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檐下偶遇

已有 3288 次阅读 2011-9-18 11:5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很多种,构成各种人际关系,比如夫妇、父子、师生,同学、同事等等。还有另外一种缘分,比如说,一次偶然的相遇。

   说到这里,大家都会想到那些引起各种悲欢离合故事的偶遇,在小说戏剧中常常描写到这类偶遇。小说戏剧中的偶遇,有戏剧性,有前因后果,能引人入胜,所以有商业价值。还有一类偶遇,不那么有戏剧性,似乎没有什么前因后果,对当事人一生也没有重大影响,可也有点意味在里面。所以,当人们把这类偶遇写下来时,往往也能引起旁观者的一些感慨。

  二十多年前我当研究生时,在黄山上曾与故宫博物院著名的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偶遇,前年,我写了一篇名为《邂逅黄山》的小文回忆此事。我写此文,本意只是抒发一下对这次偶遇的感慨,没想到文章发表后引起同窗曾凡兄的雅兴,用他的妙笔为我勾勒了一幅写意的人生肖像——《姚小鸥其人》,为我的平凡人生增色不少。

  最近,我又遇上类似的一件事儿。前些天上网,偶然看到一篇博文上有我的名字,打开看,没想到竟然是一篇以多年前和与我的偶遇为由而写的小散文。文章很短,内容单纯,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故事,只是写若干年前和我在同一屋檐下一同避雨的短暂经过。

  据文章说,当时,我一边避雨,一边和学生谈论学术问题。以我的习惯,讨论学术问题时一定是全神贯注的,所以没有注意到一同避雨的其他人。直到目前,我也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何许人。

  偶遇是一种缘分,在现代社会的大都市里,在同一屋檐下避过雨,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这类缘分人们常常都会有,可往往因为匆忙的日常生活而忽略了它。这篇博文的作者是一个有散淡之心的人,她用清雅的笔调,为我记录下一个有意味的人生瞬间,值得我深深感谢。

 

 

附:

看方老师博客想到的——姚小鸥老师

      方老师的博客里常提到姚小鸥老师,不由让我回忆起往事。2003年我在我北京广播学院的同学那里小住,那年夏天多雨,且来得很急。一天晚上出来,下起急雨,我跑到一个食堂的屋檐下躲避,假期校园里人不多,同来避雨的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和两个学生,他们是一起的,在房檐下继续讨论问题,似乎是古代文化方面的话题,那个老师表示他不赞同新发表的几篇文章的观点,但我还没完全听明白,也还没法确定讨论的是否是古代文学的内容,雨就差不多停了,大家散去,我本想询问是什么问题,也没了机会。虽然时间很短,但这位老师棱角分明的面容以及和面容一样冷峭的言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04年进入北语后,一次开学术会议,姚小鸥老师也来了,可惜当时我正给导师做另一件事,没有为大会服务,只远远看到他的身影,恍然明白那个晚上避雨的就是他。后来在一些同学的答辩会上见过他,无奈他和我去得都不早,也没有谈过话,他仍然不认识我,更没有提到6年前避雨时候的偶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487662.html

上一篇:短信的品位
下一篇:新学期的古代文学方法课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1 陈小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