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uhy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tuhyg

博文

霍门硕博士英才录(3)

已有 5667 次阅读 2020-6-5 10:3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霍松林, 硕士, 博士, 英才

霍门硕博士英才录(3)

霍有光

  2005年第十六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沈文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排律文献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霍松林作序。


《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


  个人简介:沈文凡(1960- ):吉林和龙人。1983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中文系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学位、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受学校委派,赴韩国庆山大学任客座教授;教育部支边项目,赴新疆师范大学任客座教授;延边大学东方诗话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洛阳大学东方文化学院客座教授;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等。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李白学会理事,中国韩愈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质量评比委员会委员等。参编、编著、主编的学术著作有《唐诗接受史论稿》、《唐代韵文研究》、《通赏中国书法》、《唐宋词鉴赏辞典》、《增订注释全唐诗》、《宋文鉴校点》、《杜甫诗选注》、《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唐诗绝句》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曾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奖”。负责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吉林大学百门精品课建设项目,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负责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团队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蒋鹏举: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李攀龙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复古与求真:李攀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霍松林作序。


《复古与求真:李攀龙研究》


  个人简介:蒋鹏举(1967- ):女,回族,山东省聊城市人。1989年获中南民族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聊城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聊城大学教授。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撰写学术著作四部;发表论文20余篇。2017年12月荣获教育部第六届优秀教育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主持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关中四先生之文学观研究》。

  

  孙鸿亮: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佛经叙事文学与唐代小说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佛经:叙事文学与唐代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霍松林作序。


《佛经:叙事文学与唐代小说研究》


  个人简介:孙鸿亮(1969- ):陕西宜川人。1992年获延安大学中文系学士学位,1999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延安大学陕北民歌研究中心主任、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专著有《陕北说书研究》等2部;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4项,主持编撰“陕北原生态民间歌曲集成”、“陕北原生态民间艺术电子资料库”。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2013)、陕西省第三届文艺评论二等奖(2013)、延安大学第三届“教授风采”讲课比赛一等奖各一项。

  

  霍建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隐逸诗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宋前隐逸诗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霍松林作序。


《宋前隐逸诗研究》


  个人简介:霍建波(1973- ):山东东明人。1999年获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现鲁东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2002年获内蒙古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古代文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延安市社科专家库入库专家。学术专著有《隐逸精神和传统文化》、《先秦诸子思想精华与文学价值研究》等3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8项。曾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17)、延安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延安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16、2017)、延安大学文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


  2006年第十七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潘定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汉书〉文学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汉书〉文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霍松林作序。


《〈汉书〉文学论稿》


  个人简介:潘定武(1967- ):安徽舒城人。2006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黄山学院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兼任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山学院学报》编委,黄山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安徽省徽学会理事,黄山市戴震研究会秘书长。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主持人;黄山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安徽省本科院校“中国古代文学”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学术专著有《齐己诗注》、《先秦人物》、《〈史记〉文章学论稿》、《南朝史解读》、《北朝史解读》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2项。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2017年被评为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柯卓英: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霍松林作序。


《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


  个人简介:柯卓英(1966- ):女,陕西泾阳人。1988年、1997年先后获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赴英访问学者(2013年),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校级院聘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10年),中国传播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陕西诗词学会会员,西安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专著有《望远楼诗文集》等,发表论文50篇。创作诗词曲500余首。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多项。2004年获学校第三届教学质量奖,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蔡静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唐五代笔记小说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唐五代笔记小说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霍松林作序。


《唐五代笔记小说研究》


  个人简介:蔡静波(1957- ):陕西华阴人。2006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兼任陕西省翻译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协副主席,渭南市皮影协会副主席,渭南市白居易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唐代小说研究》等2部;译著《域外幽默》、《冬恋》2部;散文集《雨中漫步》1部,电视剧本《诉前调解》1部;主编《秦东先贤》1部;担任《李十三研究》副主编、《秦东历史文化研究》(2011、2012、2013年卷)常务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院级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2项,并于2008年、2009年、2013年先后获得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

  

  梁静: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中古“河东三姓”文学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中古河东薛氏与文学概述》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中古河东柳氏与文学概述》晋阳学刊2013第1期;《试论中古河东裴氏与文学》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个人简介:梁静(1977- ):女,山西太原人。2006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白爱平: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姚贾接受史》。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姚贾接受史》科学出版社2006;张震英、白爱平著《唐韵的阐扬:姚贾的理论内涵及传承影响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


《唐韵的阐扬:姚贾的理论内涵及传承影响研究》


  个人简介:白爱平(1970- ):女,陕西三原人。2002年获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石油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在研教改项目1项。获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承担、主持、参加并完成国家级和厅局级纵向科研项目3项。获其它各类奖3项。

  

  张小丽: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宋代咏史诗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宋代咏史诗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宋代咏史诗研究》


  个人简介:张小丽(1976- ):女,江西崇仁人。1998年获南昌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南昌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饶师范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负责人,江西省文艺学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意象与母题”、江西省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六经图碑研究”2项;参编《汉字学导论》、《宋史解读》等著作20余万字;主持、参与“宋代咏史组诗研究”、“先秦非成文法法律用语研究”等省级课题3项。当选本科毕业生评选的“我心中师院的好教师”,获江西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

  2007年第十八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任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史记〉人物取材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史记〉战国人物取材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霍松林作序。


《〈史记〉战国人物取材研究》


  个人简介:任刚(1963- ):内蒙古五原人。2007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专著一部;参编《史记概论》等四部著作;在CSSCI等杂志发表有关《史记》论文20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多项,主持陕西省社科项目一项,校教改一项。

  

