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开启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第一扇门

已有 4157 次阅读 2015-12-23 09:17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出版社, 科学, 心理学, 刘金平


早期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艾宾浩斯曾说,心理与行为科学有长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句经常被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者引用的话,道出了心理与行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在19世纪中叶之前,心理与行为科学没有从哲学和神学中独立出来,到1879年,以德国心理与行为科学家、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与行为科学才真正独立于科学之林。


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血腥扩张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上的第三次革命,促进了心理与行为科学在近代的发展。科学上的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细胞、进化论)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哲学和心理与行为科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变革。要求心理与行为科学摆脱那种思辨的、唯理的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大力倡导和实际应用自然科学所用的研究方法。


工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对科学的需要,引起了在科学研究中注重“经验”、“实验”、“观察”、“实证”等研究方法的热潮。赫尔巴特(J.F.Harbart)指出,科学研究应当从经验出发,注重自然科学的方法,反对思辨的方法。韦伯(E.H.Weber)在对感觉的研究中,将实验法与数量化的测量法结合起来,研究了触觉两点阈和重量感觉阈限,发现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和最小可觉差,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费希纳(G.T.Fechner)运用最小可觉察法、正误法和均差法等测量方法,对感觉量进行测量,并提出了韦伯-费希纳定律,这些研究就构成了当代实验心理与行为科学中的心理物理学内容。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项具体研究课题的完成,包含了一系列的步骤:即选定研究课题,检索文献资料,形成理论构思,制定和实施研究计划,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得到的数据资料,最后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如图1所示。




图1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中的“欺骗”


在心理与行为科学的研究中涉及到一个伦理问题:研究者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研究目的不得不采用“欺骗”的手段,那么如何处理不得已的“欺骗”呢?事实上,欺骗行为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已经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形式的欺骗都是道德上的错误,但也有人认为为了科学的目的,采用欺骗的手段也无伤大雅。一般来说,在心理与行为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欺骗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研究者并不告诉参与者研究的真正目的,而是给予错误的信息,使他们不知内情,蒙在鼓里;第二种情况是让参与者服用某种安慰剂;第三种情况是,只告诉参与者部分信息,而不让其知道研究的细节。




图2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一个有名的引起颇多争议的运用欺骗的研究是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关于服从的课题(见图2)。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引起了行为和社会科学界的伦理大讨论。他的研究兴趣来源于在二战期间人们对纳猝的盲目服从所带来的可怕后果的深深的担忧。在那个黑暗的时期,不可想象的东西变成了现实,成千上万的大人和儿童被屠杀于煤气房间里。米尔格拉姆做此实验的目的就是研究盲目服从并实施破坏行为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他想研究正常的成年人能多大程度上去服从权威的命令去伤害第三者。


米尔格拉姆欺骗自愿的参与者说,他们将作为教师对学生在执行任务中所犯错误进行电击惩罚,而且米尔格拉姆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行操纵,目的是看看当学生请求他停止电击的时候,参与者实施电击时会不会变得仁慈些。米尔格拉姆及其研究团队对研究结果简直不敢相信。许多参与者(老师)毫不犹豫地按照实验的命令“请继续”或“你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继续提高电击的程度而不论学生怎么请求被试停下来。使米尔格拉姆感到惊讶的是,并没有人反感或抗议而退出实验。在不同的大学里重复做这个实验时,都出现令人震惊的相同结果。


尽管在这些研究中,学生是米尔格拉姆的助手,参与者并没有实施真正的电击。这一研究披露以后,引起了学者们关于该研究的伦理和价值问题的争论。有人批评说,该类实验可能使参与者产生负疚感、焦虑感等不良情绪,而米尔格拉姆认为主要的问题不是骗术的应用,而是参与者的服从,参与者显现出的极度紧张是研究者始料不及的,但研究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制造焦虑。确实,在实施研究之前,他已经询问过同事们对此实验结果的预测。没有一个专家能预料到结果中所出现的盲目服从。像那些专家一样,他也认为参与者将会拒绝服从命令。此外,他对是否对参与者造成伤害表示怀疑,尽管他们中出现了明显的焦虑表现。为确保参与者实验后不感觉情绪不适,他采用了一些预防措施。实验后,给予参与者一次和学生进行友好沟通的机会,并告知被试,学生没有受到危险的电击而是假装的。为了发现是否有大范围的负面影响,米尔格拉姆还发给参与者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读了整个调查报告后的反应。接受测量的人中,不到1%的人说他们后悔参加,15%的中立或矛盾,超过80%的人说他们很高兴参加,米尔格拉姆把这一结果看作是为他的研究提供了道德上的判断。


米尔格拉姆认为,研究的参与者而不是实验者才是决定一个特定的“欺骗”是否为道德上所接受的最终仲裁者。


当代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多元化取向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基于研究课题的多元化以及科技进步而实现的。自从艾宾浩斯开创了用实验方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以来,后来的研究者针对记忆、思维、人格、情绪和动机等研究课题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法。近几十年来,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为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数据处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生态化倾向


生态化是现代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研究在探索心理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中起过重要作用,而当代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除了进行传统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室研究之外,还十分重视现场研究。现场研究是在现实的情景和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心理活动,测定和记录整个心理过程。现场研究可以验证实验室研究的结果,还可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量与质的结合


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心理与行为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依据假设不断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以验证假设的过程。收集资料是通过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来实现的(如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 ),而分析资料是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以便得出结论的过程,一般来讲量化的资料要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而质的研究中的分析主要依靠归纳,而且所得结果,不是统计结果,是一种描述、说明、解释。虽然统计分析也可适用于质的研究中的部分数据分析,但它们毕竟不是质的研究中分析的主要部分。


心理学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目前心理学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手段主流还是跟随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潮流,但是已经出现了心理学扎根我国现实、力求解决我们面临的独特问题的尝试。在研究方法方面十分强调多元化,特别是运用ERP等高技术手段研究脑认知功能方面成绩突出。




本文由李文超摘编自刘金平《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略有删减改动。




ISBN  978-7-03-045587-1


《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概述,研究选题,研究假设,研究取样,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验法、准实验法、心理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包括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检验),研究报告的写作。对心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945248.html

上一篇:那些轻盈曼妙的风力机叶片背后的复杂科学
下一篇:我社多个刊物再次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