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慢性咳嗽丨图解科学

已有 3139 次阅读 2018-5-3 08: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健康人很少咳嗽。当健康人群出现咳嗽症状时,基本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当咳嗽症状迁延并造成困扰时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虽然咳嗽可以是感染播散的重要因素,但这不是咳嗽成为患者求医问药的最常见症状之一的原因。患者为此就医及支付医疗费用是因为咳嗽从不同方面影响其生活质量,包括剧烈咳嗽时产生的压力、气流速率和能量的影响。虽然胸腔内压力增加至300mmHg,呼气气流速率达28 000cm/s 或500m/h(是声速的85%),胸腔内能量达25J 即可通过咳嗽清除下呼吸道多余的分泌物及异物,并可供心肺复苏,但这些生理结果可导致躯体和精神并发症,包括从心血管、胃肠道、生殖泌尿、肌肉骨骼、神经、眼科、精神、生活质量、呼吸到皮肤的各种问题。


 


尿失禁、肋骨骨折、晕厥及心理社会并发症如自我意识和疑病症尤其困扰患者。咳嗽导致的尿失禁显著影响女性患者,尤其是老年或有分娩史的女性。咳嗽导致的肋骨骨折可在没有骨质疏松的情况下出现,尤其好发于背后侧前锯肌与背阔肌交叉的部位。当咳嗽使脑脊液出现一个冲击波时,可诱导晕厥突然发生;由于心排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压性晕厥表现得较为缓慢。

 

基于推测的咳嗽反射传入支的神经解剖评价咳嗽,并对其系统表现进行描述;以及按照咳嗽持续时间对其进行分类,开创了将咳嗽作为症状管理的新纪元。

 

正如之前推测的那样,系统评价咳嗽反射传入支的位置(解剖诊断途径)将最有可能得到正确诊断。虽然传统上认为不自主咳嗽是由迷走反射单独调节的,但实验数据显示其他神经也可能参与其中。解剖诊断途径有助于发现引起咳嗽的肺外原因,如由于各种鼻旁窦情况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不伴有误吸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咳嗽。

 

将咳嗽分为急性( 病程小于3周)、亚急性(3~8 周)和慢性(大于8 周)成为建立咳嗽诊断标准最重要的一部分,缩小了可能诊断的范围。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细菌性鼻窦炎、百日咳、哮喘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及环境刺激性鼻炎。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百日咳感染后)、细菌性鼻窦炎、基础病如哮喘的急性加重、鼻窦疾病、支气管扩张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鼻窦疾病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GERD、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

 

当临床医生按照指南系统检查并根据引起咳嗽的不同原因给予相应的足量药物治疗时,绝大多数患者的咳嗽症状将得到改善或消失。至少20%的慢性咳嗽是由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产生。只有当某一治疗对咳嗽起作用时,咳嗽的病因才可明确。



本文摘编自(美)奈特(Frank H.Netter)等主编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原书第2版. 第3卷, 呼吸系统》一书王小燕、张运剑译,夏国光校《慢性咳嗽》部分。


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第3卷:呼吸系统(第2版)(中文翻译版)

ISBN 978-7-03-051443-1

责任编辑:黄建松 董 林 袁朝阳


The Netter Collection of Medical Illustration: Respiratory System 英文版于1948 年由CIBA 国药出版公司出版,在随后40 年间,由一册扩展到八册,每一册涉及一个人体系统。呼吸系统分册于1978 年首次出版,本次编译的第2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展现了呼吸病学的深刻变化和进展。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解剖、生理与异常状态下的相关改变及相关疾病关键知识,并配以形象逼真、高度概括的绘图,将深奥的基础科学与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使人容易领悟奇妙的人体结构和机体功能,以及疾病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的缘由。


(本文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111354.html

上一篇: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 | 生物学大辞典
下一篇:科学究竟是什么?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