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解读南海Ⅰ号:打捞篇 精选

已有 5659 次阅读 2019-8-7 09:14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它说的不仅是南海Ⅰ号这一条沉船的故事,也记录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在起步阶段的艰辛与辉煌,更让我们对未来的成果怀有憧憬和期待。


1987年,一艘古代沉船在位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并被命名为“南海Ⅰ号”。2007年,“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多次保护性发掘,清理出大量珍贵文物。“南海Ⅰ号”考古工作目前进展如何?对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又有哪些意义呢?


解读南海Ⅰ号:打捞篇

640.jpg


《解读南海Ⅰ号:打捞篇》主要是对“南海Ⅰ号”的前世进行介绍和梳理,从发现伊始追根溯源,作者从海上盗宝者哈彻的海上盗掘作为开篇,顺藤摸瓜,捋出了“南海Ⅰ号”发现者马丁的历史。


作者通过荷兰驻广州领事馆,联系荷兰鹿特丹海事博物馆,查询相关资料,采访各位当事人,尽量真实复原“南海Ⅰ号”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引出了中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起步、发展、成熟到辉煌的全过程。


南海Ⅰ号何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07年12月22日,全中国,乃至世界的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广东阳江东平镇对开海域,上午10点至12点,举世瞩目的宋代古沉船——南海Ⅰ号,要在这个时间内浮出水面。


国内知名媒体,无不到场,采访报道的媒体数量自然不必多言,天上有卫星转播,直升机;地上有转播车,甚至还有记者潜入水下工作现场,海陆空齐上阵,可以说是国内媒体报道考古事件空前之作。打捞成功后,一时间,打开电视,就是南海Ⅰ号的新闻或者现场直播;翻开报纸,满眼都是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出水的照片和文字;浏览网页,无论是著名网站还是个人博客,南海Ⅰ号的视频、文字、照片甚至各类消息充斥显示屏;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南海Ⅰ号出水的消息。按照中国最权威和具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行业纸质媒体——《中国文物报》称:2007年,中国文物考古行业最吸引公众目光的就是南海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件。


640 (1).jpg

金腰带

640 (2).jpg

南海I号出水银锭

640 (3).jpg

2002年南海I号试掘出水的大量瓷碗

640 (4).jpg

2002年南海I号试掘出水的大小相套的瓷器

640 (5).jpg

南海I号出水的福建窑系白瓷执壶

640 (6).jpg


南海I号出水的浙江龙泉窑花瓣碟


640 (7).jpg


南海I号出水的江西景德镇青白釉碗

640 (8).jpg

南海I号出水的江西景德镇窑系青白釉花瓣碗

640 (9).jpg


南海I号出水的锡壶


对于人类来说,沉船的价值远远不是金银所表现出的那些财富,它还是凝固了的某个历史瞬间,是穿越时空,被保存下来的人类历史的一个场景,弥足珍贵不言而喻。



南海Ⅰ号的价值是什么?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神秘的南海Ⅰ号


640 (13).jpg

640.png


财富、科学、神秘,导致了南海Ⅰ号如此吸引世人的目光。三者之中究其详细,沉船的故事所以令人津津乐道,而且久盛不衰,魅力的核心恐怕还是它的那份神秘吧。让我们也选择以好奇心为出发点,走进南海Ⅰ号的神秘故事。



本文摘编自李岩著《解读南海Ⅰ号:打捞篇》文前,内容有删减。


640 (14).jpg

解读南海Ⅰ号:打捞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丛书系列)

李 岩 著

ISBN 978-7-03-060926-7

责任编辑:樊 鑫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谨以此书致敬

中国水下考古学的开创者和领路人

——俞伟超先生

          

(本期编辑:安 静)


640 (15).jpg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192740.html

上一篇:未来地球计划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科学通报》香山科学会议专栏
下一篇:SOS!数学分析怎么学(study),起源于何处(origin),如何解决问题(solve)?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3 杨正瓴 黄永义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