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破解喇家遗址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与制法之谜

已有 7299 次阅读 2015-3-16 16:20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淀粉, 生物标志物, 喇家遗址, 植硅体, 面条起源

     面条是世界性大众食品,古代人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与何种方法发明了面条, 一直是有争议的。2005年《自然》杂志曾简要报道了中国青海省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层出土的距今4000年的粟类面条,但学界对于喇家面条的成分和制作方法仍然存在疑问,最近一项研究解开了喇家面条之谜。

       相关的研究论文题为“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分析与复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担任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撰写,发表于《科学通报》2015年第8期。研究者通过对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面条残留物中植硅体、淀粉和生物标志物分析,提供了古人以粟、黍为主制作面条的系统证据,并利用传统工具复制出与出土面条成分、形态一致的粟类面条。

       由于面条极难保存,长期以来缺乏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古人何时何地发明了面条,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一直悬而未决。200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青海喇家遗址F20齐家文化房址时,于房址地面东北角发现一只倒扣的陶碗,陶碗中保存有面条遗存(图1)。这不仅提供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而且为研究古代面条成分和制作工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图1 喇家遗址F20房址陶碗和面条的发掘过程

         该项研究利用植硅体、淀粉粒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方法鉴定了喇家面条的成分。在面条残留物中发现了丰富的农作物颖壳类植硅体,共有三种类型,分别属于粟稃壳表皮长细胞硅化的W形,粟稃壳表皮长细胞和角质层联合硅化的表面呈现线状雕纹的p形,以及黍稃壳表皮长细胞硅化的h形植硅体,其中粟植硅体含量占绝对优势,约95%以上。面条遗存中也发现了丰富的淀粉粒,都呈现出一定的糊化特点,对所有完整淀粉颗粒的测量表明,淀粉粒平均大小为 8.2±2.8mm,与现代粟、黍淀粉粒形态和大小相近。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样品中的分子标志物明确来自于粟。这些证据证明了喇家面条的成分主要是粟并混有少量的黍。

       然而,小米面团粗糙易碎,拉伸性差,无法用制作拉面的方法做成面条。有鉴于此,研究者经过多次模拟实验,在吸取民间锤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方法,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成功模拟制作出长度达1米长以上的小米面条,从而证明小米是可以制作面条的。小米面条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创新成果,为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喇家面条是真实存在的罕见的古代食物遗存,为深入认识史前人类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探索粟类淀粉面条制作工艺等提供了新证据和新视角。

       该研究集成了考古发掘、考古材料分析、古文献调研、传统工艺调研以及实验室模拟制备等方面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30104)、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2015CB9538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No.XDA05130602)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3BAK08B02)联合资助。

 

研究详情请阅原文:

吕厚远,李玉梅,张健平,杨晓燕,叶茂林,李泉,王灿,吴乃琴.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面条的成分分析与复制. 科学通报, 2015, 60 (8): 744-756.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74831.html

上一篇:求解食品安全 │ 肉禽蛋食品安全
下一篇:求解食品安全 │ 水产品安全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1 张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