  卢静: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礼记〉文学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礼记〉文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霍松林作序。获2017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礼记〉文学研究》


  个人简介:卢静(1978- ):女,河南信阳人。2007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2008年第十九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田恩铭: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两唐书中的中唐文学家传记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唐宋变革视域下的中唐文学家传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霍松林作序。


《唐宋变革视域下的中唐文学家传记研究》


  个人简介:田恩铭(1973- ):黑龙江德都人。1998年获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士学位,2005年获陕西师大文学院硕士学位,2008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兼任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学术专著与教材有《中古史传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学与人生十五讲》等,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201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2017年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省文学学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朱大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唐代论诗诗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唐代论诗诗研究》黄山书社2015。


《唐代论诗诗研究》


  个人简介:朱大银(1965- ):安徽庐江人。2008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巢湖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学术著作有《文天祥集校注》、《齐己诗注》、《时号本事考》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2009年第二十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王渭清: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张衡诗文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张衡诗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霍松林作序。获2011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衡诗文研究》


  个人简介:王渭清(1972- ):女,浙江绍兴市人。2006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任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会员、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思想与文化。有专著1部;合著《晋书解读》1部;副主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经典阅读版)1部;参编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卷)1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陕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级科研项目4项。2013年获咸阳市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咸阳师范学院第五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咸阳师范学院2013年优秀班主任。

  郑继猛: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宋代都市笔记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宋代都市笔记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宋代都市笔记研究》


  个人简介:郑继猛(1964- ):陕西省安康市人。1983年毕业于陕西省安康师范学校,2009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安康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著作有《安康历代名人录》《刘应秋诗文辑存》《继雅堂集校注》等;在《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小说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主讲《唐宋文学》《文献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课题1项,陕西省古籍整理课题3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刘应秋诗文集注”、“刘寅初诗文辑存”“陈仅继雅堂集校注”3项,主持陕西省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级精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建设。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次。

  2012年第二十一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董雁: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明确戏曲与园林文化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刊;《清代南北园林演剧消长与南北戏曲嬗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明清士人戏曲活动的园林文化空间叙说》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个人简介:董雁:女,陕西省西安市人。2012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5篇。

  杨晓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唐代俗文化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唐代俗文化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个人简介:杨晓慧(1970- ):女,陕西户县人。2012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古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方向带头人。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有《唐五代王维画的接受研究》、《试论佛教对王维的救赎》等三十余篇。2019、2015年分别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18年6月获西安文理学院年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8年6月获西安文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7年7月获西安文理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持研究项目共十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3项,地市厅局及校级项目十多项;曾获陕西省教育厅“三秦人才”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5年第二十二届博士研究生毕业

  曾羽霞: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荆楚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荆楚文化与唐诗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


《荆楚文化与唐诗研究》


  个人简介:曾羽霞(1985- ):女,湖北洪湖人。2008年、2011年分获湖北师范学院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文章十余篇。校级科研创新项目1项,参与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徐芳: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霍松林作序。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


  个人简介:徐芳(1984- ):女,甘肃省武威人。201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西安航空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唐代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等论文十余篇。

  

  苏志敏: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初盛唐七律的文体学研究》。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是:《君子人格:李清照与先秦儒家的思想交汇》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李白七律“不工”之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个人简介:苏志敏(1973- ):女,天津人。2015年获陕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发表《论石淙组诗的文体及文化意义》等论文近十篇。主持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盛唐七律与长安文化研究》)。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霍松林先生最先是招收了19位硕士研究生。之后停招硕士生,从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至2015年最后一届毕业,历时近30年,共22届,毕业了60人,他们的学位论文,绝大多数以学术专著出版,霍先生还为其中29博士的专著撰写了序言。无疑,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必将成为他们驰骋学术殿堂强有力的助推器。

  假设普通人65岁退休,那么霍先生作为终身教授,比普通人就多干了30年!2000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为霍松林举办“从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庆祝大会”,时任陕西省主要领导的栗战书先生,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莅会祝贺并发表讲话:“霍老先生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大概是他做人的准则之一;霍老一生‘欲无所求,业有所创’,这可能是他老人家长寿的秘诀之一。”栗战书先生准确地概括了霍先生长寿原因,就是终身勤奋学习(学而不厌),教书育人乐此不疲(诲人不倦),欲无所求,业有所创。霍先生《八十述怀二十首(新声韵)》中有云:

  科教兴国战略高,攻读学位竞前茅。

  叨陪硕彦评博导,忝列宗师育俊髦。

  敢诩荫门桃李艳?还期构厦栋梁饶。

  人才自古关成败,身教言传岂畏劳?


栗战书先生(左)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莅会祝贺并发表讲话(2000)


  诗中明确地说,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培养人才自古关系国家的成败兴亡,教师应该言传身教、不畏劳苦,为国家培养大批的“构厦栋梁”之才。

  2010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再次为霍松林举办“从教七十周年暨九十华诞庆祝大会”。霍先生在《九十自寿》其二云:“人文古已关兴废,科教今尤致富强。乐育英才浑忘老,秾桃艳李竞芬芳。”


霍门弟子为老师庆祝“从教七十周年暨九十华诞”(2010)


  霍先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大治升平之年里,“知者乐,仁者寿”。紧紧抓住余生机遇,为国家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硕博士人才队伍(硕士19人,博士60人),这些霍门硕博士弟子,为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秾桃艳李竞芬芳”,成为各部门或学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对此,霍先生无论是在生前还是在天国,都感到无限的欣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3560-1236549.html

上一篇:霍门硕博士英才录(1)
下一篇:霍门硕博士英才录(2)
收藏 IP: 219.245.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