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深切缅怀徐光宪主编 精选

已有 6237 次阅读 2015-4-30 14:47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杂志社|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缅怀, 主编, 徐光宪

 

 

fontfontfont编者按

2015年4月28日,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先生逝世。

徐先生一直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分外关注,对《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特别怀有深厚感情。1984年,在《中国科学》主编严济慈先生的推荐下,徐先生开始担任“两刊”副主编,后来任《中国科学:化学》主编。20多年时间里,徐先生对办刊投入了巨大的热忱,为刊物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见证了“两刊”在新时期的发展,在“两刊”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两刊”的老编辑还记得,当年在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徐先生凡事亲历亲为,对于刊物录用的每一篇文章都亲自过目,秉持公平公正审稿,积极为刊物争取优秀稿源,努力呼吁科研评价环境的良性改变,希望籍此为“两刊”发展积极助力,为刊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时,徐先生谈到了担任“两刊”编委的经历和感受。现在重读此文,仍能深切地体会到徐先生对我国期刊发展的殷切期望和满腔热情。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现整理摘录这篇访谈文章,以此表达我们的深切缅怀之情。祝徐先生一路走好!

===================================

      2008年,年近90岁的徐光宪院士在《中国科学》编委会换届时辞去了《中国科学B辑:化学》的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职务。

       "我年事已高,精力不够,可能会影响《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让较年轻的院士来承担这个重任。"徐光宪向《科学时报》记者道出了心里话。

   已担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20多年的徐光宪对这两份刊物有着难以言表的深厚感情。卸任之后,徐光宪仍对"两刊"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徐光宪心里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中国能办出一种或者几种能在国际上站得住脚、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在他看来:"办好一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刊物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一个'973'项目。"

====================================

  徐光宪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1948年初赴美国留学,1951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之后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对于国内的学术期刊,徐光宪自然也有所关注。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国内最好的学术成果几乎都发表在《中国科学》上。

  提到这些学术成果,徐光宪如数家珍,像20世纪60年代,上海生化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70年代,陈景润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吴文俊被国际同行誉为"吴方法"的"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生化所、生物物理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唐敖庆等完成的"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其应用"等,而尤其让徐光宪印象深刻的是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对中国科学家来说,《中国科学》等一批重要的学术期刊是当时中国科学界跟国外接口的重要期刊。"徐光宪回忆说。

        "当时我提出串级萃取理论,有两篇很重要的文章,也很想投在《中国科学》上,但最终还是没敢投,转而投在了《北京大学学报》上。"徐光宪回忆说,尽管当时他对自己所提出的萃取理论很有把握,但一般来说,发表一篇原创性的研究论文,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需要较长的时间。几十年过去了,谈及那两篇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最重要的原始文章不敢投登《中国科学》的往事,徐光宪仍心存遗憾,而这种遗憾正是"老一辈科学家对'两刊'心怀深厚感情"的另一种诠释。

 ===================================

1984年12月,徐光宪被时任《中国科学》主编的严济慈先生推荐为《科学通报》副主编,1985年,他又被推荐为《中国科学》副主编。

        "可能是严济慈当主编时,我担任过几次审稿人,有几次因为稿件发生争议,我坚持公平公正"。正因如此,徐光宪给严济慈留下的印象是:治学严谨、不应和外界压力,而这正是一份学术期刊编委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从1984年开始,徐光宪一干就是20多年。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刊登在《中国科学》上,像涂光炽等有关"我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邹承鲁等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赵忠贤等的"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的研究",等等。不过,徐光宪体会更多的是,伴随中国科技国际交流的加强,加上受到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国际优秀学术期刊的竞争以及办刊体制方面的影响,致使国内重要的学术文章外流而给国内学术期刊带来的尴尬局面。

===================================

 尽管徐光宪对《中国科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出自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他自担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之后,很少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给这两份刊物。

   不过,徐光宪早已开始思索如何将国内的优秀稿源再次吸引到《中国科学》上来。他曾向中国科学院提出建议,希望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来办《中国科学B辑:化学》,凡由化学部常委慎重推荐的高水平论文,应加"化学部常委推荐"的标注,同时发文给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单位,在推荐院士或提职等学术评价时,对有这种标注的文章,应和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期刊同等看待。常委在慎重推荐时,也确实考虑到这些文章完全能够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期刊上。这样做,可以启动良性循环。

        "《中国科学》一定要有个开头,通过评审体系的改变,慢慢让国内科研人员再次把国内的学术期刊重视起来。"徐光宪说。

        1997年,周光召呼吁老科学家多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向国内学术期刊。这一提法,徐光宪深表赞同,他逐步改变编委投稿影响公正性的看法,也逐步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在了《中国科学》上。

        2007年,徐光宪就将自己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关于化学信息学的探索与思考》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在这篇文章中,徐光宪率先提出了化学进化论的观点。

   此外,徐光宪还建议,一些有影响的国内外科学家,可根据自己开展的工作写一些综述性文章投往国内学术期刊,以此支持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

        2005年5月,周光召等10位正副主编建议"将'两刊'放到学部平台上运作和管理"。《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的改革开始启动。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复了《关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改革建议方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两刊"放到学部平台上办,鼓励院士积极参与"两刊"的建设与发展,向"两刊"投稿或推荐稿件。今后,凡院士署名作者或署名推荐的学术论文,可以优先在"两刊"上发表,并免除发表费用。此外,2008年5月16日,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还向新当选的院士们发出了《关于请新当选院士向〈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投稿的通知》,2008年11月6日,第六届学部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希望院士候选人的代表性工作有1~2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的意见。

 得知这些信息,徐光宪倍感欣慰:"《中国科学》在总主编朱作言院士的领导下进行的多种改革实际上是启动了良性循环。"徐光宪一再强调:"办好一份学术期刊,其重要性远大于开展一个'973'项目,这也是我国学术地位提升的一种重要标志。"

[本文摘编自2009年7月6日《科学时报》]

 

老照片

徐先生为“两刊”创刊60周年题词

 

1997年,徐先生在“两刊”全体编委会

 

2000年,徐先生在“两刊”化学、技术、信息科学编委会上

 

2002年,“两刊”正副主编会后合影

 

2005年,“两刊”正副主编会会场

 

 

附:《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近年来出版徐光宪院士相关文章

关于化学信息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科学:化学》 2007(1): 6-11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abstract/abstract392952.shtml

化学分子信息量的计算和可见宇宙信息量的估算

《中国科学:化学》 2007(4): 313-317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abstract/abstract395688.shtml

21世纪化学的内涵、四大难题和突破口

《科学通报》2001(24):2086-209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367621.shtml

庆祝徐光宪院士90华诞专刊·专题论述

《中国科学:化学》2009(11)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volumn/volumn_5793.shtml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86370.html

上一篇:趣谈数学物理:数蕴哲学,物含妙理
下一篇:从自然开始:天然等级孔材料与合成材料
收藏 IP: 124.207.160.*| 热度|

14 蒋新正 肖重发 王贵林 黄光伟 罗帆 李笑月 杨正瓴 高文元 黄永义 韩玉芬 汪晓军 shenlu bio2015 zhong090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