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
轻松看懂体检报告单丨一组简单的数据竟暗藏这么多疾病隐患!
2017-12-6 10:30
阅读:7625
标签:科学出版社, 解读,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石同才, 体检报告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新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验报告单上眼花缭乱的数据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你真的读的懂报告单上的数值吗?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区间】血细胞分析仪,静脉血。


(1)白细胞计数:成人为(3.5~9.5)×109/L,儿童为(8~10)×109/L,婴儿为(11~12)×109/L。


(2)成人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区间见表1。


表1 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1.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升高


(1)日间变化:清晨低午后高、平静低活动后高,一天结果最高与最低可相差1 倍。


(2)高温、严寒、饱餐、疼痛及激动时升高。


(3)妊娠后期和分娩时升高,特别是最后1 个月常波动于(12~17)×109/L,分娩时达34×109/L,分娩后2~5 天恢复正常。


(4)剧烈运动后可达35×109/L。


2.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超过70%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升高。


(1)急性感染或炎症,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脓胸、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


(2)其他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


(3)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心肌梗死1~2 天后、肺梗死等。


(4)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急性溶血后12~36小时。


(5)急性中毒:如催眠药、农药、蛇毒、毒蕈碱、尿毒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6)药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


(7)恶性肿瘤:肿瘤坏死组织产物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如肝癌、胃癌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恶性肿瘤晚期明显升高,而且有明显的核左移现象,呈所谓类白血病反应。


(8)其他: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及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9)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 白细胞数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低于3.5×109/L。当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 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低于0.5×109/L 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 易发生感染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其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可出现高热、黏膜坏死性溃疡及严重的败血症、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感染部位不能形成有效的炎症反应,常无脓液,X 线检查可无炎症浸润阴影。其见于以下原因。




(1)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性肝炎、风疹、麻疹、水痘等。某些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和副伤寒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非白血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3)理化因素:放射线、放射治疗、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


(4)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氯霉素)、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等。


(5)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6)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代谢障碍使粒细胞分化成熟障碍。


4.淋巴细胞增多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大于4.0×109/L,称为淋巴细胞升高,≥15×109/L 时为高度增多。


(1)主要为病毒性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百日咳、流行性出血热、巨细胞病毒,以及结核、布鲁菌病、梅毒、弓形虫感染等。


(2)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细胞增多。


(3)组织器官移植出现排斥反应淋巴细胞增多。


5.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


6.嗜酸粒细胞升高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大于0.5×109/L 或超过5%时,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粒细胞,为嗜酸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粒细胞肉芽肿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升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粒细胞增多。


(5)急性传染病大多减少,但猩红热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6)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7.嗜碱粒细胞增多


(1)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


(2)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时嗜碱粒细胞增多。


8.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期和粟粒性结核时增多甚至呈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


【白细胞计数影响因素】目前多数医院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以下情况会影响白细胞计数准确性。


(1)血液中有核红细胞增多使白细胞计数升高,因为有核红细胞不能被溶血剂溶解,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髓外造血等有核红细胞增多。


(2)冷球蛋白血症低温时出现聚集,白细胞计数升高。其多见于支原体肺炎、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标本应置于37℃水浴后再测定。


(3)低色素性贫血或红细胞内含有大量SHb 或HbCO 抵抗溶血剂作用,使白细胞计数升高。


(4)某些新生儿或某些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膜异常,抵抗溶血剂作用,使白细胞计数升高。


(5)多发性骨髓瘤M 蛋白增多时,M 蛋白与溶血剂反应聚集成小颗粒,使白细胞计数升高。


遇到以上情况,结果与临床不符时临床医师应及时与检验科联系,用手工显微镜计数进行复查。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

主编:石同才

责编:郝文娜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0

ISBN:978-7-03-054583-1


《临床检验报告解读》共19章,收录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按照临床系统功能和疾病分类进行编排,详细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本书重点介绍了检验项目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常、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代谢紊乱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疾病、感染性疾病、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育及优生优育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并附有部分典型病例的检验报告单,以帮助读者解读分析检验报告。本书条理清晰、简明实用。



(本期责编:李文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08844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