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全球物种知多少 精选

已有 5411 次阅读 2014-8-22 17:1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目前,已经描述的生物大约150 万种。两倍或三倍于此的物种(主要是热带的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尚未发现。我们对物种数目没有准确的数字,因为不显眼的物种还没有引起分类学界的足够重视。例如,蜘蛛、线虫、土壤中的真菌和热带林冠上的昆虫都很小,难于研究。这些研究薄弱的类群可能有数十万上百万的物种。我们能够给出的最可能的物种总数在500 ~1000万。

新种正不断被发现

每年新描述的物种达20 000 种之多。虽然有些生物类群,如鸟类、哺乳动物及温带的有花植物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这些类群中每年仍然能发现一些新种,而且这个数字还比较稳定。甚至在已经被深入研究过的灵长类动物中也能发现新种。在过去20 年间,在巴西发现了猴类的两个新种,而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三种新的狐猴。每隔十年就有500~600 种新的哺乳动物被描述。

在昆虫、蜘蛛、螨类、线虫及真菌等类群中,物种以每年1%~2% 的速度增加。这些类群中的大量物种仍有待发现和描述,特别是在热带,当然也包括温带地区。问题还不止如此,虽然世界上没有描述的种多为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但是全球5000 名分类学家中只有1/3 在研究这些类群。

通常情况下,分类学家在野外采集到标本,在查阅了所有已经出版的文献中的描述之后,仍然不能将其鉴定出来,此时就是发现了新种。之后,分类学家会为每个新种撰写描述,并拟定一个新的学名(scientific name)。利用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手段也能发现新种,可能会发现原本认为是一个种的几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实际上是两个或更多的物种。

有时候,新发现的种可以称为“活化石”——人们认为这些物种已经灭绝,原本仅在化石记录中,但是现在又发现了活的个体。1938 年,全世界的鱼类学家都被一则在印度洋发现奇怪鱼类的消息所震惊。这种鱼被命名为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 是腔棘鱼类的成员之一。腔棘鱼是古代的海洋中常见的鱼类,人们之前认为这一类群在的鱼鳍中的肌肉和骨骼与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有相似之处。为了寻找腔棘鱼,生物学家在印度洋中苦苦搜寻了14 年,最终在非洲以东、印度洋中的大科摩罗群岛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海域发现了这种鱼。后续的研究表明,在大科摩罗群岛海岸线附近的洞穴中,生活着腔棘鱼的一个种群,约有300 个个体。近年来,科摩罗联邦制定了保护计划,禁止捕捉和贩卖腔棘鱼。另一件与腔棘鱼相关的事件也不得不提起。1997 年,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鱼市上发现了一条死去的腔棘鱼。接下来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新的腔棘鱼,估计其种群数量在10 000 尾左右。当地的渔人对这种鱼较为熟悉,但是科学界却对此一无所知。可见,全球的海洋中,还有多少等待人们去发现的物种。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2002 年,几位国际专家组成的考察队在偏远的布兰德山中发现了昆虫的一个新目。这一目昆虫与蝗虫、竹节虫和螳螂有一定关系,随后被命名为螳螂竹节虫目Mantophasmatodea,并起了“角斗士”作为其俗名。而昆虫的上一个目被发现是1915 年的事情。在非洲国家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了该目中更多成员。

新种的发现有时候是十分偶然的。一次,在老挝的农贸市场,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烧烤架上发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动物,当地人称其为“kha-nyou”。一眼看来,它是啮齿动物,但是在场的研究人员都不认识它。到了2006 年,对kha-nyou 的骨骼和标本进行了几年研究之后,分类学家确认这种动物属于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先前人们认为这个科早在1100 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新发现的物种被定名为Laonastesaenigmamus,中文名为老挝岩鼠。


本文摘编自[美]Richard B. Primack、[中]马克平、蒋志刚主编《保护生物学》,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或科学出版社”

更多精彩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官网:http://www.sciencep.com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官方微博

腾讯微博:@科学出版社

豆瓣小站:@科学出版社

科学网科学出版社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21490.html

上一篇:《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招聘启事
下一篇:《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合作组建签约仪式在我社举行
收藏 IP: 123.121.154.*| 热度|

4 袁海涛 谢平 李璐 朱朝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