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我和可拓学的缘分——信息、科学和逻辑

已有 1363 次阅读 2021-9-13 09:06 |个人分类:可拓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和可拓学的缘分

——信息、科学和逻

   从2002年接触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之后一直都有一种担忧,那就是专家的隐形知识如何提取和形式化以方便持续改善的问题。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对智能甄别系统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停留在框架的搭建和原理的琢磨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觉总是在原地踏步,转一个圈又回来,转一个圈又回来了...

   现在想起来,可能当时搭建和琢磨的结果总是陷入在一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的状态。直到被人质疑,被降级,被各种碾压之后剩下了最后一点硬核时,发现内心小孩依然无知无畏存在时才意识到,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看似是在做学问,其实可能只是在造空中楼阁,所以唯有自我革命才能新生。

   如何自我革命?让无知无畏的硬核小我与的懵懂乐观的大我对话,清空,实践,搜寻,链接......

   只有清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内心小孩才能被成功激活。

   紧接着,就是搜寻,在虚空的大脑中去搜寻“星火”,然后尝试用各种形式去表达你搜寻到的“星火”,比如:逻辑(logic)

   接下来就是链接,比如可以连接到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范畴篇,然后快速进入爱希丽时光隧道,继续跟内心小孩聊聊天。

   大:现在你面前站着一头牛,墙上贴着一副这头牛的照片,尝试用一个词来表达你所意识到的事物。

   小:牛

   大:现在你面前站着一头牛和一个人,尝试用一个词来表达你所意识到的事物

   小:动物

   大:你所指的“牛”是什么意思?

   小:就是那头站着的牛,以及那头牛的照片。

   大:也就是你所描述的“牛”,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指动物,一个是指照片?

   小:是的。

   大:那你所指的“动物”是什么意思?

   小:无论是牛还是人,他们都是动物,都是有生命力的,可以自由行动的,有一定表达、理解和判断能力的事物。

   大:也所描述的“动物”都有同一个含义,都是指有生命力的,可以自由行动的,有一定表达、理解和判断能力的事物。

   小:如果你面前站着一头牛、墙上挂着这头牛的照片,旁边站着一个人,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大:牛是自然产物,照片是人造的。

   小:那先有牛,还是先有人?

   大:人也是自然产物,人和牛到底谁先出现的呢?

   小:不知道

   谈话到这里突然嘎然而止了,就像一台精密的人造机器,程序执行完后自然停机了。

   最初从人工智能角度研究信息甄别的想法其实基于下面两个前提:

   1.人太复杂,可能会因为各种目的而对统计数据进行造假

   2.要避免人为造假,就可以运用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技术,让机器来自动采集、自动推理、判断得出统计数据。

   在这两个前提下,一个新的问题就诞生了:

   1.机器是否能够像人一样智能处理数据?

   如果专家系统可以做到,那么新的问题是:

   2.机器是人造的,人会造假,他能否教会机器造假?

   所以,转了一圈回来,其实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3.如何让人不造假?

   或者

   4.如何审查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考核鉴定信源的能力和品质?

   或者

   4.1 审查信息真伪

   4.2 辨别信息优劣

   4.3 考核信源能力

   4.4 鉴定信源品质

   接下来,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诞生了?

   5.什么是信息?

   接下来,打开之前构造的信息科学发展历史链条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可拓学-全信息理论

   5.1.信息论

   5.2.控制论

   5.3.系统论

   5.4.耗散结构理论

   5.5 突变论

   5.6 协同论

   5.7 可拓学

   5.8 全信息理论

   6.高等人工智能

   写到这里,内心小孩突然又蹦跶出来了。

   小:你在写什么?提纲?

   大:不是,我在试图抓住正在飘逸的思绪,刚感觉有点豁然开朗了,就又被你打断了~

   小:你确定是豁然开朗?还是自我感觉良好?

   大:好吧,不要高兴得太早,要笑到最后,继续清空自己,搜索,链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1303951.html

上一篇:我和可拓学的缘分——普朗克链条3
下一篇:我和可拓学的缘分——初探逻辑学王国
收藏 IP: 183.220.75.*| 热度|

3 张学文 李宏翰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