嗯,D同学,没关系,那么,你认为世界是走向更激烈的对抗还是持久稳定?我们可以抛开这两部名著,从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讨论这个问题。

  E同学,瑞士拒绝了两位穆斯林女孩的入籍申请,新闻上说原因是她们俩个拒绝在学校摘下头巾,不上游泳课,这是欧洲有效的自我保护还是引发冲突的可能原因之一?微信上有篇文章提到欧洲应该重提基督教国教化,就是如果你不信基督教,就别在这儿呆着?这明显是不对的一种建议,但是,为什么居然会有这样的建议出来?

  F同学,能否分析下,今天遍布全国的地铁或铁路安检真的会有用吗?

    ——应该有吧,至少可以吓到那些准备做坏事的人。

  G同学,打开你的手机,看看最近的新闻头条是什么?如果头条你毫无兴趣,那就看看第二条。

    ——哦,老师。是重大突发事件24小时的新闻通报制度,其他事件要在48小时内进行媒体沟通。

  有意思,你猜测这个文件出台的背景应该是什么?如果大家不按这个时间去做,会有什么真正的惩戒措施吗?它可操作吗?

  各位同学,我们刚才和大家分别谈的这些不同问题其实都和管理有关,有的涉及宗教,但是即便是宗教,国家意志也是可以体现在宗教事务管理中的,有些则是具体的文件,我们就可以讨论政府的初衷和文件的价值;有的看似只是读书,但是书中自有现实物,重新讨论更真切,其中也有管理的味道在;有的问题我直接问的学术风格十足,如公共资源的成本问题,这既是经济也是管理问题;而这些都是现实管理面临的难题,而且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不同的。讨论任何一个都可以用一个专题,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那么,就拿出其中一个来填满两节课吧。

  谁来选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我们有请H同学,你对其中的哪个有兴趣?

  以上是一门课中其中一堂的大致风格,对于这样的课程,作为老师,不喜欢任何预设的话题,随机定题才更能促进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那么,对于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我们随处可拾,论题可以从现实中获取,作为研究工具的分析方法呢?

  其实,当前的分析方法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去选择各种形式的调查或访谈,希望得到的结果尽可能地接近我们心中的那个事实;我甚至从人类学的研究者那里知道,观察,不带任何干涉的观察是研究的重要手段——我的天!这得多主观啊!但是,它就是一种方法,且多用。

  还有经典的德尔菲方法,多轮专家访谈最后导向一个逐渐稳定的结论。

  当然,也可以是层次分析法或网络分析法,Saaty教授把原本只能定性的决策问题大约地给出了一个定量分析工具,这是神奇的创举,在此之前,我们只会面向对象打分、打分、打分,而不会面向对象所具备的属性展开比较、比较、比较。

  ……

  所以,方法云云,无非解决从问题描述(刻画)到理性分析的过渡,而这样的过渡,如果我们有了基本思路,去研究方法本身,或竟至提出新的方法也并非没有可能。

  方法的研究是最高状态的研究,也许它不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但是它能为解决问题提供途径,所以,这个研究对象终能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以,我们讲方法,是讲方法背后的逻辑,为什么需要方法,怎样提出新的方法?应用它反而是浅层面的了。


  讲课的名士风范是什么?

  是辜鸿铭带着两个佣人喝着茶优哉游哉地去上课?

  还是刘文典讲《庄子》第一章就能讲上一年半载?

  抑或华罗庚先生要把全部数学当成一门课来上,高等数学IIIIIIIVV而已,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有相关性的,且是层层递进的。

  是李小文院士每每和学生讨论都要一口酒一个公式?再加上足蹬布鞋一双?

  都是,又都不是。

  对于真正的大师而言,你哪怕听他胡说八道都比听一个普通教书匠很认真地把课按部就班没有错误地讲完有收获,因为前者的风格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领略,而他作为是大师,有他思维的独特性,作为研究生,你要的难道是中规中矩传授已有知识?

  当然,伪大师是不可以的,那些在电视上慷慨激昂地说些似是而非认知的网红,讲的再热闹你也收获不了什么新的方法模式,一堆段子的集成罢了。

  名士风范是风格上的独特,是新的思维范式,是新的思想体系或火花。


  一个可称学者专家的人,要对这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有着天生的敏感性,什么问题进展到哪里,要随时关注跟踪的,某个问题的困难会在哪里?甚至,这样的困难会难住谁难不住谁?都要心中有数。

  所以,一个与世界如此贴近的学科方向,其未来应该就在学者的顾盼之间,而不是在皓首穷经的过程里,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大约就是歌德在很久之前对这类学科的写照。

  我有一次说:旁征博引就是理屈词穷。

  是的,我们讲道理,总要从大家都理解的事情上入手,那样,谁都能听明白,我们何必要引用多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来说明一个规律,如果那是一个规律,古人都明白,今人没有理由完全排斥它,除非这人失去了基本的理性。


  有“人”因的学科你说很难做到科学化吗?

  人的心情今天和明天不同,下雨天和晴天不同,恋爱时和失恋时也不同

  亚当斯密明明把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嘛。

  甚至,英国人迷信全民公投都和对于个体与集体的这种关系的认知有关系。

  所以,尽管个体之间差异明显,个体本身也在不同环境下有表现上的不同,但是,总还是冥冥之中有规律存在的,而且,相对稳定也能做到。

  管理就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到那个相对稳定的东西。

  这就近乎科学的探讨了。

  我们的研究,就要从个性中寻找共性,从特殊中发现一般。

  否则,这个世界就变得如此不可知,乃至无法研究了。


  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之后,有着异常有趣又可以理解的内在运行机制。

  所以,找到它,说明它,利用它,就是研究者(包括非专业的)必须做的事情。

  作为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还要让学生们知道怎么发现这些潜藏在暗流下的规律。

  在面向研究生的课堂上,老师正要把这样的东西传递下去。

  这个老师就是我,这门课是《公共管理学术前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1001963.html

上一篇:三论“早发表晚评价”:今日尚敝帚自珍,明日已弃之如敝履
下一篇:论教育的反面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7 刘光银 陈楷翰 李志俊 彭真明 陈中 陶涛 陈新 蔡小宁 史晓雷 赵美娣 程娟 董焱章 武夷山 吴斌 俞立平 余国志 刘全慧 杨正瓴 黄永义 孙学军 王国强 周健 王兴民 张骥 xlianggg biofans tm66jjb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