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评澳大利亚让女性一年只有三次月经的新药 精选

已有 12454 次阅读 2012-9-26 14:52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改变, 月经, 生理周期

新闻链接:《澳大利亚研制新药:可让女性1年只有3次月经》(原新闻摘录用楷体字)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9月25日报道,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能让女性一年只来三次月经的药,这种药不会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长期服用兼具避孕功效,当女性想要宝宝时只要停药即可。从9月24日起,这种药开始在澳大利亚各大药店出售,在澳大利亚女性中引起轰动,不少女性表示愿意尝试。新州一家公立医院的妇产科教授罗德·巴博尔也认为这是种不错的药。“很多国家的医学研究证实,减少女性的月经次数是安全的,但一直没有一种受认可的办法帮女性减少月经,Yaz Flex提供了不错的参考。”也有一些副作用,不过都在可控范围内,比如会引起头痛、恶心、胸闷、抑郁、不规则出血或血凝块,但医学数据表明这些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极低。

 

【博主点评】根据医学定义,每隔21到35天来经,便算是正常和有规律性的经期。若少过或多过这个期限,如每14、15天就来一次,或拖到40多天才来一次,那就属于不正常,称为月经不调。女性一年只有三次月经,是严重的月经不调了,其实许多避孕药也有类似的效果,没有看出这个所谓的新药新在什么地方?从一些副作用来看,一点儿也不小,而且其长期的影响似乎还无法确定。对这种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周期和习惯所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表示担忧,可能又有人说我杞人忧天了。月经,作为正常女性的标志,其生理意义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特别是其正面的生理意义。如果不顾客观规律中止其功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种药的学名是Yaz Flex,前身是一种叫做Yaz的避孕药。和大多数避孕药一样,Yaz不能长期连续服用,药里含有的高剂量雌激素会让女性失去受孕能力。后来,澳大利亚一家药品研发公司对Yaz进行了研发提升,把它开发成一种能抑制月经的新药。德国拜尔制药公司承担了这种药的生产任务。Yaz Flex由一个巴掌大小的药盒装着,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盒子具有计数和控制药片分发的能力,每盒有120片,每天只吐出3片药,服药者不能多吃,同样,少吃一片也不行,药盒的自动报警功能会滴滴响,直到使用者乖乖吃药。

 

【博主点评】如此来看,这个包装的创意比药物本身要高明得多!其实,任何药都是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的,都需要这样的包装。从图片上来看,这个药片似乎很小,如果每次都吐3片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将3片合成一片,每次吐出一片,不是更简单?

 

澳大利亚新州家庭规划部门的医药主管狄波拉·贝特森博士称赞这种药“帮女性减少了很多顾虑”。他说,“自己决定月经的次数让女性少了很多烦恼,我们做过的万人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女性愿意服用这种药。”狄波拉说,减少月经次数对女性没有害处,还能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

 

【博主点评】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结果。由于研发这些药物的机构只说其显而易见的“好处”,而对其负面影响居然说“对女性没有害处”,仅仅“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这个要求真的太低了。女性朋友因各种原因,有70%愿意服用该药这才是很可悲的!就像一些女同胞们明知某增白美容品汞严重超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也愿意选用一样。

 


研发公司称:Yaz Flex是让女性完全自主自由的颠覆性产品,这种革新性新包装让女性完全决定是否或何时需要月经来潮。

 
【补记】新闻是在下午上课之前(3:20上课)偶然看到的,就匆匆用10分钟完成该博文的雏形。选修我课程的同学许多都是来自临床医学的,顺便介绍了这个新闻,并发了一番议论。上课归来,发现博文被推荐了,那就正好结合上课时临场发挥的一些看法充实到本博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2444-616914.html

上一篇:吐槽即将施行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下一篇:祝各位“中国结”快乐!顺聊中国国定假日
收藏 IP: 180.159.186.*| 热度|

27 吕喆 陈珍珠 曹聪 罗汉江 张焱 李泽波 彭真明 张骥 马欣然 王春艳 陈巨川 郑永军 李欣海 卜秀萍 蒋迅 许浚远 杨秀海 王号 刘瑞亭 邢志忠 宁利中 曹小晶 yunmu anran123 crossludo liuzhan001st gis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